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气质特点与家庭关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幼儿气质特点与家庭关系研究

赖清文

赖清文(深圳市银英幼儿园广东深圳518000)

【摘要】气质也叫“脾气”、“秉性”和“性情”,是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方式,每个人的气质都是与众不同的,一个人气质的形成与先天因素、与个人行为的发展、生活环境和其学习的方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甚至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人的气质在童年时期基本形成,它能对一个人的人生产生巨大影响,本文就幼儿的气质特点与家庭的关系展开探讨,以期找出它们之间的关联,为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些指导意见。

【关键词】幼儿心理气质家庭和睦

【中图分类号】R1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6-0099-02

引言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社会,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我们经常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这句话强调的是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对其性格的影响,一个人的气质特点在他年幼时基本形成,家庭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气质对一个孩子的学习、生活也会产生影响,有研究显示,在智力正常儿童中有10%-20%学习成绩低下的儿童受到气质的影响,故而家长在孩子幼年时应当关注其气质特点,不能让消极、自卑等心理影响到孩子,应当让孩子养成自信、友爱的心理特征。如果家长能够熟悉孩子的气质特点,并根据其特点对其成长加以适当的引导,一定能使孩子很好的适应周围的环境,在心理发展上等同于或者优于其他孩子,养成良好的身体及心理素质,长大后能为社会做出贡献。为了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家长一定要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孩子能够健康成长。

一、幼儿气质特点

气质是由生物学决定的非常稳定而持久的心理特征,美国心理学家Tomas和Chess将气质定义为“个性的风格特征”,即为一个人日常生活活动的一种稳定的模式,它们典型地反映在个人日常的行为方式和情绪活动上。每个人生来气质就是与众不同的,我们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每个孩子在刚出生时的行为表现都是与众不同的,有的非常爱哭,有的爱笑;有的好动,有些很安静;有些孩子对人热情大方,谁去抱他都可以,但有的孩子只准妈妈抱……从这些表现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气质生来就具有的。

前苏联心理学家将个人的气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四种类型,每个人的精神气质都是不同的,并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儿童的气质会影响到其心理活动和行为,它是儿童个性发展的基础,是每个儿童的行为表现方式。气质的外在表现即为心理过程的强度、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和心理活动指向性特点。其中心理过程的强度表现为一个人情绪反应的强弱,毅力的强弱等,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指的是一个人对事物的反应速度,注意力集中时间的长短等,心理活动指向性特点多指人在社会交往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例如有的人对人很热情,有的人却很冷淡;有的人喜欢道人是非,有的人喜欢自省。人的气质具有稳定性,故而有“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说法,但尽管其具有相当稳定的特点,但在个体发展过程及环境的刺激下,人的气质还是有可能发生一定变化的。

二、家庭环境对幼儿气质的影响

环境因素与儿童的气质特点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气质对儿童行为的影响需通过环境起作用,环境对儿童行为的影响则需要以儿童自身的气质特点为依托。研究显示对幼儿气质产生影响的显著因素有家庭的和睦程度,父母的职业,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父母自身的身体及心理健康状态等。

1.家庭和睦程度对幼儿气质的影响。如果一个家庭里面,父母婚姻关系良好,相敬如宾,每天都其乐融融,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必定是神清气爽的,生长在这样和睦家庭里的孩子更能感受到关心和爱护,更多的关注到社会的阳光面。而生活在不和睦的家庭中的孩子,每天感受到的都是不和谐的氛围,他们收到的关注会比较少,会对家庭及社会产生仇视心理,自身也会感觉自卑,再如家庭中父母玩牌、唱歌、看电视等行为会让孩子不能很好地进入学习状态,近墨者黑,孩子可能还会染上这些不良习惯。

2.父母的职业对幼儿气质的影响。教师等高级知识分子家庭中父母会注重对孩子气质的培养,选择适合孩子或自认为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同时父母的学历越高,越能对儿童的学习提供帮助,儿童的学习问题就愈少。而工人、农民家庭则倾向于让孩子自由放任的成长,这两种不同的成长环境对孩子气质特点的最终形成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3.父母的精神及心理健康状况对幼儿气质的影响。国内有研究报告表明,母亲孕期的心情、精神状况、身体状况、孕期的工作环境、住房条件等因素都会影响婴儿的气质类型,幼儿最爱模仿,如果其父母每天都神采奕奕,孩子自然继承父母这一性格特点,充满活力;父母每天都萎靡不振的话,孩子很难活泼开朗。同时父母的健康状况会影响到孩子的气质,父母热衷锻炼,身体素质良好,对对孩子产生正面影响,反之如果父母酗酒、抽烟无度,不注重锻炼,则会对孩子也产生一些不良影响。

三、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健康成长

家庭氛围作为家庭环境的组成元素之一,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及心理发展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故而家长一定要尽力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保证孩子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孩子心理成长会产生很大影响,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也是很有必要的,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创造公平的家庭氛围。人人都希望得到公平的对待,在家庭生活中尤其如此,父亲和母亲任何一方都不应当表现出一种优越感,人生而平等,只有父母之间践行了这一原则并且同样公平的对待孩子,孩子心中才不会有压力和心理隔阂,才能轻松快乐的成长。公平的家庭氛围必定是开放的,父母应当更多地理解孩子,当孩子犯错时应当倾听孩子的心声,而不是毫无顾忌的发泄情绪,父母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多一份理解与信任,在这样一种公平、开放的家庭氛围中孩子更多感受到的是爱和信任,他们的心理也会趋向良好的发展状态,在与别人相处时他们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

2.父母的自我完善。父母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多多学习教育孩子的经验及方法,懂得用怎样的方式教育孩子最佳,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将一些不适合孩子的东西强加给他们,更不能不管不顾,任由其发展。父母的话语方式、处理问题的态度会折射到孩子身上,因此父母应当多多反省自己的行为方式是否正确,是否偏激,避免一些过于偏激的行为对孩子造成恶劣影响。

3.父母与孩子的双向互动。父母通过自己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发展产生影响,同时儿童与生俱来的天赋差异也会对父母产生很大影响。因此父母应当与孩子多多交流,在工作之余应当抽出更多时间来陪孩子,参与到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这样,父母才能全面了解自己的孩子,引导他们的成长,让孩子逐渐成熟起来。对孩子的鼓励是必不可少的,在与孩子相处中,要及时对其行为给予正面的评价,让孩子树立起自信心,让孩子明白父母为有他们这样的好孩子而骄傲,父母鼓励的话语会在他们心里产生一种成就感,对其心理的健康发展关系重大。

孩子出生后接触的第一个社会小环境便是家庭,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和睦的家庭,好的教育方式母培养出来的孩子在情绪、心理上更趋向健康,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家长们的共同心愿,为了孩子的心理能够健康成长,父母应当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从家庭中获取足够的营养,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成为参天大树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文,杨丽珠,邹萍,3~9岁儿童气质类型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4期.

[2]李改.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3]刘燕.小学儿童家庭背景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年05期.

[4]刘文.论儿童气质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互作用[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5]刘文,白一卉,安玲.幼儿气质特点与其父母婚姻质量的关系研究[J].幼儿教育.2011(09).

[6]周斌,刘俊升,刘柏涛.书法练习对儿童多元智力发展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0(06).

[7]徐慧,张建新,张梅玲.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8(04).

[8]刘文,杨丽珠.基于教师评定的3~9岁儿童气质结构[J].心理学报.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