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与常规护理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康复进程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集束化护理与常规护理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康复进程的影响

谭玲阿力腾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巴州人民医院妇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841000

【摘要】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与常规护理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定在本院接受宫颈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64例,研究时段自2016年7月至2018年9月,分组原则以入院顺序奇偶性为主,分对照组(32例,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3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集束化护理),比较恢复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显著较对照组早,住院时间显著较对照组短,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3.13%)显著较对照组(18.78%)低,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治疗中,集束化护理较常规护理更利于患者康复,术后恢复较快,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借鉴。

【关键词】宫颈癌根治术;集束化护理;常规护理;康复进程

宫颈癌为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主要发生在子宫阴道部、宫颈管,临床死亡率较高,大部分患者需接受手术治疗,且随着手术技术的发展,生存率明显提高,但是手术对患者应激性刺激较大,术后常出现多种并发症,不利于患者病情康复,延长其住院时间,甚至会影响患者心态,干扰其正常生活[1]。考虑到上述情况,针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临床应配合开展科学有效护理干预工作,以此促进患者恢复,缩短康复进程,其中集束化护理较常规护理存在优势,本文对两种护理方式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康复进程影响进行了探究,做出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定在本院接受宫颈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64例,研究时段自2016年7月至2018年9月,分组原则以入院顺序奇偶性为主,分对照组(例数=32)、试验组(例数=32)。对照组年龄23-60岁,平均(41.73±3.51)岁,临床分期:Ⅰ期18例,Ⅱ期14例;试验组年龄22-60岁,平均(41.31±3.62)岁,临床分期:Ⅰ期17例,Ⅱ期15例。全部患者术前未接受放化疗治疗,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组间存在差异,但P>0.05(不具统计学差异),可比较。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术前引导患者进行常规检查,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创建健康档案,术中做好配合工作,术后说明恢复情况和注意事项;试验组在上述护理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具体措施如下:心理指导,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密切交谈,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并在聊天过程中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同时与患者家属交谈,确定患者性格类型,以此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针对外向患者,护理人员做好聆听者,鼓励患者主诉,发泄自身情绪,对于内向患者,护理人员充当引导者,讲解成功治疗案例,鼓励患者转移注意力,增强信心并保持良好心态;功能训练,指导患者进行盆底肌训练,首次训练由护理人员示范指导缩肛运动,收缩维持6-10s,每次收缩30-50下,早晚各运动1次,同时术后3-4d开始床上卧位阴道、尿道、肛门括约肌收缩、舒张练习,每次坚持练习3-5min,3次/d,同时进行屏气练习,患者行坐位,身体稍向前倾,保持腹部放松,随后收缩腹肌,此时腹压向盆底用力,增强膀胱压力,促使药液排泄,术后5-6d调节患者肠道,对腹部进行按摩,指导下床活动;强化管路管理工作,术后密切监测各项管路情况,且每天进行会阴冲洗,观察引流量和引流液颜色,做好记录工作,发生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合理调节护理方案,护理人员查阅整理文献,充分分析术后康复进程影响因素,确定不同阶段护理重点,结合患者临床情况做调整。

1.3观察指标

康复进程比较,具体比较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具体指标:泌尿系统感染、切口感染、尿潴留。

1.4统计学处理

用SPSS24.0软件展开数据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x±s)形式表示,计算以t检验为主;计数资料数据,以[n/(%)]形式表示,以2检验为主,P<0.05,具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恢复情况

试验组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显著较对照组早,住院时间显著较对照组短,P<0.05(具统计学差异),详见表1。

2.2并发症发生率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3.13%)显著较对照组(18.78%)低,P<0.05(具统计学差异),详见表2。

注:并发情况按1例计算。

3.讨论

宫颈癌病情危重,是常见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大部分患者需接受手术治疗,随着医学水平的发展,手术技术及设备日趋精湛,术后存活率较高,利于患者病情控制与恢复[2]。但是手术会对患者造成应激性刺激,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很多患者恢复较慢,心态不佳,严重干扰患者日常生活,因此临床日渐重视缩短患者术后康复进程的研究,其中有效的护理方式可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并提高康复质量,其中集束化护理优势明显[3]。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康复进程、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提示集束化护理利于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恢复,可有效缩短康复进程,与郭晓敏[4]等人研究结果一致。具体原因分析如下:集束化护理是一种具有循证医学依据的护理模式,通过使用临床证实高效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疾病恢复,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切实满足患者真实需求[5-6]。针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集束化护理以心理疏导和功能训练为主,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以此促进疾病恢复,避免由于情绪不佳引起的身体不适情况,为疾病恢复提供有效条件,同时进行盆底肌肉和屏气训练,促进盆底肌肉功能恢复,改善患者机体状态,并且强化管路管理工作,保证引流管顺畅,确保患者安全。此外护理人员遵照循证医学要求,定期查阅分析相关资料,对不同阶段患者护理工作进行调整,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确定护理重点,切实为患者提供科学且针对性护理指导。

综上,在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治疗中,集束化护理较常规护理更利于患者康复,术后恢复较快,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徐颖,张月鲜.集束化护理与常规护理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康复进程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8(21):3236-3237.

[2]蒋妮娜,石喜妹,李碧华,等.集束化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根治术后病人康复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7,31(9):3162-3164.

[3]黄其会.集束化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23):132-133.

[4]郭晓敏,宋杰,刘丽,等.集束化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8):1703-1704.

[5]刘军,黄登荣.集束化护理在4种晚期癌症病人家庭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6,30(24):2972-2976.

[6]周青.宫颈癌化疗患者护理干预对生存质量的影响[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7,24(3):285-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