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山海棠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掌跖脓胞病疗效观察

/ 1

昆明山海棠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掌跖脓胞病疗效观察

鲁艳芳

鲁艳芳(河南省开封友谊皮肤医院475000)

【中图分类号】R7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3-0293-01

掌跖脓疱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皮肤病,病程迁延,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笔者2009年5月—2010年5月采用昆明山海棠配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掌跖脓疱病45例,取得较为满意疗效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77例患者均来自本院门诊,表现为手掌和(或)趾部红斑基础上反复发生脓疱,伴角化脱屑、瘙痒、真菌镜检为阴性,符合诊断标准[1]。其中男30例,女47例,年龄20-65岁,平均38岁。病程6月—8年,平均6.4年。所有患者治疗前1月未系统使用过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正常,无紫外线照射禁忌症,无生育要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皮损分布及临床表现均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治疗组口服昆明山海棠(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一次2片,3次/d,同时给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上海希格玛高技术有限公司生产SS02B窄谱紫外线光疗仪)照射时患者距离机器辐射中心约15cm,每次照射时患者需要戴紫外线防护镜,起始剂量0.5J/cm2,以后每次增加0.1J/cm2,当出现红斑或灼痛时不再增加量,并减量或暂停一次,隔两天一次,每周照射3次。对照组仅用昆明山海棠,用法用量同治疗组。两组均给予盐酸西替利嗪10mg,1次/d,外用丙酸氯倍他索软膏2次/d。两组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判定疗效,并复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

1.3疗效判定标准痊愈为皮疹全部消退无新起红斑脓疱;显效为皮疹消退60%以上;好转为皮疹消退30%以上;无效为皮疹消退不足30%或无改善。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计算。

1.4不良反应轻度恶心、胃部不适,治疗组2例,对照组1例,但均能坚持治疗。对照组红斑2例,减少照射剂量后消失。

2结果

2.1临床疗效见表1两组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X2=7.05P<0.01。

表1两组掌跖脓疱病的疗效比较例(%)

组别例数痊愈显效好转无效有效率(%)

治疗组4525135284.44

对照组321288462.50

3讨论

掌跖脓疱病病因虽不明,但其发生发展与局部免疫功能失调有关。组织病理表现为表皮内脓疱,脓疱内和脓疱下方真皮内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浸润及轻度棘层肥厚。昆明山海棠具有抗炎、抗过敏、免疫抑制作用,能抑制血管内皮细胞ICAM-1的表达,抑制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分泌的白介素IL-6、IL-8、从而抑制炎性细胞的趋化,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细胞免疫的抑制作用强于体液免疫,有糖皮质激素的作用,而无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2]。窄谱中波紫外线能明显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对IL-2、IL-10、干扰素-γ抑制作用明显。这些细胞因子的下调对炎性疾病和变态反应疾病的发生和严重程度有重要影响,能使郎格汗斯细胞的抗原递呈和活化T细胞功能受抑制[3]。另外311nm窄谱中波紫外穿透性强,不宜灼伤皮肤能有效抑制真皮细胞凋亡。二者联合治疗掌跖脓疱病,不仅见效快,疗效高而且费用低,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医生选用。

参考文献

[1]赵辩.临床皮肤学[M].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16-817.

[2]万屏,王红兵,吕昭萍等昆明昆明山海棠对血管内皮细胞ICAM-1表达的影响[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1,15(4):238-239.

[3]王雷,李青英,高天文.窄谱中波紫外线的生物学效应及应用[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3,29(5):282-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