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哮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中西医结合治疗哮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敖国军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康福门诊部165000

【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哮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我门诊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50例哮病患者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中医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观察组中显效14例,有效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中显效8例,有效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0%,可见,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提高哮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哮病;中西医结合;治疗

哮病是以发作性的痰鸣气促、呼吸困难为主症的病证。发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或张口抬肩,鼻翼煽动,喘息不能平卧[1]。常由于宿痰内伏于肺,复又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不调、劳欲久病、脏腑功能失调等导致痰阻气道,肺气上逆所致。现抽选我门诊收治的50例哮病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哮病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选我门诊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50例哮病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34~69岁,平均年龄(54.3±2.1)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36~72岁,平均年龄(56.4±2.3)岁。两组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中医治疗,具体如下。

1.2.1西医治疗

治疗哮喘不能单纯对症处理,明确诊断后的对因治疗才是治本之法。如(1)与细菌感染相关的哮喘,如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应采取积极的抗感染治疗;(2)部分患者能找到引起哮喘发作的变应原或其他非特异刺激因素,最有效的方法是立即使患者脱离与变应原的接触[2]。

1.2.2中医辨治

1.2.2.1治疗原则

发时攻邪治标,化痰利气,寒痰宜温化宣肺,热痰当清化肃肺,反复日久,发时正虚邪实者,又当兼顾,不可单纯拘泥于攻邪[3]。平时应扶正治本,阳气虚者应予温补,阴虚者则予滋养,分别采取补肺、健脾、益肾等法,以冀减轻、减少或控制其发作。如寒热虚实错杂者,当兼以治之。

1.2.2.2分证论治

2.6.1.1发作期

(1)寒哮证

①治法:温肺散寒,化痰平喘。

②选方用药:本证可选用射干麻黄汤加减。本方重在宣肺散寒,化痰利水。常用药物:射干、麻黄、干姜、细辛、半夏、紫菀、款冬花、五味子、大枣。

(2)热哮证

①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②选方用药:可选用定喘汤加减。本方适用于痰热蕴肺,肺失清肃证。常用药物为麻黄、桑白皮、杏仁、半夏、款冬、苏子、白果、甘草。

2.6.1.2缓解期

(1)肺虚证

①治法:补肺固卫。

②选方用药:可选用玉屏风散加减。适用于卫气虚弱,外邪易侵证。常用药物:黄芪、白术、防风等。

(2)脾虚证

①治法:健脾化痰。

②选方用药:可选用六君子汤加减。适用于健运无权,痰浊内生。常用药物: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等。

(3)肾虚证

①治法:补肾摄纳。

②选方用药:可选用金匮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加减,辨其阴阳进行化裁。前方偏于温肾助阳,后方偏于益肾纳气。适用于肾的经气亏虚,摄纳失常之证。常用药物:山茱萸、地黄、山药、茯苓、丹皮、泽泻、五味子、桂枝、附子。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中显效14例,有效10例,显效率为56%,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中显效8例,有效7例,显效率为32%,治疗总有效率为60%,可见,观察组治疗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显效、总有效率比较[例数(%)]

3讨论

哮病在肺系病证中最为常见,包括现代医学中的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变态反应性肺浸润等疾病,应注意排除心源性哮喘、支气管肺癌等其他疾病并发的哮喘[4]。临床医生应注意询问病史,结合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了解哮喘的程度、缓急、时间、起病方式、诱发因素、缓解因素、既往病史及伴随症状等,注意区别:(1)是肺、支气管疾病,还是心源性或变态反应性疾病。(2)是肺与支气管的良性疾病或恶性疾病。

中医治疗哮病以辨证治疗为主,亦可配合辨病治疗。如合并呼吸道感染,在中医药治疗的同时,可配合应用西医抗生素以抗感染治疗。在哮病的急性活动期应中西并用,以西医治疗为主,但用西药时间不宜过长,而在哮病的缓解期应以中医药治疗为主,以减轻发作时的病情程度,减少发作次数[5]。

本研究通过对我门诊收治的50例哮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可得出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可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提高哮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文化,赵云鹤,王珊珊.中西医结合治疗哮病[J].中外健康文摘,2012,(22):425-426.[2]林荣莉,刘福斌.中西医结合治疗雷诺氏病[J].医药产业资讯,2006,(17):210.

[2]韩国英.116例支气管哮喘中西医结合治疗探讨[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3,(10):601.[4]安雪兰.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J].特别健康,2017,(17):246.

[3]刘晨.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