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5年祁东县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调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2

2013-2015年祁东县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调查分析

刘志刚

祁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21600

【摘要】目的:分析2013-2015年祁东县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调查结果。方法:收集2013-2015年祁东县免疫规划疫苗接种资料,对其接种率展开调查并探索下一阶段工作重点。结果:祁东县免疫规划基础免疫疫苗中卡介、乙肝、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接种率均在80%以上,其余疫苗接种率同样有所提高,而加强免疫疫苗接种率则相对较低,各指标合格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今后工作应持续加强免疫疫苗接种工作力度。结论:进一步强化对各个乡镇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督导将有助于提高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

【关键词】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基础免疫;加强免疫

祁东县地处于湖南省衡阳市西南部,湘江中游的北岸,全县下辖23个乡镇,素有“中国黄花之乡”、“将军之乡”、“黑色金属之乡”之称。虽然该县已经初步建立了覆盖整个辖区的免疫接种网,大幅提高了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率。然而,由于免疫规划疫苗种类众多,加之受适龄儿童家长受教育水平等因素影响,接种工作仍然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形势[1]。鉴于此,本次研究围绕2013-2015年祁东县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展开调查分析,现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祁东县2013年~2015年2231例适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3年678例、2014年682例、2015年872例;性别男1123例、女1108例;年龄0.5岁~8.5岁,平均年龄(5.25±1.00)岁。纳入标准:(1)均为祁东县2013年~2015年适龄儿童;(2)本县常住人口或者是居住时间≥6个月者。排除标准:(1)调研期间夭折者;(2)适龄儿童家属不同意此次研究方案者。

1.2方法

在收集到祁东县2013-2015年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资料之后按照年份分别统计基础免疫疫苗以及加强免疫疫苗的接种情况。

1.3合格判定标准

此次研究中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合格判定标准符合以下几项内容:(1)适龄儿童具有准确的出生以及接种时间记录;(2)免疫起始月龄记录正确;(3)免疫规划疫苗剂次接种间隔时间≥28d;(4)12月龄之内完成基础免疫;(5)预防接种卡或预防接种证内容一致[2]。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以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祁东县2013-2015年国家免疫规划基础免疫疫苗接种结果

祁东县2013-2015年国家免疫规划基础免疫疫苗接种率呈逐年上升态势,卡介、乙肝、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接种率均在80%以上,但各指标合格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所示。

3讨论

国家免疫规划是为了提高预防或者是控制特定传染病发生或流行而确定疫苗品种、免疫程序或者是接种方案,在人群中开始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的一种规划[3]。我国卫生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财政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并颁布实施了《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以推动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工作[4]。

祁东县南与永州相连,北抵邵东,东邻衡阳,西接桂林,境内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素有“湘桂咽喉”之称。该县全面的雨量十分充沛,气候宜人,年内气温最高在37.7℃,最低温度-1.3℃,年降水量1585.5毫米,光、热、水条件较好。适宜的温度以及优越的自然环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良好的居住环境,同时也为传染病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加之祁东县常住人口以及流动人口数量基数大,一旦传染病传播开来,必然会给社会秩序的有序发展造成严重影响。为此,祁东县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免疫规划精神,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工作业绩。

2013年卡介接种合格率96.9%、乙肝接种合格率88.6%、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合格率83.6%、百白破接种合格率80.5%、麻风接种合格率72.7%,麻腮风接种合格率37.3%、乙脑接种合格率58.1%、甲肝接种合格率19.8%,而2014年以及2015年上述基础免疫疫苗的接种率则是总体上呈现出了显著上升态势。2014年上述疫苗接种合格率分别为96%、97.1%、91.9%、90.7%、74%、42.4%、65.8%、47.1%,而2015年则分别为96.9%、97.5%、94%、93%、75.9%、45.8%、67.3%、53.2%,但各指标合格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加强免疫疫苗接种上,虽然祁东县2013年~2015年同样呈现出了明显上升态势,但是相较于基础免疫的接种合格率,仍然处于偏低水平,各指标合格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提示在今后免疫规划工作中应持续加强免疫疫苗接种工作力度。鉴于此,本次研究提出如下建议:首先,进一步强化对各个乡镇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督导。加强各个部门间的配合、协同联动,促使免疫规划接种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尤其是在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或者是接种卡的查验工作,对于存在漏种的儿童应及时督促家长前往接种单位进行补种,从而在整体上提高适龄儿童的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消除免疫空白点。其次,强化流动人口管理。祁东县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因而前往该县务工的外来人口较多,并且往往是携带适龄儿童一共前往祁东县。对于此类适龄儿童应积极构建主动搜索工作机制,严格按照国家规范内容做好流动的适龄儿童免疫规划证发放工作,及时转抄接种记录并建立接种底册,提高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接种的连贯性[5]。

综上所述,进一步强化对各个乡镇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督导将有助于提高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

参考文献:

[1]曹雷,郑景山,于石成,等.2013年全国以乡为单位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调查的抽样设计[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4,10(06):481-485.

[2]阙祥三,杨宗勇,罗国金,等.2012-2013年四川省彭州市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抽样调查结果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5,14(01):73-77.

[3]杨仁聪,钟革,杜进发,等.2013年广西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调查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2015,24(01):15-17.

[4]曹雷,王华庆,郑景山,等.中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调查分析[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2,15(05):419-424.

[5]曹雷,郑景山,曹玲生,等.2013年全国县级调查以乡为单位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分析[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4,11(06):486-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