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调剂处方分析的价值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中药调剂处方分析的价值探析

邓永燕

中药调剂处方分析的价值探析

邓永燕

(遂宁市安居区白马镇中心卫生院;四川遂宁629000)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调剂处方分析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的起止日期是2017年1月-2018年3月,用随机数字表法在起止日期内抽取我院接收的接受中药治疗的患者100例为对象,将100例患者用单盲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50例。采用传统方法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中药调剂处方分析干预观察组患者,将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情况详细整理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用药安全不良事件(2.35±1.09)次比对照组(10.48±1.23)次少,治疗满意度98.00%比对照组78.00%高,P<0.05。结论:中药调剂过程中行处方药分析的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也能够改善患者对各项临床治疗的满意度。

【关键词】中药调剂;处方分析;价值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8)17-0553-01

目前,各大医院中的中药调剂均强调定量准确与操作严格、调配合理,国家也为此颁布了《处方管理办法》等,其间更是注重中药处方的合理性分析,故而临床药师需高度重视中药调剂处方分析,保证患者得到科学、安全的治疗,提高其病情治疗效果及使用安全性。本次研究旨在对接受中草药治疗的患者中药调剂过程中使用处方分析的效果进行探讨,现将获得的数据作下述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将起止日期定在2017年1月-2018年3月,对象抽取方法选择随机数字表法,于起止日期内抽取我院接收的接受中草药治疗的患者100例纳为对象,再用单盲法将10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女比例是29:21,年龄最小是21岁、最大是68岁,均值是(40.75±5.11)岁;观察组患者中男女比例是27:23,年龄最小是23岁、最大是67岁,均值是(40.83±5.09)岁。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得出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过程中涉及到的内容均没有违背医学伦理,患者均接受了专业人员的研究内容讲解,签署了知情同意书,院方伦理委员会也批准了研究实施。

1.2方法

对照组:给患者行传统方法干预,根据处方中的药剂量及品种给患者调剂中药,若见书写模糊不清,则及时和医师沟通确定,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时即刻告知医师,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中药调剂。

观察组:给患者行中药调剂处方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全面分析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再分析总结医师用药的目的及其处方合理性、调剂各方面情况等。

1.3效果评价标准

研究中患者的治疗满意度用我院自制的调查量表评分评价:该量表的总分值是100分,满意是分值90-100、基本满意是分值80-89、一般满意是分值70-79、不满意是分值<60。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获各项临床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以卡方检验;统计学软件分析得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用药安全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发生用药安全不良事件(2.35±1.09)次、对照组(10.48±1.23)次,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次数少,t=9.0542,P=0.0275<0.05。

2.2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获得患者治疗满意度98.00%、对照组78.00%,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满意度高,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比较(%,n)

3讨论

近年我国中医药学发展飞速,更多的患者选择用中药治疗疾病或者调理身体等,中药调剂工作与临床治疗效果息息相关,但屡见不鲜的不良事件,使得人们更加注重中药调剂的科学性、安全性。中医药的使用效果与中药调剂水平息息相关,而祖国医学中所涉及的中草药众多,其均具有不同的种类和性状、功能等,如果中药调剂过程中出现差池,则会导致患者发生相应的不安全事件,对其病情治疗或者身心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近年我国中医药学发展飞速,更多的处方被证实有效,也具有其独特的应用优势,但不安全事件的频发是尤为重要的问题。

中药调剂处方分析注重的是中药处方,全方位对处方中的中药进行分析,再根据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对患者的实际用药情况进行指导与调配、核对等,使药学服务得到更好的改进与完善,从而提高服务水平与质量[1]。吴杨媚[2]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使用了中药调剂处方药分析后,用药安全不良事件发生次数显著降低,满意度显著提高,指出处方药分析可以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与治疗满意度。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使用了中药调剂处方分析,先对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进行了分析,且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患者和药物对比分析,确定给患者使用的药剂量科学适宜,各方面情况确定后才给患者调配了中药,也告知了患者可能会引起的不良反应;之后再对医师的用药目的进行了分析,根据其真正的目的选择正确的炮制方法,且加强了对毒性药物配方的调配;对处方的合理性进行了详细分析,杜绝了期间出现药物互相影响或者反应的情况,对处方中的药物性能及其特点均进行了全面分析与判断,确保使用后不会出现反应或者是影响药物治疗效果;加强了处方中的脚注部分分析,确保顾及到处方中的各方面特殊要求,告知了患者煎熬中药的顺序及注意事项,给患者详细讲解了药物的放置顺序及用药禁忌等方面情况[3]。

综上所述,处方分析用于中药调剂中的效果显著,具有极佳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于洪波.中药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09):58-59.

[2]吴杨媚.处方药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北方药学,2016,13(10):151-152.

[3]程靓.中药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价值探讨[J].北方药学,2016,13(1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