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临床治疗的对比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临床治疗的对比研究

葛文军

鹤岗市妇女儿童医院154100

【摘要】目的:通过对患者使用不同的止血方法,选择适合的止血治疗方法。方法:本文选择近一年内出现难治性大出血的患者进行实际研究对比,寻找更适合的治疗方法,本文一年内收集的病人实例总共有60例患者,为了寻找不同质量的实际作用和效果,将56例患者使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平均分成两组,其中28患者使用动脉栓塞的止血方法,这种命名为观察组,另外28名患者使用常规的止血办法,通常情况下使用的是子宫动脉结扎术进行止血治疗,这组命名为对照组。结果:在手术结束后对每一名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仔细记录,我们发现研究治疗组的治疗效果较常规治疗组要高很多,统计的诗句符合统计学的相关规定。结论:经过两种治疗方法的对比,我们可以明显发现动脉栓塞术在对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有着非常好的止血效果,可以进行广泛的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动脉栓塞术;治疗效果

生产作为很多女性人生中必须要经历的一部分,妇产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现在关于妇产科大出血的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对女性的生命健康产生了巨大威胁。很多情况都会造成妇产科大出血的现象,这种情况已经严重威胁了产妇的生命健康安全,特别是近几年这种现象开始不断严重,难治性的妇产科大出血很容易危及生命的情况,已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很多医院开始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解决。生产对女性的身体本省就会产生很大的伤害和影响,再出现大出血以后,已经无法保持清醒的状态,经常会产生产妇在大出血之后发生休克的现象,这是导致大出血问题的进一步严重,很大几率造成产妇的死亡。为了挽救产妇的生命,需要在第一时间进行急救,并最快进行止血,避免产妇身体的进一步恶化,为了寻找最合理的止血方法,本文对两种止血方法进行研究对比,找出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希望可以为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提供一点帮助。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在2015年1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难治性大出血的产科患者56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年龄范围是20~37岁,平均为(29±2.3)岁,初产妇20例,经产妇8例。对照组患者年龄范围是22~38岁,平均为(30±2.9)岁,初产妇22例和经产妇6例。观察组与对照组中患者的年龄等一般性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

观察组28例产妇患者行股动脉穿刺,采用DSA机,帮助把5F-Cobra管(眼镜蛇导管)插入左右两侧的髂内动脉[4],分析确认靶动脉,然后将导管准确插入靶动脉内。经过导管注入2%利多卡因2mL。把经过消毒处理的PVA栓塞颗粒在透视监视下,经导管与造影剂混合后慢慢注入。栓塞剂的用量以能够完全阻断靶动脉为宜。行DSA证实靶动脉血流已阻断后退出导管,压迫止血后对患者进行局部的加压包扎。

对照组28例产妇患者采取传统的髂内或者子宫动脉结扎术进行治疗[5],髂内动脉结扎术操作步骤是沿着髂内动脉向下分离,分离到外动脉分界点处,在此处的结点位置用缝合线进行结扎。子宫动脉结扎手术操作步骤是使用大号的长线圆针,从患者的子宫前壁处扎入,然后从子宫的后壁处拔出来,穿刺深度是肌层厚度的3/5,把动脉血管和子宫肌层缝合在一块,缝合完毕后固定住线头,完成操作。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为了能够直观的了解治疗的效果,我们选择了几个主要的参数,主要有:使用相应治疗以后出血量、在治疗结束以后阴道里出现持续流血的时间、是否进行了子宫的切除手术。通过对患者实际情况的调查和研究我们得到以下几组数据。观察组的患者在治疗中出血量大概在870ml左右,治疗结束以后阴道持续流水的时间为8.7d左右,出现1例子宫切除的病例,通过综合计可以达到96.4%的治疗有效率。对照组的患者在治疗中出血量大概在1673ml左右,治疗结束以后阴道持续流水的时间为18.9d左右,出现1例子宫切除的病例,通过综合计可以达到75%的治疗有效率。

3讨论

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生育的政策也在逐渐放开,二胎政策更是全面来临,这就无疑对于妇产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做好准备,建立健全相关的设施。然而,在实际产妇生产的过程中,还是会遇到一些问题,难治性的大出血问题就是其中的一种。这里的难治性大出血主要指的是在产妇生产过程中血量过多问题。一般而言,如果采用的是自然分娩方式,血量大于500毫升就属于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而采用宫剖产手术,血量超过了1000毫升也属于大出血病症。这两类大出血现象都需要予以重视。就前者而言,大出血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宫收缩乏力,而生产时间过长或者胎儿体积过大等情况造成的;而针对宫剖产而言,其影响因素也有很多种,为了避免这类问题的发生,就需要有关医护人员能够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并且结合产妇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临床治疗方法。很多产妇在进行正产的分娩过程中,出现大量的出血现象,但是在分娩的实际过程中,医护人员无法用肉眼观察到出血的实际情况,容易出现估计错误的情况,在产妇出现大出血的情况时,无法及时收到相关人员的重视,没有在第一时间采取正确的办法进行治疗,最后导致产妇的死亡,这种情况已经出现过很多次,需要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才能保证产妇的生产安全。疾病导致发生难治性大出血重要的原因之一为肿瘤手术,在实施肿瘤手术时需要选择性地对子宫进行摘除或者对盆腔淋巴结进行大范围清扫,在此过程中盆腔内如有粘连,则容易造成在盆腔内部血管的损伤,导致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但本研究中随机选取的患者中均为生产后发生的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

对于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临床治疗难度较大,常用的方法是采用髂内或子宫动脉结扎术,使用大号的长线圆针从子宫前壁处扎入,然后从子宫的后壁处拔出来,穿刺深度是肌层厚度的3/5,把动脉血管和子宫肌层缝合在一块,由于创伤较大,出血较多,所以结扎术效果的不确定性较大。本研究对观察组患者采取的是动脉栓塞术进行止血,采用的是微创介入的方法,对患者给予DSA下血管内栓塞,在血管造影下能够看到通过治疗能够证实靶动脉血流已阻断,对患者创伤较小,止血效果比较确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的28例患者相比较,观察组的28例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手术后阴道流血持续时间、子宫的切除率等指标均更为优异(P<0.05)。综上所述,在临床对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进行治疗时,采用导管动脉栓塞术,具有止血快,用时短,出血量少的优点,同时提高了患者的子宫保存率,术后并发症也较少。总之,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行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采用改良的seldinger法对股动脉进行穿刺相比一些传统的疗法有明显的优越性,能减少患者的止血时间,降低子宫的切除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很好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郑秀菊.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102-103.

[2]陈利平.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临床治疗探讨[J].吉林医学,2016(1):176-177.

[3]高力红.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临床治疗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7):136-137.

[4]李雅.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临床治疗的对比研究[J].中国处方药,2017,15(5):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