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工地建设管理策略研究何天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06
/ 2

智慧工地建设管理策略研究何天云

何天云

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401122

摘要:建筑行业是我国的重要支柱型产业,建筑行业的发展直接关系着人民的居住环境。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与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带动了建筑行业向智能化的方向迈进,智慧工地的概念在建筑行业的现场管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智慧工地是一项涉及领域较宽、内容较广的建筑施工理念,本文通过探究智慧工地建设管理策略,为建筑智能化施工的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慧工地;建设管理;管理策略

智慧工地是近年来在建筑行业兴起的新型建筑理念,同时也是当前建筑行业的研究热点。随着科学技术与信息化的发展,智能化的应用程序已经占据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智慧工地概念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大大简化了建筑施工的现场管理工作,在节约建筑工地施工成本、提升建筑施工管理的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的智慧工地建设正处在发展的关键阶段,还需不断加大技术研究的投入,优化技术手段,引进优秀的专业人才,结合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与实际需求,总结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智慧工地建设管理的道路,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及人民居住环境的改善提供助力。

一、智慧工地概念简述

智慧工地是智慧地球理念在工程领域的具体表现,是一种强调对建筑工程施工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智能化工程管理理念。智慧工地运动信息技术与手段,通过互联网技术作为媒介,将工程项目进行精确的设计与模拟,将移动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撑,建立智能化的互联协同平台、信息共享平台、科学管理平台与安全监控平台,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实现建筑工程的智能化管理,提高建筑数据的计算、分享与管理效率,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水平与管理能力,实现各部门协同办公与协同管理[1]。

智慧工地将人工智能、传感技术、BIM技术与虚拟现实等技术融合入建筑工程当中,实现建筑工程与人员的高效管理,其利用智能化的手段优化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规划,加强各部门与岗位人员的交互,提升信息共享与交流的速度,为建筑工程施工的高效开展提供技术支撑。

二、智慧工地建设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一)云平台管理

在智慧工地的建设和管理当中,云平台的搭建可以在多项管理工作当中发挥重要作用,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整体水平和效率,优化建筑工程的管理手段。具体表现为:云平台管理在人员及财务管理方面的应用,可以实现建筑工人的档案建立与管理、人员出勤管理、工资计算与支付管理、工人进场,就餐管理等,提高了人员与财务管理的效率,节约了管理成本,减少了人员及财务纠纷;云平台管理在现场施工管理方面的应用,实现了对吊塔、高支模等事故高发区域的监控工作、现场设备的记录、清点、使用及归还管理、现场扬尘及噪音管理、建材自动计数及使用管理等,提高了施工现场管理的效率,增强了建筑工程整体的安全管理与质量管理水平,减少了因设备及建材管理不善造成的施工安全隐患。

(二)综合管理系统

1、现场施工人员及车辆的可视化管理

通过人脸识别、闸机刷卡方式对现场施工人员及进出入车辆进行有效管理,实现施工人员考勤记录,信息采集及现场人/车的统计管理。通过综合管理平台,可以审核及记录施工现场当日进出人员及车辆的具体信息,并在系统中自动进行保存。通过查看历史数据的方式,可以将施工现场每日的人员及车辆进出情况进行详细的统计,且支持人脸识别、IC卡、身份证等多种记录方式,增强了现场人员及车辆管理的效率,提高了现场管理的水平,增强了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智能化[2]。

2、智能化的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档案的管理对于施工现场数据的保存、后期的查验及各类纠纷的处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一直是一个难点和问题,由于人工记录和保存的数量有限,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与实际的需求存在很大的差别,人工管理经常出现档案丢失、记录错误、顺序颠倒、保存不善等问题,给工程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而智能化的档案管理可以实现对工程项目所有文件的采集、整理、分类、存储、共享、查阅等工作,实现了档案管理与工程进展同步进行,减轻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了档案管理的准确性,为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

3、办公自动化管理

通过综合管理系统的搭建,增加了OA软件中的办公管理功能,实现了自动化的办公管理,每个使用这套系统的用户都可以获得一个独立的账号管理系统,还可以使用手机APP进行同步的办公管理工作,实现了如智能考勤管理、智能行政管理、智能报表管理、智能合同管理、智能审核管理、智能语音查询等多个功能,提高了办公管理的效率,增强了个人信息管理的安全性,减少了信息传递的流程和时间,节约了沟通成本,提高了办公效率,实现了建筑施工单位、建筑设计公司、建筑监理部门、项目管理部门等机构的协同办公,提高了企业运转效率。

(三)智能化的质量管理系统

质量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核心内容,对质量管理的把控程度直接决定了建筑施工项目的整体水平,影响着施工项目的安全性能。传统的质量管理工作,主要依靠人力来完成,由于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数量有限,对现场的施工人员及现场施工作业无法实现实时的全面监控。这就给个别缺乏职业道德与技术能力的人员提供了可乘之机,也给建筑施工工程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而智能化的质量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建筑材料的现场管理、施工工艺的管理、工程监督管理、质量验收管理几个重要功能。施工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质量管理系统进行施工现场的实施监控,尤其是对隐蔽工程的全方位监控与检测,一旦发现不合规定的行为及存在安全隐患的行为,施工管理人员可以第一时间进行记录和管理,提高了施工作业的整体安全系数,加强了现场管理的力度,提升了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

(四)智能化的安全管理系统

1、安全生产管理

在智能化的安全管理系统当中,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可以通过RFID技术实现施工人员的定位,佩戴定位卡,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实时的监控和记录。当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后,其只要在网络覆盖的范围内,基站服务器即可接受定位卡传送的信号,并将记录的信息上传至服务器,通过数据的采集记录施工人员的具体信息,停留位置和实践,施工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对现场人员的定位进行实时的监控,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分析安全形势,进行现场定位、拍照及录像,随时掌握现场人员的施工情况。减少了偷工减料、消极怠工、违法违规行为发生的几率,提高了施工项目整体的安全性[3]。

2、应急处理功能

通过智能化的安全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施工现场的气象、环境、边坡等信息的实时监测,并以此为依据建立相应的应急处理预案,建立应急管理系统,提高对现场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理能力。一旦出现突发情况,系统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数据的接收和上报,并根据应急处理预案的内容进行应急资源管理、应急信息共享,实现了施工单位与公安系统、交警系统等部门的联动,提高了施工现场的安全水平。

结束语:

智慧工地的建设和管理是我国建筑施工行业重要的发展方向,也是顺应现代化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智慧工地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相关人员应不断吸收先进技术,优化智慧工地管理系统的性能,从而通过智慧工地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水平,实现建筑行业的智能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歌.新型智慧城市与智能化技术的深度融合[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7(05).

[2]毛志兵.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助力建筑业的持续健康发展[J].工程管理学报,2017,31(5):80-84.

[3]张先温,许健彬互联网+”提升智慧工地安全管理[J].施工企业管理,2017,4,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