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市中心血站2013-2015年无偿献血血液检测不合格原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2

忻州市中心血站2013-2015年无偿献血血液检测不合格原因分析

杨素琴

(山西省忻州市中心血站检验科山西忻州034000)

【摘要】目的:了解忻州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传染指标检测情况,收集该地区2013-2015年无偿献血总人数及5项检测不合格人数,具体分析血液检测不合格原因,降低血液报废率。方法:收集2013-2015年无偿献血标本共计49236份,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献血者血液总不合格率为3.33%。其中ALT(2.31%)不合格率最高,占总不合格率的69.4%。其次为抗-TP(0.34%)、抗-HCV(0.34%)、HBsAg(0.25%),抗-HIV(0.10%)不合格率最少。结论:ALT不合格是忻州地区血液检测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做好ALT的初筛工作,从低危人群中招募献血者,减少血液报废,对保障血液安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无偿献血;血液检测;不合格率

【中图分类号】R19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4-0388-02

自《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忻州市无偿献血工作快速发展,全市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根据《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和《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对无偿献血者血液进行严格检测。血液的严格检测是保证血液质量、有效防止经血传播疾病的根本措施。为了解忻州市无偿献血者传染性指标构成情况并进一步探讨减少血液浪费的对策,笔者对2013-2015年49236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检测对象

2013-2015年忻州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49236份,献血者来自社会各界18-55周岁体检合格的健康公民。

1.2试剂

HBsAg试剂(上海科华、英科新创)抗-HCV试剂(上海科华、英科新创)

抗HIV试剂(北京万泰四代试剂、珠海丽珠)

抗TP试剂(北京万泰、珠海丽珠)ALT试剂(上海科华、北京中生)

外部质控品由康彻斯坦提供;ALT质控由朗道公司提供

自2013年3月更改为一种试剂(上海科华)和街头干化学法测ALT(英科新创)

所有试剂均经过中国食品药品检定所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1.3仪器

全自动酶免仪(爱康UranusAE10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科华卓越350)

离心机(雷博尔CD5-10B)所用仪器均在校准期内。

1.4方法

HBsAg、抗-HCV、抗HIV、抗TP、均采用ELISA法,ALT测定采用速法。

所有试验均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实验结果由酶标仪自动判读。(双试剂检测均为阳性者,直接判读为阳性,单试剂阳性,双孔复试,一孔以上阳性者判阳性。)ALT至2013年8月1日起实施新版《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正常参考区间更改为:使用不含5'-磷酸吡哆醛的试剂检测,男性9-50U/L,女性7-40U/L,所以献血者男性﹥50U/L,女性﹥40U/L为不合格。

1.5统计学处理

率或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013-2015年共检测49236份献血者标本,不合格1636份,占总检测数的3.33%,ALT不合格率占2.31%,HBsAg不合格率占0.25%,抗-HCV不合格率占0.34%,抗TP不合格率占0.34%,抗HIV不合格率占0.10%。(见下表)

3.讨论

2013-2015年我市无偿献血总不合格率为3.33%,较青岛地区3.92%[1]、太原地区5.04%[2]低,各项指标不合格率呈下降趋势,同国内有关报道一致。ALT不合格率仍占总不合格率的第一位与李双、封婕[3-4]等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ALT虽在献血征询时已做初筛,但由于初筛试纸有一定的灵敏度,以及采血车环境温湿度不能保证,导致初筛仪器不能正常运行等等这些造成ALT的报废仍然存在。ALT升高原因:任何造成肝细胞损害的原因如病毒感染、饮酒、药物、寄生虫等都可能引起ALT升高,其他脏器如肾、心脏、胰、肌肉、脾等也含有不同浓度的ALT,这些地方受损也无疑会引起ALT升高。另外,一些生理状况如剧烈运动、熬夜、情绪过度紧张等也引起ALT轻度升高。尤其在高温天气(>30℃)时ALT不合格率更高。因此,献血前征询尤为重要。

抗TP和抗HCV不合格率高的原因,笔者认为:一方面单试剂阳检率高主要由于不同厂家试剂灵敏度、特异性不同造成。抗TP阳性的另一方面原因可能与标本细菌污染、献血者体内存在嗜异性抗体、自身抗体这些特殊成分在反应中有一定的吸附作用产生假阳性。梅毒为性传播疾病。加强献血者保密性征询,可为安全血液筑一道屏障[5].抗HCV单阳检率高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丙型肝炎病毒单股正链RNA病毒,其基因序列有高度的可变性和异源性,目前分为6个基因型和多达83种亚型。我国流行最广泛的HCV1b和2a[6]。目前HCV诊断试剂大部分抗原来自于合成多肽而多肽主要为C区和NS3-5区平片段如CP9及CP10可出现假阳性,另外非特异性反应也可导致假阳性[7]。

HBsAg不合格率为0.25%,低于国内报道这主要归功于献血前初筛。抗HIV不合格率为0.10%,确认阳性6例,占不合格率的12.77%。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试剂本身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是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原因是献血者体内存在某种共同HLA抗原的污染物结合成自身抗体等可引起假阳性。

4.结论

为确保血液质量,保证输血安全,应制定科学有效地献血招募策略,加强献血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无偿献血的认识,倡导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方式,使献血者了解所献的血液既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又存在传播疾病的风险,让不宜献血和暂不宜献血的人群主动放弃或延缓献血。只有针对性分析研究无偿献血的招募方式才能从源头阻断传染病经输血传播,确保血液安全。选用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试剂,减少血液浪费。至2015年底,核酸检测对献血者已全覆盖,进一步保证了血液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刘丽,张霞,于琦.2007-2011年青岛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年10月底9卷第19期.

[2]李之烨.太原市2012-2014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6年第20卷第8期.

[3]李双,谢毓滨.2012-2013年长沙市无偿献血者结构与血液检测结果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6,01:75-78.

[4]封婕,赵轶伦,许豪勤.2011—2015年南京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结果[J].江苏医药,2016,17:1929-1931.

[5]陈成进.无偿献血者血液不合格原因分析[J].江西卫生保健,2010年9月第12卷第5期.

[6]张柳明,陕柏峰,焦东丽2010-2012年太原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3年第33期108-109.

[7]朱晨光,吴钟铃,张江,黄辉无偿献血人群294例血液不合格原因分析及意义[J].江西医学检验,2001年12月第19卷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