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志的史料价值及其利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中国地方志的史料价值及其利用

刘锐

黑龙江佳木斯图书馆黑龙江佳木斯154000

摘要:中国地方志,地方的全历史记录。它属于史学范畴,但不是国史、正史,而是地方史;由于它的记载覆盖面十分广博,地方志也可以称之为一个地方的百科全书。我国自古至今、历朝历代都重视地方志的编修,地方志书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有严格的编写规范,有明确的指导思想。认真研究中国地方志的起源、特征及其史料价值是对历史发展的一种尊重和重视,本文就此相关内容进行浅论。

关键词:中国地方志;起源;特征:史料价值

1地方志的特点

1.1较强的地域性

地方志,从字面上的意思就可以看出来,是对一个地方的一些文化或者独特的地理环境进行的一些记载,所以地方志的地域性比较强。地方志主要对本地区的一些经济、政治等文化进行了记载,和与其他地区的一些比较。每个地方的地方志都是对其自身地区的一些独特的文化进行的一些记载,所以在地方志的文化内容中,较为相似的内容其实是很少见的。地方志这类典籍的存在,可以很好的帮助现在人了解当时社会发展的一些状况和特点。同时也可以通过地方志的一些记载,对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和风俗习惯,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1.2鲜明的时代性

地方志除了具有较强的地域性之外,还具有较为鲜明的时代性。地方志的产生和发展,到如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每段历史下的地方志,都记载了一个时期、一个地域,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一些发展和变化。每个地方志都是以一段时间内,本地区的一些基本的现实发展情况作为记录的资料。所以所反应的都是一个时代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不同时期的地方志,来了解不同时代的社会特点和文化特点。地方志鲜明的时代性,也是区分不同时代地方志的有效方式。

1.3广博的内涵性

地方志在内容的记载上较为繁杂,所以这也成就了地方志拥有广博的内涵性。地方志所记载的内容大多是反应一定时期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环境、历史的一些时代特点。地方志所记载的内容包罗万象。上晓天文,下知地理,还有一些记录,当地的名胜古迹,特殊的物产资源,独特的民族宗教文化,别具一格的方言俗语,一个时期的科学文化的发展状况,不同文化下的制度,一个历史上较为著名的历史人物,一些影响较为重大的历史事件,这些都是地方志所进行记载的内容,只要是在一定的区域内所发生的一些事都是地方志记载的材料。地方志这些内容的记录从一定程度上对当时社会生产生活的状况进行了反应。

1.4历史的真实性

由于地方志,所记载的事件都是依据当时社会发展中的具体情况来进行记录的,所以地方志还拥有真实性的特点。对地方志进行编撰的人,都是聘请一些当地的人。并且在对地方志进行编撰工作的时候主要是对当时本地区的一些日常的生产和生活进行记录,还有一些记录是通过一些实际调查的工作而得到的结果。鉴于此种记录的特点,地方志中所记录的都是第一手的资料,所以历史的真实性比较高。

1.5形式的多样性

地方志在记录的过程中,所包含的内容是本地区许多方面的内容。内容的繁杂性,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方志在出版上形式的多样性。从地方志出版的角度上来看,地方志的出版类型有图书,还有连续出版物这主要的两种类型。从地方志记载的方式上来看,地方志从古自今的记载方式一直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最早是以甲骨文的形式,之后是金石,在之后是手抄的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发展,对地方志的记载形式也出现了刻印的方式,到了现代,大多是以印刷的方式为主。从地方志文字的使用方式上来说,地方志的记录中包含了汉文,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还有极少部分的外国文字等多种文字形式。

2中国地方志史料价值

中国地方志所记载的人物不仅仅只是荣誉,而且是不是荣誉还要看所处时代的价值观。比如人们比较熟悉的《通山县志》中提到地方武装杀死李自成那一段,当时是当地地主的荣耀,现在就成了耻辱。

地方志是严肃的实证科学,三国真正的历史记载在后汉书和三国志中,三国演义同样是小说,是虚构的,里边有很多不合于真实历史的东西,比如里边提到一个地名南徐州,但在地方志中知道这个南徐州是东晋时才出现的,三国时根本没有。如果没有地方志的记载,有些东西就无从查证。

地方志详细的记录,是为了给当今和将来提供借鉴,是要反映规律,预见未来。人、事、社会的发展都是有一个过程的,都有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有规律在其中,如果人们能很好地知道过去,把握规律,就能很好地预测未来的走势。地方志上证明历史上朝鲜半岛曾是我们的地盘;还有学者研究灾害史,比如江苏历史上的坍江之祸,地方志上长江江苏段江岸垮塌的时间地点原因应对方法,这对今天的长江建设就有很大的指导借鉴作用;还有人研究地震史,气候史,人口史,如果有人曾总结过四川历史上的地震,对今天的抗震救灾会有作用,竺可桢写了一篇中国五千年来气候的变迁,把中国历史上的气候总结了一下,对今天还是有指导意义;研究移民、历史地理、地方志对增强人民凝聚力和爱乡感情及旅游资源开发有积极意义,比如如今的四川人大多是湖南湖北人在明末清初迁去的,那对这些地方的经济文化合作就有促进作用;一些旅游景点经过地方志的考证,知道了来龙去脉,有人会更兴趣盎然,不然对着一座山一座古建筑而不知道里边包含的故事,那以后谁还来,因为没有特色。总之,地方志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历史的基础,是最确切的当地历史记录。

以县为例,一本县志记录了这个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和现状。可以说是记录这个县的百科全书。但是志书和史书的体例不同,志书采用志体对文中内容不做褒贬,讲求只述不论。志书不可能完整的记录整个事件和人物。志书主要起资政、存史和育人的作用。在古代地方官员上任,到任后了解地方情况的主要途径就是看当地的地方志。在建国之初毛泽东到各地考察还要当地文史档案馆提供地方志,了解当地情况。

中国地方志决不是可有可无的,以史为鉴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浮躁的今天,是完善个人知识结构,培养人文精神的需要。

结束语

地方志是了解我国各地历史的重要史料,我们要学会要进一步加强史料的整理,拓宽史料的范围。史学的基础就是史料,地方史研究应充分挖掘地方史料,这是开展相关研究的首要工作。国内已整理出版了不少地方性史料,而各地档案馆、图书馆、文史研究馆、博物馆等均收藏着大量的地方文献,足供利用。但是由于种种条件限制,这些资料的整理和利用其实还做得远远不够。除此之外,地方史研究应该引入口述史料、社会调查与田野考察史料等新史料资源,一方面可以扩大史料范围,可以使学者更详尽地观察地方社会和民间文化,另一方面有助于文字与非文字史料的相互验证。总之,民国时期的方志资料对于我国方志学的发展还是做出了一定贡献。作为历史遗产,我们应当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分发挥其历史资源的效用,发展新时代的方志学理论。

参考文献

[1]李晓方.社会史视野下的地方志利用与研究述论[J]中国地方志;2011(07).

[2]徐雁;谭华军.中国地方志的私家收藏与向海外的流失.[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9(01).

[3]常建华.[常建华]试论中国地方志的社会史资料价值[J].民间文化论坛.

[4]来新夏.中国地方志的史料价值及其利用[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5,14(1):5-8.

[5]许文霞.中国地方志的起源和特征及其史料价值之我见[J].科技资讯,2017(1):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