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探查+腹腔引流对消化道病变及气体弥散性气腹患者治疗的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腹腔镜探查+腹腔引流对消化道病变及气体弥散性气腹患者治疗的应用价值

蔡晓丽

山西省河津市圣济医院胃镜室山西河津043300

摘要:目的本文我们的研究内容是应用腹腔镜加上腹腔引流技术治疗消化道的病变及气体弥散性气腹患者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具体应用的价值。方法通过在医院急诊科内进行急性弥漫性气腹进行腹腔镜探查手术的1例患者实施了各种针对性的治疗方法。结果通过诊断发现患者产生了气腹,并未发生穿孔现象。结论利用腹腔镜探查手术可以对患者全腹内进行直观的探查,使医生处理患者不同部位的病变时比剖腹手术显得更为灵活准确;而且对患者造成的损伤程度也小,患者比较容易恢复,患者能够提早下床、进食。从而使患者住院时间大大的缩短,更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字:腹腔镜探查;引流;消化道;病变;弥漫性气腹;患者;

目前结肠镜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可用于肠道肿瘤,肠道息肉,结肠炎等疾病的诊断中,但在结肠镜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导致患者在诊断过程出现一系列的不适现象,除穿孔,出血等并发症外,由于肠道准备不充分或者患者处于紧张的状态中,检查时间长,出血过多都会导致患者在检查之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痛苦。如何能够减轻这种症状使患者的疼痛感降到最低程度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在我院急诊科胃肠道疾病及急性气体弥漫性气腹患者行腹腔镜探查,患者在手术前的经过各项检查其中确诊病患有该疾病,患者无其他并发症或者昏迷、休克症状。

2,方法

对该患者采用了全身麻醉或者部分患者釆用硬膜外麻醉方式,建立了气腹:一般患者都在脐部做一个小切口,将气腹针刺入,本研究中医生釆用了四孔法进行治疗,将患者10毫米之处的穿刺孔做为腹腔镜的观察孔。主操作孔位于剑突下5厘米处,下腹病变则位于麦氏点或者对侧。手术中医生严格按照剖服的顺序进行了探查,在分离钳的辅助下对患者的腹腔内进行了全面的观察,重点对患者腹腔内是否存在积液、脓肿、纤维素是否有粘连等部位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如果在观察孔还看不清的话,可以利用主操作孔进行一边冲洗,一边改变患者的姿势,来进行探查,直到查清病变原因为止。而辅助孔则以显露病灶具体位置及提吊为建立原则,在手术中灵活的掌握各种电刀、超声刀的交叉使用,对患者胃肠道部位进行切割、缝扎、止血。医生还在腹腔镜探测下,釆用灵活的线环结扎术,丝线打结,并且对腹腔镜下胃肠道内存在的残端的迅速处理,将患者腹腔内清洗干净,最后在患者肠道旁边放置胶管做低位引流。

二,结果

通过本院急诊科的奋力抢救,该患者手术全部顺利且成功的完成了,患者手术的时间为1个小时,在术后的抽查中发现患者无切口感染,其余的患者均没有出血症状,也不需要服用止痛药,患者下床活动的时间为12小时后,患者胃肠道的功能恢复时间最短的在一天之内就能恢复,其住院时间为5天时间。

三,讨论

二十一世纪以来,医疗界倡导手术运用最轻微的创伤小的切口进行治疗并愈合,以降低伤口瘢痕为目标。而传统的剖腹手术对患者的创伤面积比较大,手术的切口又长,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手术后又多有粘连现象,对于非切口部位的病灶处理起来比较困难,有的患者甚至于有二次手术的可能性,因此腹腔镜技术的提高和发展为治疗腹腔联合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

但是,在肠镜检查过程中,通常会在胃肠道内充入一定量的气体,使胃肠内的空间足够大,便于胃肠镜的运动,利于发现病变,尤其是肠镜检查过程中更是这样,肠镜检查结束后,会有大量的气体排出,患者总会觉得有放不完的屁。因此,我们建议患者在肠镜检查后,不要食用一些难以消化,辛辣刺激性的油腻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一旦食用后,经过胃的初级消化后,排空进入肠道,在肠道内蠕动的过程中就会对肠粘膜造成一定的损伤,气体积聚,从而造成患者肠道内压力增加,肠胀气、排气排便很困难的现象,导致患者的肚子疼痛难忍。所以说,患者经过肠镜检查后,尽量食用以稀饭、面汤等易于消化的食物为主,以后再酌情追加进食。总之,患者肠镜手术后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安排,做到合理饮食,作息要规律,定期进行复查,使医生对患者的病变情况能够及时掌控。

在临床肠镜检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由于患者出现持续性的腹痛和腹胀,这往往是由于检查过程中导致肠管残留气体较多引起的,与无痛肠镜检查中使用麻醉药物没有直接联系。为了能够便于在肠镜检查过程中插管和观察,在检查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将肠管注入少量气体,扩张肠管,同时还需要一边冲起,一边插入肠镜。一般在肠镜检查快要结束的过程中边退肠镜,边吸肠道中的气体,尽量能够将肠道中的多余气体全部吸出来,以免出现肠管的胀气。然而有时一些医生在退出肠镜过程中,由于吸气不完全,导致肠管气体较多,当肠管中的残留气体较多时,就会产生肠管胀气,同时这种气体会刺激肠道平滑肌,出现缺血痉挛,一进一步引起患者产生腹胀,腹痛。然而肠道中还有通过蠕动将气体通过结肠,直肠,肛门的方向推进,可以通过放屁的方式排放,气体排出来之后也能够缓解腹胀和腹痛的症状。此外,肠道通过蠕动方式排出气体需要一定的过程,且肠道平滑肌出现痉挛的程度越高,其排出的时间也会相应延长。

腹腔镜对于急性胃肠道诊治的优势具体体现在:(1)利用腹腔镜为患者建立气腹后,肠管被压到腹腔的最低位,使手术的空间更为开阔。(2)腹腔镜的手术器械都是比较细长型的,它使医生能够有效的增加穿刺孔,灵活方便于处理腹腔镜手术中不同部位的病灶。(3)主任医师和台下工作人员密切的配合,调整好患者手术台的位置,争取把探查位置调整到最高点,从而显露出其他的疾病。(4)腹腔手术中需要一孔多用来完成观察镜和手术钳的正确入口,这样手术过程比较方便又快捷,患者的脐部属于腹腔四个象限的中部,也是观察镜的首选部位,有助于腹腔内的全面探查。(5)如果胃肠道病灶不能在腹腔镜下得到完全彻底的治疗,那么可以考虑将病灶在腹腔镜下进行分离探查,充分利用小切口完成手术,然后在小切口外实施大血管的结扎等手段。据有关专家的研究中有一例患者已经有三年反复腹痛的病史,但是多次被诊断为肠梗阻,并且实施了保守治疗。但是三年后再次又发作,医生经过患者临床的表现及拍片后显示仍是肠梗阻,最后通过腹腔镜探查,镜下显示腹腔内有大量的粘连,医生在挤部建立了小切口的气腹,然后利用小切口进行了肠衬切除,患者逃过了切口大的手术病苦。(6)利用腹腔镜探查,能够准确定位病灶部位,还能彻底清洗腹腔内部,这个特点,可以使患者腹腔内保留的坏死组织得到充分的引流,减少了感染几率,而且并发症也有所下降。本次研究中,腹腔镜下探查手术的并发症远远低于传统的剖腹探查手术。

腹腔镜在消化道病变中的手术技巧具体表现在:(1)利用腹腔镜手术最关键的是它能为患者安全的建立气腹。(2)当腹腔镜进入腹腔内,都能按照顺序进行逐一探查,尤其在冲洗过程中,能够发现患者隐藏的病灶。(3)因为腹腔手术的器㭜有它的独特性,尤其是冲洗管可以使用不同的管针进入患者腹腔内,即使是较浓调的脓液和其它残渣也可以通过反复冲洗后,肿液被稀释,最后被吸出,病灶旁置留胶管低位引流,有助于对患者病情的进一步观察。

参考文献

[1]李连博.腹腔镜术后氧气置换二氧化碳气腹对胆道探查取石术后腹腔厌氧菌感染的影响[D].

[2]王希[1],袁乐生[2],刘习红[1],etal.腹腔镜技术在结直肠穿孔患者治疗中对机体应激反应、安全性及近期结局的影响[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7.

[3]戴维,王晖,王松波,etal.不同CO2气腹压力对腹腔镜下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的影响[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