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职业安全健康风险分析与控制措施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煤矿职业安全健康风险分析与控制措施探讨

韩志霞

平凉新安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省平凉市744201

摘要:目前,我国煤矿职业病防治工作面临的形势仍不容乐观,尘肺病发病率仍居高不下,其他职业危害也普遍存在。基于此,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考查等方式,调研分析甘肃范围内煤矿企业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现场检测、事故树分析的方法,研究甘肃某煤矿职业病危害因素。结果显示,采煤工作面粉尘浓度合格率为70.1%,掘进工作面粉尘浓度合格率为56.7%,导致采煤工作面煤尘浓度超限有13种可能途径,导致掘进工作面粉尘浓度超限有18种可能途径,说明该矿采煤工作面现实粉尘危害环境更恶劣,而掘进工作面粉尘超限风险更高,防治难度更大。其他化学有害因素、物理有害因素基本符合要求。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结果,得出粉尘危害属于高风险,应重点防治,同时探讨性提出以粉尘防治为主体的技术、管理一体化控制措施。

关键词:煤矿;职业安全健康;风险分析;

控制措施我国煤矿在安全生产方面实现了持续稳定好转,但职业病防治工作面临的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尘肺病发病率仍居高不下,煤矿其他职业危害也普遍存在。目前,我国煤炭行业工作人数约为450万人,而每年新增职业病人数高达1万人以上。其中2013年新增职业病人数15078人,是同年煤矿生产事故死亡人数的14倍,由此可见对煤炭职业病进行防治的必要性和重要鉴于煤炭职业病的严重危害性,国内外众多学者针对煤矿职业安全健康风险及控制措施做了大量研究,如:MasoudZareNaghadehi认为二氧化硅是煤矿粉尘产生的最重要的来源,煤矿工人都会存在因为工作原因而产生职业病的风险[9]。曾东等认为煤矿生产过程中造成职业病危害的因素有煤尘、噪声、手传振动、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工频电场[10]。AbayAsfawa认为煤矿的投资金额直接决定了减少职业病发病率的大小[11]。李爱国等认为应该从硬件设施等方面防治因粉尘等引起的煤矿尘肺病等职业病[12]。当前,与我国煤炭行业相适宜的职业病控制对策体系尚未形成。因此,本文主要通过调研分析甘肃范围内煤矿企业在职业病防治方面存在的问题,综合利用现场检测、事故树分析煤矿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探讨性地提出技术、管理一体化的控制措施。

1煤矿职业病防治存在的问题本文从甘肃地区2017年正常生产的44个煤矿企业中抽取了8家,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考查等方法,调研分析甘肃范围内煤矿企业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5点:(1)防治机构及管理制度不健全。根据调研结果,甘肃范围内多数煤矿能够依法依规建立相应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机构和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机构多依附于其他部门,如安全部门、环保部门等,人员配备方面存在兼职严重情况。(2)防治专项资金投入严重不足。通过调研发现,甘肃范围内大多煤矿企业经费预算中没有职业安全健康专项经费,也没有规定提取企业每年销售利润的多少比例用于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无法保障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工作的落实。(3)职业安全健康培训不到位。通过查阅部分煤矿企业的培训记录及过程材料发现,职业安全健康培训严重不到位,部分国有煤矿培训不系统、记录不完善、效果不好,中小型煤矿则存在培训频次不够、编造培训记录、无培训等问题。(4)防护设备设施不完善。通过现场调研发现,煤矿作业场所普遍存在职业安全健康防护设备设施老化、有缺陷、不完善等问题。例如:煤矿防尘洒水管路失修、锈蚀严重;工人佩戴防尘口罩质量不达标等。(5)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工作不规范。调研过程还发现,甘肃范围内部分煤矿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工作不规范,例如:部分煤矿以普通体检代替职业健康检查;未建立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未定期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等。

2煤矿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本文以甘肃某煤矿为研究对象,该矿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采煤法,采煤工艺为综合机械化与普通高档机械化采煤相结合的方法,掘进工艺采用人工打眼放炮、综合机械化掘进。

2.1分析方法按照煤矿生产工艺过程,将研究对象划分为3个基本单元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3个基本单元分别为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地面辅助单位,采用的方法主要为现场检测法、事故树分析法。

2.2分析结果

2.2.1现场检测结果(1)粉尘。通过现场检测,结果如下:采煤工作面煤尘合格率70.1%(实测9个点),回风巷测点煤尘浓度最大,短时间接触浓度高达23.58mg/m3,超限5.90倍;掘进工作面粉尘合格率56.7%(实测12个点),煤巷炮掘放炮工序后煤尘浓度最大,短时间接触浓度高达46.71mg/m3,超限11.68倍,岩巷炮掘后在喷浆处理工序时水泥尘浓度最大,短时间接触浓度高达28.17mg/m3,超限28.17倍;其他工作场所合格率100%(实测8个点)。(2)化学有害因素。对工作场所空气中的甲烷、二氧化氮、硫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检测,实测6个点,合格点6个,合格率100%。(3)物理有害因素。现场实测过程中由于条件限制,主要对温度、噪声进行了检测,未对振动进行检测。对15个工种接触的噪声强度进行测定,12个工种符合国家标准,合格率80%,综采司机、综掘司机、炮掘工作面操作工种接触的噪声强度超标。对工作场所中9个地点进行测温,合格率100%。

3煤矿职业病控制措施探讨

3.1技术控制措施

3.1.1粉尘技术控制措施(1)采煤工作面煤尘控制措施。工作面开采前,可通过煤层注水预先湿润煤体,减少破碎时成为尘粒的可能性,减弱煤尘在开采过程中的飞扬。开采中,采用喷雾洒水、湿式作业,合理设计防尘水管网,并确保洒水管路的压力、水量能满足矿井喷雾洒水防尘需求。(2)掘进工作面粉尘控制措施。综掘煤巷工作面掘进机应设置合理的喷雾、水幕系统进行降尘。炮掘工作面采用湿式凿岩打眼、用水炮泥封孔、放炮后喷雾洒水、水幕净化等防尘方式作业。(3)改进生产工艺。尽量采用综采、综掘工艺,生产集中化,减少采掘工作面的数量,增加运输机的长度,减少粉尘产生的地点。(4)通风防排尘。采煤工作面的通风防排尘要保持合理的风量和风速,防止风量过大引起采煤工作面煤尘飞扬。掘进工作面尽量采用混合式通风,使粉尘通过抽出式风机的硬质风筒抽出,减少巷道中粉尘量。(5)个体防护措施。煤矿工人通过佩戴自吸式防尘口罩、过滤式防尘口罩进行防尘。

3.1.2化学有害因素技术控制措施(1)加强通风管理。矿井采掘工作面配风要合理,定期进行通风机性能测定和矿井通风系统阻力测定。矿井必须配备通风安全检查仪表,并定期进行校准和维修,按规定对井下通风状况进行测定,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优先采用综采、综掘工艺,避免炮掘烟雾中有害气体的产生。

4结论(1)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考查等方法调研分析,甘肃范围内煤矿企业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5点:防治机构及管理制度不健全、防治专项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职业安全健康培训不到位、防护设备设施不完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工作不规范。(2)通过现场检测、事故树分析的方法研究重庆某煤矿职业病危害因素,结果显示采煤工作面粉尘浓度合格率70.1%,掘进工作面粉尘浓度合格率56.7%,导致采煤工作面煤尘浓度超限有13种可能途径,导致掘进工作面粉尘浓度超限有18种可能途径,说明该矿采煤工作面现实粉尘危害环境更恶劣,而掘进工作面粉尘超限风险更高,防治难度更大,其他化学有害因素、物理有害因素基本符合要求。(3)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结果,得出粉尘危害属于高风险,应重点防治。

参考文献:

[1]卫计委:去年职业病九成是尘肺病煤[EB/OL].http://www.bjnews.com.cn/news/2013/09/17/283894.ht-ml.

[2]赵朝义,丁玉兰.构建煤矿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2,(1):33-36.

[3]刘海辰,王成龙.煤矿岩巷综掘工作面控除尘技术优化研究与应用[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7,43(11):70-7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