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翼状胬肉切除加自体结膜移植术的护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对翼状胬肉切除加自体结膜移植术的护理措施

张佳英

张佳英

(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云南普洱665000)

【摘要】目的:探讨眼科翼状胬肉手术前后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眼科护理质量;方法:将我院眼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胬肉切除术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后愈合情况,患者满意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实施手术的翼状胬肉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使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

【关键词】翼状胬肉;自体结膜移植;护理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7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5-0194-02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的变性性结膜炎,为睑裂部及结膜及结膜下组织增生而侵袭到角膜上[1],轻者影响外观,引起眼部刺激症状;重者累及瞳孔区,可造成严重视力障碍。治疗翼状胬肉手术方法很多。本科采用翼状胬肉剥离及自体结角膜移植手术治疗,要求有娴熟的手术操作和严格的围手术期护理,才能降低复发率并减低并发症的发生。笔者对医院眼科在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68例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1.1临床资料

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住眼科的翼状胬肉患者共168例,均采用手术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84例(186眼),对照组左眼49例,右眼44例,男性41例,女性52例。年龄42~68岁,平均52.5岁。观察组左眼45例,右眼48例,男性44例,女性49例。年龄38~65岁,平均50.5岁。病程1.5~7年,平均5年。均为鼻侧胬肉,胬肉头达到角膜3~7mm,有110例达鼻侧瞳孔缘,有9例覆盖瞳孔。胬肉复发标准为纤维血管组织增长超出角膜缘1.5mm[2]。

1.2手术方法

手术操作均在显微镜下进行。应用1%丁卡因表面麻醉,2%利多卡因球结膜下局部浸润麻醉,以11号刀片将翼状胬肉距胬肉头部1mm水平剥离胬肉至角膜缘部,彻底分离结膜下胬肉组织至泪阜部,将胬肉自根部切除,剥离胬肉时应在同一层面上,力求做到角、巩膜创面平整光滑,剪掉胬肉头部的结膜,使角膜缘外暴露2~3mm的巩膜裸露区,然后自颞上方角膜缘上方取一块与裸露的巩膜面大小一致的球结膜,将球结膜瓣移植覆盖在裸露的巩膜面上,并用可吸收线与周围球结膜缝合固定。

1.3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眼科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3.1手术前护理:⑴健康教育翼状胬肉一般认为与结膜慢性炎症、风沙、粉尘等长期刺激结膜组织变性及增生有关[3],医护人员应耐心向患者介绍本病的相关医学知识,讲解手术方法、过程,指导用眼卫生,忌手揉和挤压眼部,减少复发及感染。同时手术前指导患者训练在头部不移动情况下,向各个方向转动眼球,教会患者手术中运用深呼吸抑制咳嗽的方法,以配合医生顺利完成手术;⑵心理护理大部分患者手术前因为担心疼痛及手术效果,均会产生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医护人员应热情对待患者,通过交谈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介绍手术成功的病例,消除患者紧张心理,增强治疗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同时应充分告知其术后复发的可能性;⑶认真执行医嘱,做好术前准备工作配合医生完成病史采集,了解患者健康状况,观察有无咳嗽、喷嚏、高血压病等,积极治疗合并疾病。对于女性患者要避开经期手术。⑷术前完成各项辅助检查;遵医嘱术前2-3天给予滴抗生素眼液预防感染;术前1天进行眼部清洁准备,冲洗泪道、结膜囊使其保持通畅;⑸术前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再次常规术眼泪道和结膜囊冲洗一次并用无菌纱布覆盖;

1.3.2术后护理:⑴术后尽量避免强光刺激,少活动头部。保持病房安静、整洁,减少探视防止交叉感染;⑵保证充足睡眠和身心愉悦。选择流食、易消化且具有丰富营养的饮食,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防止便秘;⑶术眼因有伤口缝线,术后1-3天疼痛较明显,并有异物感、流泪、畏光及睁眼困难等不适属正常反应,切忌用手揉眼,以免眼角膜破裂,必要时遵医嘱给予口服止痛药;⑷护士应在术后4d内对患者患眼进行包扎并每天换药,严密观察患者眼球运动状况,避免眼睑粘连;同时避免长时间包扎以防发生青光眼,观察术眼敷料有无渗血、潮湿,眼周有无红肿及脓性分泌物等异常情况。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给予相应处理;⑸在换药过程中,应严格无菌操作,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滴眼液,防治感染;

1.3.3出院指导:出院后严格遵照医嘱进行治疗,并对术眼状况进行观察。注意保持术眼敷料完整、干燥、清洁,减少外出,防止术眼碰伤,避免强光刺激。定期复诊,若有眼部不适和视力下降等,应及时就诊。

1.4疗效判定标准

记录术后患者角膜创伤愈合时间,采用自拟问卷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主要包括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总满意度为非常满意和满意之和。

1.5统计学处理

将收集数据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使用t/χ?检验,检验结果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愈合时间

观察组患者愈合时间为3.8d,对照组为5.3d,观察组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2满意度

观察组满意总满意度为94.05%(79/84),对照组79.76%(79/84)。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小结

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的眼表疾病。轻者可影响到患者的美观,容易产生异物感,重者可引起患者角膜出现散光或遮盖瞳孔影响视力,重者发生眼球运动障碍。临床当前采用手术治疗的效果较为满意,但术后存在一定复发率,同时眼部疾病和手术后患者通常处于视野不明的情况下,对日常生活行动均有一定影响。综合性护理措施具有形式多样、连续性等优势,通过制定并实施一整套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的护理对策,能显著改善病人生理、心理以及躯体上相关症状,临床收效良好[4]。笔者对收治的病例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其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而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加强对患者健康教育及术后指导,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席淑新,赵佛容,王爱平,眼耳鼻喉口腔科护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5.

[2]Lam,D.S.C.,etal.,IntraoperativemitomycinCtopreventrecurrenceofpterygiumafterexcision::A30-monthfollow-upstudy1,2.Ophthalmology,1998.105(5):901-905.

[3]席淑新,赵佛容,王爱平,眼耳鼻喉口腔科护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5.

[4]黄慧玲,李美卿,林杏华等.治疗用软性角膜接触镜用于翼状胬肉术后的护理[J].现代医院,2014,14(3):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