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浅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3-13
/ 2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浅谈

张新妍

张新妍(山东省临淄康平康复医院255400)

【摘要】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脑卒中早期患者咽下肌群尚未发生失用性萎缩,此时是进行早期吞咽功能康复训练的最佳时机。本文笔者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进行了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6-0146-01

我国城市脑卒中和农村脑卒中的发病率为219/10万和180/10万,吞咽障碍在脑卒中急性期很常见。通过评估发现50%以上的患者存在吞咽问题。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营养不良、脱水、吸人性肺炎等严重后果,使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高,甚至可能因此而死亡。吞咽障碍患者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和康复护理,不仅造成机体营养失调,还会出现肺炎、窒息等并发症。患者易出现焦虑、悲观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康复护理在卒中单元吞咽障碍治疗过程中尤为重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神经内科患者56例,其中男35例,女21例,年龄35~81岁。56例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会议诊断标准并经颅脑CT或MRI确诊为脑卒中患者,并符合下列条件: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经吞咽能力评估后确诊为吞咽障碍者。

1.2方法1.2.1吞咽功能评定所有符合条件的患者康复训练前和康复训练30d后进行评估,对患者的基本情况、口腔检查、咽部检查、口腔吞咽功能检查、咽部吞咽功能检查、洼田饮水试验6个内容进行评估。

1.2.2吞咽器官运动训练①下颚、面部及腮部练习:最大限度张开口发“a”音,数5个数,放松,重复10次。下颚左右两边移动,重复10次。紧闭嘴唇鼓腮维持5s,再将空气快捷地在左右面颊内转移,重复10次。②唇部练习:咬紧牙齿,咧嘴,数5个数,重复10次,隆起口唇做撅嘴动作,数5个数,放松,重复10次。快速重复以上两个动作5~10次。③吹气练习:先吹一次性PE塑料手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定口唇与手套的距离,也可吹蜡烛、吹哨子等训练,还可进行唇肌抗阻力训练。④舌肌训练:让患者主动做伸缩舌,舌左右摆动,舌抗阻力运动,重度舌肌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可给予被动训练,还可使用舌肌训练器做不同方向的运动训练。⑤呼吸训练:包括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强化声门闭锁训练。⑥吞咽训练:将冰棉棒刺激软腭、舌肌及咽后壁,刺激咽反射,反复多次以后嘱患者做吞咽动作。

1.2.3摄食直接训练直接训练适应证是:神志清楚,全身状态稳定,能产生吞咽反射,少量吸入或误咽能通过随意咳嗽咳出。①体位:开始先尝试30°仰卧位,头部前倾,建议患者在进食中尽可能坐位并保持躯干90°,偏瘫侧肩部以枕垫起,喂食者位于患者健侧。②食物的选择:容易吞咽的食物特点是密度均匀,黏性适当,通过咽和食管易变形且很少在黏膜上有残留。首先根据个人喜好选择糊状食物,通常用不含颗粒的酸奶、米糊、芝麻糊等。训练1周内均无呛咳,改为蜂浆样液体如牛奶,然后过渡到蜜汁样液体,稀薄液体,要反复咀嚼的松散块食物,最后是普食。③食物在口中位置:食物选择放在健侧舌后部或健侧颊部。④一口量及进食速度:一般先以少量1~4ml开始,然后酌情增加,掌握合适的一口量,一般正常人每口量流质1~20ml,糊状食物3~5ml。调整进食速度:指导患者以较常人缓慢的速度进行摄食、咀嚼和吞咽。前一口吞咽完成再进行下一口,避免2次食物重叠入口的现象。⑤咽部滞留食物的去除法:空吞咽:每次吞咽食物后再反复做几次空吞咽,使食物全部咽下然后再进食。交互吞咽:让患者交替吞咽固体食物和流食,有利于激发吞咽反射。点头吞咽:颈部后倾时会厌骨变窄,可挤出滞留食物,随后低头并做吞咽动作,反复数次,可清除咽下滞留的食物。侧方吞咽:通过颏部指向左右侧的点头样吞咽动作,可去除并咽下滞留于两侧梨状隐窝的食物。

1.3疗效评价标准采用腾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标准,吞咽能力≥9分为基本痊愈,吞咽能力为6~8分为明显好转,吞咽能力为3~5分为好转,吞咽能力为2分为无效。

2结果56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经康复护理后基本痊愈64.3%(36/56),明显好转25.0%(14/56),好转7.1%(4/56),无效3.6%(2/56)。

3讨论

3.1个体化康复护理分析吞咽各期的异常表现和原因,不同部位脑卒中强调个体化康复护理。左侧大脑皮质脑卒中采用增加感觉刺激的方法,根据个人口味选用不同果汁、冰棉棒刺激软腭舌肌咽后壁及咽反射,增加汤匙压在舌面的力量,右侧大脑皮质脑卒中在摄食训练中压低下巴,同时患者存在认知障碍,摄食前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避免分散注意力,经口进食时间要长些。脑桥卒中,可改变进食姿势,在摄食训练中反复尝试哪一种转头吞咽更适合患者。同时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训练前可按摩脸颊和颈部降低肌张力。延髓脑卒中,主要采用温度触觉刺激,同时重点练习舌在口腔内运送食物的能力。

2.2加强照顾者的护理教育及培训吞咽障碍患者误吸导致肺炎、窒息等严重并发症,所以吞咽障碍护理工作必须预防误吸的发生。

而患者的照顾者承担了患者日常生活的护理,照顾者缺乏误吸方面的知识导致患者肺炎、窒息的病例很常见。因此,住院期间必须对照顾者进行预防误吸知识、发生误吸的紧急处理和基本护理技能培训。康复护理首先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端正其治疗态度,使患者从思想上愿意配合康复训练,有益于以后护理工作的开展。指导正确的进食体位和每口进食量,尽量避免进食过程中发生呛咳、误吸等意外事件。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头颈部吞咽相关肌群的训练,加强咽下肌群功能,防止失用性萎缩。将心理护理贯穿于整个康复训练过程,使患者坚持训练。同时取得患者家属的理解和配合,共同帮助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在康复护理过程中重视照顾者的护理教育及培训,强调个体化康复护理,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加强心理护理,大多数患者能恢复正常吞咽功能,因此卒中单元康复护理在吞咽障碍治疗过程中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1]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854.[2]窦祖林.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