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50例重症急性胆管炎患者的临床治疗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探讨50例重症急性胆管炎患者的临床治疗研究

马方

马方

(河北省景县人民医院普外科河北景县053500)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胆管炎的治疗措施及其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重症急性胆管炎患者50例,分成对照组9例和观察组4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痊愈6例,占66.67%;观察组痊愈37例,占90.24%,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实施外科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胆管炎患者疗效显著,并有效降低病死率,提高临床对此病的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关键词】重症急性胆管炎;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R657.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2-0029-01

重症急性胆管炎(atcutecholangitis0fseveretype,ACST)也称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是临床外科常见病之一。临床主要表现寒战、高热、腹痛、黄疽、休克以及神志改变等一系列症状,并且起病急骤,病情复杂,多脏器功能衰竭,如果处理不及时,病死率很高,严重危及患者生命。[1]因此,重症急性胆管炎患者确诊后立即采取补充血容量、抗休克、抗感染治疗,尽早手术,争取早日康复。本文对50例重症急性胆管炎患者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床治疗措施,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重症急性胆管炎的患者50例,分成对照组9例和观察组41例,其中对照组男6例,女3例,年龄在21~75岁,平均43.75±3.42岁;观察组男29例,女12例,年龄在20~77岁,平均44.35±3.21岁。两组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症状等方面比较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二组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9例重症急性胆管炎患者,我们采取保守治疗措施。即患者入院后,立即对患者实施心电监护,并对患者重要器官功能情况进行监测;接着,使用地塞米松30mg对休克患者进行静脉滴注,并适当补液、补充血容量,提高白蛋白水平,维持酸碱平衡,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给予足量联用抗生素抗感染,同时积极治疗患者基础疾病。

观察组41例患者,给予手术治疗。首先,对手术手术患者行全身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然后根据患者病情实施手术;观察组患者中行切除胆囊、切开胆总管取石同时放置T管引流患者21例,行切除胆囊、切开胆总管取石和空肠吻合术6例,行切开胆总管取石同时放置T管引流患者9例,行胆管空肠吻合术5例。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软件处理本研究所有数据,组间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痊愈率66.67%,死亡率达33.33%;观察组痊愈率90.24%,死亡率为9.76%。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意义,见表所示。

表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疗效对比情况

组别/疗效例数(例)痊愈(例)死亡(例)痊愈率(%)

对照组96366.67

观察组4137490.24

注:P<0.05。

3.讨论

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在胆道疾病中死亡率最高,中毒性休克、肝脓肿、败血症、胆道出血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为导致ACST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2]因此,及早手术减压引流,以阻断梗阻、感染、休克对机体的危害,降低其死亡率至关重要,文献报道[3]其死亡率与发病至手术时间呈显著相关关系,随发病到手术时间延长,死亡率明显增加,以发病48小时内行手术引流死亡率最低。因此,应该根据重症急性胆管炎患者病情动态的综合分析,如疼痛和腹膜刺激征是否缓解,寒颤、高热等中毒症状是否减轻,中毒症状对综合治疗的反应是好转还是继续加重,这点尤其重要[4]。如在积极的非手术治疗中仍不见改善,即应果断地抓紧急症手术处理。若有休克,也应在抗休克的同时,及时减压、引流胆道,尽可能减少临床死亡率。

本病治疗方法、手术时机的选择意见基本统一,即认为出现Chaccot三联征即应做再行补液,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治疗措施的同时尽早手术引流。[5]如有休克,应在抗休克同时紧急行手术引流,术中梗阻解除后很快恢复正常。尽量避免术前观望式准备时间过长,防止延误手术时机,导致机体不可逆性病理生理改变。重症急性胆管炎早期进行胆道减压是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外科手术方法也力求简单、准确、快捷、有效,ACSI’病人耐受麻醉及手术刨伤的能力很有限,因此,术者要争取时间。在短期内找到胆管的病变并进行有效的胆道引流,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行胆总管切开、T型管引流,对肝门二级或三级胆管梗阻,可行高位胆管切开探查术,如病情允许尽可能取净结石解除梗阻。否则,复杂的手术其效果往往适得其反。[6]本文研究中,对照组组患者接受传统保守治疗,其临床痊愈率仅为66.67%,死亡率达到33.33%;观察组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痊愈率达到90.24%,而死亡率仅为9.76%。这充分说明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早期实施外科手术治疗,解除梗阻,能够有效减少临床病死率,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总之,重症急性胆管炎主要为胆道阻塞和感染,积极给予患者抗休克、抗感染,并根据患者病情及时手术解除梗阻,能够有效降低病死率,其临床实践意义广泛,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何晓安.86例重症急性胆管炎治疗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1):128-129.

[2]蔡潇然,邓媚英.急性重症胆管炎手术时机和方式探讨[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6):868.

[3]蒋天业,高山,任肖燕.老年重症急性胆管炎113例治疗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08,15(4):646.

[4]高明,项和平,耿小平.急性重症胆管炎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1,14(2):276-277.

[5]刘卫国,李鹏飞.老年重症急性胆管炎60例的诊治[J].医学信息,2011,24(8):1595-1596.

[6]徐志波.急性重症胆管炎诊断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10,30(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