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技能培训对老年病区输液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输液技能培训对老年病区输液质量的影响

王佩邹密王丹

王佩邹密王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综合科430030)

【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病区提高输液质量的途经。方法制定并落实专科护士有关输液技能的培训计划,制定并落实专科护士有关输液技能的考核制度,评价培训前后的输液质量。结果实施输液技能培训计划1个月后,护士对静脉输液相关理论掌握显著优化于培训前,护士的穿刺成功率逐步提高,对老年患者发生静脉炎及药物外渗的发生率下降,患者对输液满意度提高。结论实施输液技能培训制度有利于提高老年病区输液质量。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5-0124-02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士工作的重点之一。随着给药形式的多样化,静脉输液呈多途径,快速度,长留置的趋势,患者在接受输液的同时风险也随之增高[1],而我国的大多数护士并没有经过专业的静脉输液培训,就直接进入临床为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治疗,在其过程中日益凸显了静脉输液的安全问题[2]。而患者对静脉输液的要求是安全、有效、花钱少、痛苦少[3]。我科为老年病房,老年患者由于慢性病具有长期需要长时间输液治疗,血管再生能力差,修复能力差,个体胖瘦差异大,甚至血管硬化屡见不鲜,而多数老年患者血管脆性大,反复穿刺或穿刺失败易出现皮下血肿。所以,为提高护士输液的专业水平,提高专科护士的输液技能,使患者满意,我科实行为期一个月的输液技能培训性易反复发作。,探索提高老年病区输液质量的有效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科为老年病房,现有床位数为200张,平均每天输液约149例。共有护士131人,均为女性,其中需为患者提供静脉输液治疗的有90人,主管护师10人,护师32人,护士48人。本科及以上学历43人,专科学历47人。根据护士的职称、工作年限、工作能力等综合考虑将工作年限≤5年列入培训对象。

1.2方法

1.2.1教学方法采取模拟病房及模拟人为培训环境,以具备专业静脉输液技术理论操作培训并获得优秀者做理论及操作指导。其指导内容包括正确的输液操作流程及穿刺手法,如何选择合理的输液用具,药液的性质对输液的影响,如何选择合适的血管,如何预防并识别并发症及良好的处理并发症的办法,如何掌握巡视输液的要点,拔针后的按压手法及注意事项。其主要职责,了解培训对象的穿刺能力,掌握培训对象对静脉输液理论的掌握程度。合理安排课时并授课。采取模拟病房授课模式以加深培训对象的记忆,再通过临床案例授课以融会贯通。模拟病房教学的主要目的为强化护理程序理论教学的实验操作性,为临床教学做铺垫。临床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加深理论理解,辨别并评定患者的血管条件,掌握不同血管条件的穿刺手法,了解老年患者在输液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能给予患者合理的理解及安慰。及时与患者沟通,了解病区内患者对输液工作的满意程度,提出改进措施。制定考核方法,对培训对象进行理论考核;考虑到临床上患者的个体性、特殊性及多样性,对输液技术的考核采取模拟病房考核及临床考核两个方面进行,以平均分≥85分为培训合格。

1.2.2评价方法分别对实施培训前一个月及培训后一个月护士对静脉输液相关理论的掌握情况,临床实际操作情况,临床穿刺的成功率,输液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对输液过程中的满意度进行比较。①护士对静脉输液相关理论的掌握:以书面调查的形式,调查包括输液过程中的无菌原则,合理选用输液用具包括各种穿刺用具的优点与弊端,如何防治由于输液引发的并发症,老年患者在输液治疗中的心理变化。将考试成绩以阶段式划分为掌握,基本掌握和未掌握。②护士的临床实际操作情况:以临床调查为主,调查表为辅。调查包括护士对老年人血管的评定,合理选择穿刺部位,操作的流畅性,是否按时完成输液治疗,巡视的规范性,拔针后穿刺点局部皮下出血紫斑情况。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差。③护士临床操作中穿刺的成功率:以护士个人填写每日穿刺情况调查表的形式,调查一个月的成功穿刺的百分比。④临床中输液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采取输液治疗中并发症上报制度,调查一个月的输液并发症次数。⑤患者对输液过程的满意度:采取在院随访和电话回访的方式调查,调查包括在院期间对输液治疗的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

2.结果

2.1培训前后护士对静脉输液相关理论的掌握情况见表1。

表1培训前后护士对静脉输液相关理论的掌握情况人(%)

2.4临床中输液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见表4。

表4临床中输液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人次

3.讨论

实施输液技能培训制度,可在短期内提升低年资护士的静脉输液相关理论知识的专业水平。我国大部分护士是由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临床工作,而当进入到老年病房后会发现老年人由于在机能、代谢和结构上所发生的变化,常患有多种慢性病且对药物的反应性不一,具有长期需要长时间输液治疗的特性,而由这种特性导致血管脆性大,甚至血管硬化,增加穿刺难度,不能以常规输液治疗手段去面对。由于血管再生能力差,修复能力差,个体胖瘦差异大,存在着难以评估血管条件的问题。老年人由于体内代谢迟缓,吸收缓慢对治疗的成效反应慢,常感觉力不从心,孤独,紧张、恐惧、焦虑,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反应不一。这些问题常常让低年资的护士产生困扰。而采取临床教学与理论相结合的手段,可大幅度提升护士对老年病房输液治疗的理论知识,并锻炼了护士善于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低年资护士对老年病房的认知并产生实现自身价值的信心。

实施输液技能培训制度,可提高老年病区的输液质量。老年患者的静脉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血管弹性降低,脆性增加,皮肤组织松弛,血管不易固定以及回血缓慢,凝血较快等这些原因导致护士穿刺成功率降低,患者疼痛增加。老年患者输液速度较慢,耗时较长,容易引起疲劳,使得老年患者无法较长时间保持同一体位,往往因为活动过度引起局部渗液,肿胀,或是管路打折,输液不滴,回血,甚至针头脱出等问题。老年人的皮肤消毒由于皮肤老化,皱褶多,容易沉积污垢,消毒易若不彻底,存在着感染的风险。老年患者由于记忆力减退,行动缓慢,感觉退化,在拔针后往往不能掌握正确的按压手法和时间,或是发生按压移位,引起血肿及皮下紫斑的形成。甚有按压后立即用热水浸泡双手引起再次出血。老年人有喜欢节约的心理特征,常常会要求将输液管内的药液滴完,而这往往导致回血的问题。低年资护士由于不熟悉操作流程,工作效率较慢,无法按时完成输液治疗工作。通过模拟病房与临床结合的培训后,缩短每人次输液治疗所需时间,提高了整体工作效率,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护士可以通过正确评估血管条件及药物性质和治疗时间予以患者合理的输液用具。提高了护士对巡视输液重要性的认识,并认知落实巡视要点,从而降低了输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提高了护士对无菌原则的认知,增加了有关输液治疗的健康教育。使护士综合考虑患者的医疗,护理,家庭情况及教育及社会环境,融入人文关怀[4],其侧面意义进一步融洽了护患关系,使患者满意。

实施输液技能培训制度,可提高患者对输液治疗的满意度。通过模拟病房培训,锻炼了护士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得到提高。模拟病房为护士练习输液技能提供良好的平台。“不仅将操作当技能来训练,更将操作当艺术来看待”的培训宗旨使护士有了更好的展示平台,将病房作为舞台,增加了护士对个人自我价值的认知,得到自我肯定,并遵循其价值理念,从而带给患者更细致、人性化的护理,增加患者的满意度。而穿刺水平的提高,也使患者满意度增加。

培训方法讨论:我科这次的模拟病房与临床教学培训取得了一定成功,将课堂搬到病房,以临床解析理论,一定程度上加深了护士对理论的理解,并加强了主动运用能力,扩宽了学习面,开阔了看待问题的视角,使得护士在日后的临床工作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对以后的工作寓意深远。

参考文献

[1]IngramP,LaveryI.Peripheralintravenustherapy:keyrisksandimplicationsforpractice[J].NursStand,2005,19(46):55-64

[2]唐晨曦,李玲,易诗琼,赵丽.输液专科护士日查房对病区输液质量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2,27(17):9-11

[3]李冬梅,朱建英.医院静脉输液安全执行模式构建[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0,17(3):266-269

[4]郭延红.静脉输液中融入人文关怀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2(6):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