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静脉留置针留置质量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提高静脉留置针留置质量与对策

韦美娟

韦美娟(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广西南宁530031)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3-0008-03

【摘要】目的为了提高老年、重症糖尿病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质量。方法对临床使用静脉留置针协助抢救治疗进行有效的留置质量探索与分析,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对护士进行统一规范化培训,熟练掌握静脉留置针操作技能及方法,强化其留置期间的观察及护理。结果观察860人次,能按正常留置3-5天的共有697人次,占总数中的81.05%,仅能留置1天的只有75人次,占8.72%。结论留置针在老年、重症糖尿病等患者各种抢救输液治疗中的使用,能保证抢救治疗顺利地进行,有效防治留置针的各种并发症,提高留置质量,减轻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及治疗经济负担。

【关键词】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质量对策

静脉留置针是临床上进行静脉用药治疗和抢救危重病人时建立静脉通道的一种手段,也是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的有效保障,它的有效应用不仅避免了反复穿刺血管造成病人的痛苦,也能保证用药的及时与连续性,但是,在之前的临床工作中观察发现,个别使用方法不当,出现了穿刺点渗血、渗液、液体外渗、局部红肿、静脉炎、导管堵塞等情况,增加病人的担心。而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对人类的生活造成很大的负担,近年来发病率高,这类病人免疫力低,其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常用多管静脉输液及小剂量胰岛素静脉微量泵注治疗,为了提高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质量,保证抢救、静脉药物治疗的有效进行、保护病人静脉血管、减轻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对临床使用静脉留置针协助抢救治疗进行有效的留置质量探索与分析,在工作中取得显著的效果,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1月到2010年12月,我科采用静脉留置针于临床老年、重症糖尿病患者静脉输液治疗860人次,其中抢救病人548人次,男372人次,女488人次,年龄最小13岁,最大94岁,单管输液312人次,双管输液258人次,三管输液290人次,留置时间1—5天。

1.2方法

1.2.1培训对护士统一规范化培训,熟练掌握技能及方法,力求首次穿刺成功,避免穿刺失败而反复使用同一留置针,对护生严格带教指导,带教老师言传身教,操作放手不放眼。

1.2.2材料使用静脉留置针为河南新乡市驼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22-24GY式静脉留置针,执行标准:YZB/国0992-2005,生产许可证:豫食药监械生产许20050107(更)号,产品注册证:国食药监械(准)字2006第3150736号,敷料为河南新乡市利普医用材料有限公司驼人牌6×7cm透明透气防水粘贴敷料(以下简称敷贴),执行标准:YZB/豫新0001-2009,产品注册证:豫新食药监械(准)字2009第1640050号。

1.2.3血管的选择远离关节、皮肤病变处,首选上肢静脉,对于抢救病人需要2-3管静脉输液者,同一上肢体的血管选择二处,从近端到远端选择穿刺,在同一侧下肢体再选择一处,尽可能留空另一上肢监测血压,另一侧下肢抽取动、静脉血标本,尽量避免选择下肢静脉留置针,以避免下肢静脉炎的发生[1]。对于长期输液者,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从远端开始。对于偏瘫患者,避免在瘫痪肢体上选择静脉穿刺输液。

1.2.4穿刺方法(1)准备好用物,洗手,碘伏消毒后用70%酒精充分脱碘,夏时油性皮肤分泌物多者,用70%酒精充分脱脂,皮肤消毒面积超过粘贴敷料覆盖面积,防止局部皮肤表面细菌逆行侵入血管及敷贴粘贴不牢固。穿刺以15-30度角进针直接刺入血管,见到回血后降低角度[2],将留置针继续沿血管方向进针的同时,左手退出针芯,然后放开输液调节器观察输液点滴是否通畅。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无菌技术,注意医疗安全。(2)体瘦型老年患者皮肤松弛,皮下脂肪少,静脉血管极易滑动,左手拇指绷紧穿刺处下方、食指绷紧穿刺处上方皮肤,于静脉上方直接进针,老年人血管脆性大,进针力度及角度均减小约1/3,以防刺破血管;(3)肥胖、水肿、长期静脉用药治疗、末梢血管循环充盈欠佳患者,静脉深而显露不明显,尤为冬气寒冷,血管收缩,给静脉穿刺带来极大难度,协助患者保暖,在病情允许者,清晨鼓励病人吃热早餐或喝热开水约300ml,必要时热水湿敷肢体,然后协助病人躺下,把要穿刺的上肢下垂于床缘5-10分钟,再扎止血带,反复推压穿刺处,促进血管充盈,静脉显露,探明静脉深浅及走向,可在血管表面画线标示,消毒后按静脉血管解剖位置摸索进针。

1.2.5固定方法采用公司配套的敷贴固定。以穿刺点为中心,将敷贴自然下垂,使穿刺点能位于敷贴的中央,从穿刺点向四周轻拂压敷贴,从框架结构预切口处开始揭除边框,边揭边轻拂压此处的敷贴,使之更牢固地固定留置针,按高危导管贴红色留置标签,标签上写明留置日期时间及责任人。

1.2.6封管方法输液完结,采用0.5单位/毫升肝素钠生理盐水稀释液[2]10毫升脉冲式缓慢推注,最后2ml边推边退出静脉头皮针并夹紧留置针上的塑料小夹子,使小夹子尽可能近针端的位置夹紧导管,对于有出血倾向或者是肝素钠禁忌患者,用生理盐水正压封管,为防止留置针堵塞,可每6h重复一次。

2结果

表1留置针留置时间

时间(天)人次百分率(%)

1758.72

28810.23

314917.32

428132.67

526731.04

表2留置针拨针原因

3原因分析与对策

3.1原因分析

3.1.13人次静脉炎和48人次穿刺点红疼痛不适都是2型糖尿病人,1人次表现为穿刺点周围3×3cm皮肤红、痛、热,延着静脉血管向心走向10cm的血管有条索状改变及疼痛不适,局部无硬结,2人次表现为穿刺点周围皮肤红、痛、热,静脉无条索状改变。这与天气热,出汗多,留置针留置时间大于4天,粘贴敷料到后期松动不牢,没有严格认真做好观察及交接班,未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封管时没有严格把关继续留置指征,病人机体免疫力差易合并感染有关。

3.1.2239人次穿刺点渗血、渗液,表现为穿刺点有溶液、血液渗出到贴膜下致贴膜松解,增加了针眼感染的机会,病人担心。这与穿刺部位靠近关节活动频繁,病人烦躁、肢体活动度大,在留置针肢体上方测血压血管静脉压高,老年糖尿病人合并有低蛋白血症、水肿,皮肤及皮下组织疏松,增加了穿刺点渗血渗液的机率。

3.1.3170人次溶液点滴不畅,经过改变输液压力、变换肢体位置、调整留置针导管方向仍然没有改善,可能与封管时间过长致血液凝固,输液过程中有回血致血栓堵塞、导管滑出血管外所致。

3.1.478人次导管滑脱,与病人烦躁无意撤出导管针,皮肤干燥、油性皮肤没有用酒精充分脱碘脱脂、粘贴敷料时皮肤尚未干燥等,致敷贴不牢。病人过多出汗、洗澡时未注意保护致贴膜潮湿松脱,导管滑脱血管外。

3.1.5163人次仅留置了1-2天,占18.95%,就不得不拆除重新穿刺留置,按一副留置针18.5元人民币计算,与留置3-5天比较,经济负担多增加一倍,病人心理有负担,尤为自费患者不愿意接受多次留置,而宁可接受普通针多次重复穿刺的痛苦。

3.2处理对策做好病人和家属的健康教育。置管前将静脉留置针应用的目的、意义告诉病人及其家属,让其了解有关静脉留置针的护理知识、常见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留置针留置期间指导患者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洗澡擦身时避免液体浸湿留置针处,一旦敷贴下方被浸湿,及时报告护士给予消毒更换,重新固定处理;有留置针的肢体避免测血压、过度活动、提取重物,适当抬高,减少下垂姿势,预防留置针内有回血堵管、针眼渗血、渗液、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对于烦躁、有意识障碍的患者,用约束带适当在其下方约束肢体,或在穿刺部位套上合适的丝袜,对侧戴无指手套,防止患者无意识的拔出留置针、或燥动引起导管脱落,同时不影响对留置针输液的观察。

3.3置管期间的护理密切观察局部反应,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做好全面护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渗血、渗液及局部炎症反应,询问病人有无疼痛,及时发现并发症的早期症状,一旦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立即拔管,并根据情况及时给予相应处理,以控制局部炎症的发展,促进血管弹性恢复。

3.3.1穿刺部位周围皮肤每日用碘伏或碘酊、酒精消毒1次,并盖以无菌敷料,防止因穿刺破坏了皮肤的屏障作用致皮肤上的病原菌经针孔侵入到皮下组织及血管内,引发局部甚至全身的感染。根据留置针说明书要求留置针留置3-5天最多不超过7天即拨出,即使没有并发症亦更换部位重新穿刺,对于使用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每天更换部位输液,避免长时间药物的化学性刺激致药物性静脉炎。

3.3.2连续输液者,每日更换输液器1次。注意留置针输液的通畅情况,严防液体滴空或点滴过慢造成回血堵塞导管。溶液点滴不畅要查看原因,针对性处理,不能盲目用肝素钠盐水注射疏通,防止各种并发症。

3.3.3加强床边交接班,听取病人主诉,检查留置针及其标识情况,观察敷贴有无松动,特别在病人洗澡过后更要注意观察,有异常情况均要及时处理。一旦发现有静脉炎,立即报告医生,按医嘱用70%酒精或33%硫酸镁溶液湿敷,有药液渗漏到组织,按医嘱局部封闭,以缓解症状。本组3人次出现静脉炎,48人次穿刺点疼痛不适,经妥善处理后2-3天症状消除。

4结论

静泳留置针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对血管壁的刺激性小、可持续保留静脉通道的通畅,及时用药及抢救病人,保证抢救治疗顺利地进行,有效减少输液肿胀、液体外渗等事件的发生,亦极大地降低因长期输液对浅表静脉的损伤,减少输液意外感染的几率,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以上优点及护理措施使得留置针在临床各种抢救治疗输液的患者中使用更加广泛,有效防治因留置针而产生的并发症,提高其静脉留置质量,减轻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及其经济负担,相信因留置质量的提高而应用更广。

参考文献

[1]陈莲花.循证护理在预防静脉留置针并发症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43.

[2]翁莉,韩树萍,余章斌,等.降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的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