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建筑企业如何开展好劳动竞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新形势下建筑企业如何开展好劳动竞赛

李明

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辽宁省沈阳市110051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在新形势下建筑企业开展劳动竞赛的方式方法,通过把握好四个重点环节,确保劳动竞赛真正起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作用。

关键词:建筑企业;开展;劳动竞赛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劳动竞赛是企业为充分发挥全体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所开展的,以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作效率为目的,进而推动生产、经管和管理等各项任务顺利完成的群众性竞赛活动。通常劳动竞赛是指职工经济技术活动的统称,包括生产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攻关、发明创造、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活动。劳动竞赛活动作为工会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载体,在提高全员素质、助推企业发展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充分认识劳动竞赛的重要意义

1.劳动竞赛是工会组织建设职能作用充分发挥的重要载体。建设职能是工会组织的重要职能之一,主要是通过开展以经济技术创新为主题的劳动竞赛、技术比武、合理化建议等活动,团结和带领广大职工凝心聚力,激发干劲,积极抢抓企业生产经营任务,对企业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具有着极大推动作用。而劳动竞赛是工会组织常抓不懈的重要活动,对于工会组织建设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劳动竞赛是工会组织与行政组织密切配合,常态化开展施工生产大干活动,推动工程项目安全、优质和高效运行的重要载体。劳动竞赛开展的好与坏,与党委的坚强领导和行政的大力支持是密不可分的。劳动竞赛是工会部门牵头,负责宣传发动、过程组织协调和表彰验收等工作,安质、工管、工经等相关行政业务部门主抓落实,深入竞赛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行过程考核和评比。通过劳动竞赛,可以促进工会部门与行政部门日常工作业务的沟通、协调和配合,有利于打破工会自成体系、自我封闭、独立运转的工作模式,与行政组织形成工作合力。

3.劳动竞赛是工会组织与党、团组织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劳模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团员青年主力军作用的重要载体。劳动竞赛其广泛性的特点,决定了无论是工人、工程技术人员,还是经营管理人员;无论是群众、党员,还是团员都可以参加劳动竞赛。它可以动员和组织一切力量,为企业中心任务服务。它是将工内活动与党、团内活动有机结合的有效载体,活动中将广大党员、团员青年吸收进来发挥作用,从而会更好地带动身边职工群众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促进活动深入开展。同时,劳动竞赛为广大团员青年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施展才华的平台和舞台,对于培养和锻炼团员青年快速成长成才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劳动竞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存在每年例行公事地开展劳动竞赛,起草个通知,下发个文件,坐在办公室听汇报,搞评比,下通报。相关要素部门各行其事,缺乏整体连动开展过程检查与督导。有些单位竞赛活动不闭环,活动郑重其事地开展了,而又悄无声息地结束了,劳动竞赛从源头上给基层感觉就是走个形式,影响力缺失。

2.内容陈旧,形式老套。活动方案缺乏顶层设计,竞赛内容千篇一律,形式单一,照搬照抄上级文件,不能与本单位具体实际相结合,指导性、操作性和激励性不强,不能引起基层单位足够重视,不能激发广大职工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热情,间接地放松了对活动的要求,导致基层劳动竞赛效果大打折扣。

3.缺乏机制,效果受限。劳动竞赛从前期调研策划、方案顶层设计、组织领导、经费来源及处理、过程指导、检查、评比、表彰奖励,到经验推广和典型宣传等方面,还未形成一个顺畅和成熟的工作流程,使劳动竞赛效果层层衰减,平淡无奇,劳动竞赛成果转化更无从谈起。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在当前企业不断深化改革和经营管理模式发生改变的新形势下,存在以上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基层工会组织及工会干部在劳动竞赛问题上还没有适用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工作思路还没有紧紧跟上企业改革发展步伐,没有把劳动竞赛与企业具体实际相结合。

1.思想观念上存在得过切过的问题。部分工会干部思想观念仍停留在过去时,对企业改革推陈出新持质疑和排斥态度。特别是当看到有些行政工作还迟迟跟不上企业改革发展步伐时,对待工会工作,对待开展劳动竞赛就存在着得过切过的想法。同时思想观念上还存在畏难情绪,由于工会不是直接主抓生产的部门,对基层的生产经营实际情况掌握不准确,对一些技术含量较高专业性较强的工程在活动中不能给予直接指导,外行点评内行,不会抓也不敢抓。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地开展劳动竞赛就不足为怪了。

2.工作方法上存在惯性思维的问题。新形势下开展劳动竞赛的方式方法仍停留在过去式,完全凭经验办事,缺乏对基层劳动竞赛活动的系统调研,缺乏对劳动竞赛各个环节及具体工作业务的主动性思考,整个活动流程不清楚,从而就导致了工作方式与基层实际和职工需求贴得不紧,往往造成基层单位和职工认为劳动竞赛又是在穿旧鞋走老路,没有新鲜感。因此,从领导者的主观上就产生了厌倦心理或应付态度,直接影响了竞赛的组织开展以及最终的效果。

四、开展好劳动竞赛需要把握的重点环节

深入开展劳动竞赛活动是落实年初职代会和工作会议精神的有效载体,是发挥工会组织建设职能的重要抓手。要把握好以下四个环节:

1.劳动竞赛组织要得力。劳动竞赛效果的好坏,关键是过程组织是否得力,劳动竞赛是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工会部门牵头,负责宣传发动、过程组织协调和表彰验收等工作,相关业务部门主抓落实,深入竞赛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行过程考核和评比。要从源头上建立闭环的劳动竞赛运行流程,把握好每个环节的具体工作,形成制度,规范标准,确保不走形式。要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和活动办公室,分阶段定期召开有关会议,分析和解决活动中发现的有关问题,研究制定改进措施,总结和推广活动好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推动活动深化开展。各级工会领导和工会干部在活动中必须要亲历亲为,协调好相关部门指导好,督导好和服务好基层竞赛活动,抓好活动各项措施有效落实,确保活动实现预期效果。

2.劳动竞赛方案要可行。劳动竞赛形式要符合项目具体实际,符合员工群众的意愿,可以小型多样、丰富多彩,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进行,可以在部门与部门之间、岗位与岗位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开展多层次的小型竞赛活动,突出竞赛的特色。劳动竞赛要立足于一线,要紧贴施工生产实际开展竞赛活动,竞赛范围要涵盖工程安全、质量、成本、进度等方面,专项竞赛可以针对某一时期某一关键环节集中力量进行攻坚开展。要分规模、分梯队、分类型地进行优势单位间的竞赛和劣势单位间的竞赛,既体现“竞争性”,又要体现“公平性”。竞赛形式要由过去追求“体力型、速度型、数量型”向“智能型、效益型、质量型”转变。竞赛标准一定要体现“竞争性”,评比办法一定要体现“公正性”,奖罚兑现一定要体现“及时性”。竞赛表彰形式要由“奖励型”向“激励型”转变。把员工的物质利益与其贡献挂起钩来,对其贡献实施奖励,竞赛结果可作为技能评定、效益工资、岗位晋升的重要依据。

3.劳动竞赛要活化载体。在开展劳动竞赛的同时,要注重同本企业其他特色活动有机结合,做到齐抓共管,共同推进。例如同“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同党内创岗建区、团内青年安全示范岗、同女职工“改革创新巾帼行”等品牌相结合;同节能减排、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发明创造、小改小革、修旧利废等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相结合。用活各种载体,多重互动,发挥各项活动的影响力,形成强大合力,增强劳动竞赛在凝心聚力、激发干劲、促进生产等方面的推动作用。

4.要注重成果转化,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可以说,劳动竞赛锻造了劳动模范,而劳动模范的成批涌现推动了劳动竞赛在企业的深化开展。劳动竞赛最直接的目的是推动施工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作效率,而深远的目的是要使广大职工在劳动竞赛的“比学赽帮超”的良好氛围中,积极打造一种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而这种企业精神,需要通过劳动模范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才能在本企业内进行传承和发扬,进而在广大职工中形成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要切实加强劳模在劳动竞赛过程中的培养、锻造、选树、宣传和管理等五个方面工作,保证劳模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