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政道路旧路改造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

/ 2

浅谈市政道路旧路改造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

蔡向东陈建萍

蔡向东义乌市宏太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陈建萍兰溪市盛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主要针对市政道路旧路改造的工程实例进行阐述,提出了以金华市城区道路改造作为应用实例的基本改造设计规划方案、质量控制要求等,以期市政道路旧路改造整体质量成果得以保障,以合理提高施工进度,大幅度提高投产运营效益。

关键词:市政道路;旧路改造;沥青;质量控制

本次道路改造工程主要位置在东市街南延伸到多湖区一带;工程施工范畴自北起宏济大桥,南到李渔路;全程全线一共有七条道路相交,设计道路桩号为0+000—1+256.978,其中相交道路设计规划包括15m规划路、24m规划路、宾虹路以及李渔路。其中,李渔路属于已建道路规划。因此,施工单位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应严格按照按照施工设计意图、《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等相关规范基本标准要求进行质量施工,使施工质量成果得以保障。

一、市政道路旧路改造工程设计规划及质量控制要求研究

(一)路面基层建材质量控制要求

1、沥青混合料类型。本道路改造工程在沥青混凝土面层主要选用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在粗集料碎石工艺上主要采用的原料以优质天然砂为主,以保证集料选材能够满足《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以及相关作业规范的标准要求。但值得指出的是,沥青混凝土的石料压碎系数的控制问题,需要保证石料压碎值表层控制在26%以下,其他层面也不能超过28%;同时,洛杉机磨耗损失表面层应控制在28%以下,使表观相对密实度表层小于2.6;此外,沥青粘附性也应当保证4级及以上,以保证作业质量成果。

在细集料的质量控制方面,应注意选材以天然砂、机制砂为主,保持材料质地优质、洁净、无风化、以及无杂质等。同时,表观相对密度、材质坚固性、含沙量等也要满足相应技术控制参数指标。如细集料材质坚固性应小于12%,含沙量不能高于3%,以石灰岩作为强基性岩石细磨矿粉的表观密度应控制在2.5t/m3以上,含水量保持1%以下等,以此才能确保集料选材能够和沥青保持较好的粘附性。

2、沥青粘层控制。沥青粘层的设置,是为了保持沥青混凝土各层之间的有效结构联系,保持沥青层间的有效粘结性。因此,设置沥青粘层时,最宜喷洒采用乳化沥青,且用量控制在0.3—0.6L/m2。

3、沥青透层控制。为了使半刚性基层和沥青透层的结构性能、联系充分体现,需要务必在半刚性基层上喷涂透层油,以保证后期的铺筑进行。但值得注意的是,进行铺筑前必须要保证透层油从沥青层良好渗入到基层后方可进行铺筑,同时需要以钻孔或者挖掘来验证透层油的渗入程度,保持渗入基层深度控制在10mm以上方可进行铺筑。此外,透层油最好采用液体沥青,用量控制1L/m2左右,喷洒时宜注意基层碾压后未能完全硬化时进行,雨天不得强制喷洒等。

(二)路基设计及质量控制要求

本工程多数工程在修建过程中,为新建工程,为保证作业质量,必须重点监护路基回填以及各结构分层的填筑密实程度。同时需严格按照相关作业规范标准要求进行各项作业。

1、保证路基压实度及稳定性。路基压实度和具体填料选材的粒径大小有关系,一般对于不超过4cm的细粒土而言,需要利用重型夯击试验来确定最大压实度具体指标;而对于粒径处于40mm以上、石子含量尚大于30%以上的粗粒土而言,需要确定其固体体积率,故而才能判断其具体压实度控制指标。此外,路槽底面不适用粘土填筑,即路基填筑选材应保证混合料的强度参数合理、粒径要小、透水性良好,以利于保证作业质量。

2、保证道路路基性能。道路路基的整体结构性能体现,与密度、均匀、稳定性有关。因此,在路段施工过程中,必要的清理杂土、清理松散耕殖土、以及生活垃圾土等工作的进行是必要的;带清土工作整顿好,需要动用压实机或者小型压实设备进行局部压实,以保证压实密度以及压实的均匀性。与此同时,结合地质勘探报告要判定出是否可以利用素填土、粉砂、或者是亚粘土等作为持力层;如果以素填土作为持力层时,其均匀性是否能够保证,一旦不能保证时即可采取挖至设计路基顶面后进行反复碾压等措施加以改进等。

此外,由于老路已经投产运营多年,其沉降已经随时间推移逐步完成。所以,在改造老路,对其加宽时常易出现的通病就是横向错台与新老路连接位置处的纵向开裂问题产生。因此,为提高旧路改造后的结构稳定性,避免横向错台及老路结合处的纵向裂缝继续产生,应加强路基边坡措施改造。如,在老路基边坡上开挖台阶,台阶底向内倾斜4%,同时自下而上,开挖一阶及时填筑一级,台阶宽度不小于1m,基底及台阶上铺设一定数量的土工格栅,土工格栅伸入新路基部分2.5m;为保证新建路基压实度,将所有路段老路路基土路肩全部挖除至老路路床顶,再回填至设计路床顶。同时,边坡开挖后应加强排水并及时填筑,以免暴雨和行车等影响路基稳定。

二、施工时其他注意事项

(一)施工前校对准备

在市政道路旧路改造施工前期准备阶段,需要结合施工全线的主要控制点及导线点展开闭合校验,以保证交叉道路施工时的作业衔接性,确保衔接段高程、施工位置等没有遗漏及任何失误等,并待组织完毕后方可施工。

(二)排水工作做好

由于工程施工现场处的降雨量较多,必要的路基施工作业需要设立排水设施,以及相关控制措施,故而才能保证路基的质量性能体现,保障其稳定性以及基本强度。此外,设置好排水措施后,应确保填料粒径、压实度等参数合理,保证后期分层摊铺的质量成果。

(三)基层和各面层衔接良好

基层表面应保持良好的平整性、结构均匀性以及稳定性。即应当避免薄层找平、基层有松散颗粒等现象;同时,要保证基层的整体承载力,在铺筑上层前应注意下层面的水泥薄层撤离,以保证其和下层的结构粘结性。

(四)保证交验后的施工成果

施工阶段中,在对已经完工后的主要工序应保证其施工成果,以免未能良好养护主要工序时对整体施工进度以及作业质量造成负面影响,不仅延误工期,同时会产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路基压实、路基施工排水体系作业、机械操作及管理、以及道路施工作业后的及时培土等工作必须要做足、做好,以保全工程施工作业质量。

(五)环保措施

工程施工周期长,对周围环境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靠近居民区时,应采取必要的隔音、消声、隔离带等防护措施,以避免施工时对周围居民产生噪音污染及伤害;施工输运车次应当采取有效的防滴漏、防扬尘等防护措施,以免对空气指标及环境造成影响;在施工时注意保护树木;施工时合理处理垃圾、废弃泥浆、注意及时清理场地等,使施工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进行。

结语:

市政道路旧路改造是在原有的道路工程进行整体改造,会涉及到作业工序、技术工艺等选取,以及新建工程的路基、路面结构设计及施工等,是项系统工程。因此,在整个建设作业周期内,需要合理组织人力,按照相关技术作业规程、规程等进行施工,以保全作业质量,使市政道路建设水准提高,以实现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司光晔.旧路改造工程建设中常见问题探讨[J].公路,2009,(08).

[2]陈跃随.对城市旧路改造技术方案的几点思考[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9,(02).

[3]庞飚.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J].中国建设信息,2009,(12).

[4]李玉生,何明成.市政道路旧路改造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J].公路,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