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手术室工作人员的防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1-11
/ 2

孕期手术室工作人员的防护

李云飞

(潍城区89医院麻醉科山东潍坊261021)

【摘要】目的:了解孕期手术室工作人员的防护情况。方法:本文选择了自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21名处于孕期的手术室工作人员,向其发放自行制定的调查问卷,对该工作人员对其职业危害的认知情况与防护行为加以了解。结果:孕期手术室工作人员对接触环氧乙烷灭菌物品、麻醉机泄漏的废气、电刀废气以及抗肿瘤药释配的危害认知程度较弱。结论:为减少对孕期手术室工作人员健康的危害,确保胎儿正常发育,应增强对该群体职业防护的教育工作,并采取有关防护措施。

【关键词】手术室工作人员;孕期;防护

【中图分类号】R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3-0329-02

手术时的工作环境较为特殊,责任重、风险大、负荷高,长时间处于精神紧张状态且饮食休息时间又不规律,很容易导致工作人员体力透支。此外,工作环境中的放射线、有害气体等危险因素对孕期工作人员自身及胎儿均会造成一定危害。为提高孕期手术室工作人员的危险认知程度和防护行为,本文对21例孕期手术室工作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结果呈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择了自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21名处于孕期的手术室工作人员,年龄为23~38岁,平均为(28.9±2.1)岁,其中4名为本科生,14名为大专生,3名为中专生。

1.2方法

向孕期手术室工作人员发放自行制定的调查问卷,主要分为两部分,分别为其对工作中存在危害的认知程度和其所采取的防护措施。第一部分20题,每题4分,由1~4分别代表认知程度由弱到强;第二部分20题,每题3分,由1~3分别代表采取防护行为由弱到强。问卷回收率为100%。

1.3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9.0进行统计学方面的分析,所有组间数据应用χ2检验,相关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孕期手术室工作人员对接触环氧乙烷灭菌物品、麻醉机泄漏的废气、电刀废气以及抗肿瘤药释配的危害认知程度较弱。如表所示。

表孕期手术室工作人员的防护和认知程度得分(分,x-±s)

3.讨论

3.1手术室内的相关危险因素

自身因素:(1)体能消耗。由于医院手术室普遍缺编,人员少,任务重,工作量大,使得手术室工作人员长时间难以得到应有的休息,尤其是在怀孕后,还要倒夜班、配合手术、参与抢救等,长期大量的体能消耗很容易导致早产、子痫前期等不良现象的产生。另外,长时间站立、作息时间不规律也容易引发早产[1]。(2)心理压力。手术室工作人员不仅要求具备精湛的技术,还要负责与医生及患者沟通,在工作中要承受很大的压力,这往往会使工作人员产生压抑、疲惫的心理,从而出现抑郁、烦躁等不良情绪[2]。由于孕期工作人员的激素水平会发生波动,使其对压力更加敏感,感情脆弱,易情绪化,负面的心理会影响到内分泌及神经活动,从而对妊娠结局产生不良影响[3]。

外界因素:(1)化学因素。由于手术室为封闭空间,手术室洁净空调风系统会使化学性挥发气体更加容易混入到室内空气中来,此外,空气中还会有异氟醚、戊二醛等吸入性麻醉药物及化学消毒灭菌剂。长时间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十分容易导致胎儿畸形或流产。(2)仪器设备因素。近年来,为了提高手术效果,缩短手术时长,手术中对高科技仪器的使用也越发普遍。高科技在辅助手术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危险因素。如超声刀、X光机等,该设备在工作中会释放出烟雾、射线以及电离辐射,若孕期工作人员未能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护,会因此受到影响。(3)生物感染因素。工作人员在手术室内经常会接触到患者的血液、分泌物等,因在手术过程中对速度和准确性均有较高要求,而使用器械又较为锐利,孕期工作人员由于自身生理因素,可能会存在行动不便的现象,容易导致误伤暴露。

3.2应采取的防护措施

(1)采取人性化的管理方式。考虑到孕期工作人员的生理原因,护士长可适当调整其工作内容,为其安排工作强度较弱的手术,并叮嘱一同工作的人员多给予其关心和帮助,尽量不为其安排过重的体力操作。因孕期女性较为敏感且具有较强的依赖性,科室内有妊娠经验的人员可与其多交流孕期经验,缓解其消极情绪,以积极良好的状态面对生活和工作。此外,还要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使其了解手术室环境的特殊性,认识到适当的工作对孕妇及胎儿有益,无需过分关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孕期工作人员的心理压力。(2)注意对各种外界危险因素的防范。做好对手术室工作人员的教育工作,重视麻醉废气的危害,安装良好的排气设备,并督促麻醉医师做好对气路管道的检查工作,以免出现废气泄露。对手术操作过程中产生的烟雾和异味,可提高室内强排风功率,或是通过吸引器负压抽出,从而降低其对室内空气的污染程度。

手术室内的工作兼具技术性、科学性以及风险性,手术室工作人员往往要承受较大压力,管理者所表现出的人文关怀对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具有重要影响。所以,应从每件小事上给予其关心和爱护。在本次调查结果中,孕期手术室工作人员对接触环氧乙烷灭菌物品、麻醉机泄漏的废气、电刀废气以及抗肿瘤药释配的危害认知程度较弱,应多提高与之有关的防护行为。医院不仅要对孕期手术室工作人员进行职业防护教育,还要增强有关防护措施,以确保孕期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和胎儿的正常发育。

【参考文献】

[1]王颖琦.护士的健康与家庭[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11):955.

[2]晓晨,孔宪明,曹兰芳.医务人员职业损伤的预防措施[J].医院管理论坛,2008.25(10):39.

[3]孙咏梅,王爱丽.孕期护士心理状况与分析及对策[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临床护理),2006,11(1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