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政工队伍建设的有效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企业政工队伍建设的有效对策

张浩楠

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442013

摘要:多元社会的到来从多方面影响着企业的改革发展,作为企业的政治文化建设的主体,政工队伍如何更好地明确目标,从基础层面制定战略保障企业发展,是令人深思的问题。目前,我们通过分析企业政工队伍的具体问题,探讨能有效提升政工队伍水平的对策,希望日后能培养更多的能力与素养兼备的优秀队伍。

关键词:企业;政工队伍建设;对策

引言:

思政工作在企业中是基础且必不可少的。对于基层员工,定期的基础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有效维持员工队伍的稳定、保持积极性、协调员工与管理者的关系。尤其是在经济多元,各企业间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员工每日吸收的信息碎片繁多,思想和行为易出现波动,因此,企业有必要设立一支高效、高质的政工队伍,分析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而非一味地重视企业经营业绩。

一、企业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现状

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么多年来,企业也随之不断地变化改革,政治思想工作开展所依赖的大环境也与以往不同。然而企业对于该项工作的疏忽、政工队伍思想和管理方式本身的落后等使得大量企业的发展受阻。通过大量分析,现总结了几个主要问题。

(一)政工队伍工作环境和对象发生巨变

在市场经济下,企业始终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政治工作作为一项基础型的思想教育工作,并不能直接给企业带来效益,因此经常性受到管理者的忽视,日常工作无法开展。当今我们正处于信息化社会,企业员工无时无刻不受到新事物的冲击,或正确或错误的价值观一起向已长期脱离思想政治教育的员工袭来,无形中瓦解着企业薄弱的文化围墙。一部分员工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认为自己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提出的建议并未被上级重视,因而心生不满。还有部分人受到社会不良风气习染,崇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1]。所以,政工队伍工作的对象应该有重点地首先放在这些自身政治素养较弱的员工身上。

(二)政工人员工作积极性不强

一般来说,造成政工人员缺乏积极性和创新性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公司管理层不重视,正常的政治思想工作只是形式主义,没有对员工规定硬性指标,员工没有完成目标的动力,安于现状。二是政工队伍结构不合理。人员的年龄差过大,专业不合,缺乏交流的话题和兴致,因此也无意共同努力提升,提升工作质量[2]。

(三)政工人员专业素养不过关

政工人员自身素养不高有自己和企业两方面原因。由于政治思想教育这项工作被普遍认为技术含量不高、没有前途,因此许多企业将处于中年,已积累多年工作经验但长时间内无法升职的员工调到该岗位,造成政企队伍年龄偏大的现象。从事政治思想工作的人员需要与时俱进,了解员工思想,与大量基层员工沟通,然而中年政企干部大部分都无法适应这样的工作要求,缺乏敏捷的思维和奉献精神,综合素质较低。

二、新时代下加强企业政工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理念重视,以人为本

要从源头上解决政工队伍的问题,企业首先要审视当前自身对于政治思想工作的态度。政工队伍也是构成企业文化基础的一部分。他们以广大员工为工作对象,通过定时交流了解员工最新的心理、思想状态,预防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为企业无形中化解了许多潜在危机。而绝大多数企业的管理者以利益为唯一导向,却忽视了基层的思想建设,获得的任何表面利益都是暂时的,不利于企业长远的发展。在转型速度不断加快的社会中,企业只有摒弃固有思维,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重视企业政工队伍的建设,才能树立良好的精神文明[3]。

(二)转变模式,建立机制

目前的政工队伍内部的管理模式过于陈旧,职工日常通过各种媒体渠道获得的大量新方法、新技术受到管理模式的限制而无法施展,出现空有想法却无法实现的状况。所以政工人员要有组织地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等基本理论进行学习,运用理论,结合新时期下企业的实际情况,探索出具体有效的解决对策。

同时,为了调动政工队伍工作的积极性,我们必须建立切实的管理和考核机制。

1.管理机制

首先在政治工作人员的挑选上要做到“严进”。即采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方式确保人员的质量,创造出一支全面的优秀队伍。对于在队伍中表现较差的人员,根据管理制度,我们要给予提醒和批评,让其余的优秀人员在日后的工作中更充分地发挥才能,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2.绩效考核机制

企业一般采用岗位责任制考察员工工作状况。根据各岗位对工作的具体要求,每月进行一次公正客观的评价和打分。将工作质量数字化对企业来说可以更明显地看到员工近期的工作状态,调整政工队伍的工作内容和时间。员工也能够根据考核排名获得相应的奖励,增加工作动力。

(三)加强对政工队伍的继续教育

政工队伍的组成人员很多都是中级干部,从事了很长时间的政工工作,积累了许多经验。但多数人缺乏创新思维、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下降,形成了思维定势,导致企业政工工作内容和形式都很难有所突破[4]。因此我们必须通过继续教育提升政工人员的专业素养。有些企业虽然进行了相关培训,但内容多是职称教育方面,没有紧跟时代,及时更新。并且企业组织上课时间不规律,员工对于知识只是短时记忆,教育效果不显著。

(四)拓宽员工发展前景

企业要给予政工队伍足够的重视,善于利用绩效机制定时奖惩,对优秀员工承诺晋升机会和空间。在员工接受继续教育的同时,可以尝试多岗位之间轮流互换,使政工人员将理论与实际灵活地结合起来,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拓宽自身的发展前景。

三、结束语

新时期下企业将面临诸多挑战,重视政工队伍建设才能巩固企业的精神文明,为企业之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针对目前存在的人员专业能力不强、工作缺乏热情和创新、企业管理模式落伍等问题,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相关人员的继续教育,构建完善的管理和考核机制,为政工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适应时代的要求,从而使得企业保持强大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陈刚.加强现代企业政工队伍建设的有效措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23):175-175.

[2]原素芳.提高企业政工人员素质巩固政工队伍建设[J].现代交际,2016(9):70-70.

[3]侯瑞.新时期国有企业政工队伍的现状及发展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18).

[4]马佼.企业政工队伍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J].现代国企研究,2018,No.134(08):256+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