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3-13
/ 2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刘晓琳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教学实施实践教学体系

0引言

酒店业作为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行业之一,其国际化、市场化程度较高,并正以较快速度增长,具备一定竞争能力。但目前总体的发展水平不均衡,呈现出一些酒店经济效益不高,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整体素质较差的问题。而人力资源的素质低下,直接影响了产业规模的有效扩大和酒店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培养能够直接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酒店业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势在必行。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对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在总结多年办学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符合高职教育要求的育人模式,力求建立更加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现总结如下:

1在教学实施方面

1.1准确定位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酒店业管理精英我院通过科学的市场调研,确立了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好的政治素养和职业素质,并具备较系统的饭店管理基础知识,掌握现代管理技术与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的高层管理工作的中高级高素质、技能型的专门人才。

1.2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

1.2.1完善课程体系,实行模块化教学我们根据以市场需求(并考虑适当超前)为导向的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设置准则,按照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特点,实行了模块化教学,按课程内容、性质将各门课程归类到相应的教学模块,优化课程结构,探索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实施,主要分为三大模块式:通识教育模块、专业课模块和特色课模块。

1.2.2整合教学内容,以“必须、够用”为度酒店管理专业在教学内容上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思想作指导,以“必须、够用”为原则,从分析酒店业岗位或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入手,以职业岗位的要求设计整合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在职业基础理论课和职业技能的安排比重上,应明确职业基础课为职业技能课服务,加大实践教学课时数的比例。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课占50%,普通理论课占50%。从而使学生既有基本理论知识,又有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同时要将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素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融入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努力塑造学生的身体健康、道德健康、心理健康,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健康成长。

1.2.3改革教学方法,构建交流平台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方法改革。采用讨论教学、模拟教学、演示教学、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方法,并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发挥学生能动学习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师生之间形成互动,构起交流的平台,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1.2.4加强外语改革力度,培养国际化酒店管理服务人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剧,酒店行业对外语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我院及时加大了英语教学改革的力度,努力培养更多的适应外资豪华酒店需求的服务与管理人才。加强英语教学,加大专业英语和英语口语的课时量,所有口语课程全部由外教进行讲授。对英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引进了目前先进的CSD情景英语教学课程,积极推进专业课双语授课。

1.2.5构建“双师型”队伍采取多种形式加快专业教师的成长,一方面鼓励教师去酒店企业挂职锻炼和实习,提高实践能力,使理论实践融于一体。另一方面,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知名酒店企业聘请富有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实践指导教师,补充在职教师的实践经验不足和数量不足的弱点。同时聘请酒店业界专家和酒店企业老总为兼职教师,来校作系列讲座,拓宽教师和学生的知识面。并且采取一系列激励措施和资金支持,鼓励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学历或考取学位。

1.2.6坚持国际化的办学理念,构建与国际接轨的旅游职业教育体系学院在建校之初,就借鉴国外先进的旅游教育理念,全力打造与国际接轨的旅游职业教育体系。学院目前与国外十余所旅游院校建立友好往来,进行教学交流和专业师资培训,还利用各种国际化资源,为学生搭起走向世界的桥梁。在海外实习的学生,不但大大提高了专业技能,外语水平,国际化视野,增加了收入,更是见了世面、了解了跨文化领域的基本知识,掌握了专业领域的国际惯例和通则,真正成为了具备全球视野的国际通用型人才。这些学生实习期满回国后,凭借国际视野的创新能力,流利的外语,跨文化交往的沟通能力,娴熟的技能和诚实守信的品质,被用人单位抢购一空。在当前的金融危机中,很多国外酒店开始裁员减薪,我们的学生没有一人被裁,没有一人减薪,甚至有多家海外酒店管理集团要求增加我院实习学生。

2在实践就业方面

2.1以能力为主线,构建科学的实训教学体系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重要途径。我院的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包括认知实践教学、模拟训练教学、社会性实践活动、校内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这五个环节。认知实践教学主要是安装排在新生刚入学时,安排学生参观当地各种星级的、有代表性的酒店;随着专业课程的展开,结合课程理论和实践技能内容的要求,在校内模拟客房、模拟餐厅和实习酒吧等实训场所进行模拟训练,积极参与在学院举行的各种会议接待活动和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为了使学生在最后一年顶岗实习中与企业“零适应期”对接,饭店系安排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学院的百川花园酒店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生产性实习。总经理及部门经理由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担任,他们全程参与教学指导和生产实训,与学生一起接触专业最前沿知识和最新技术,扎扎实实地实践新技术。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在社会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为实现顺利就业、向准“职业人”转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深度融合共同育人按照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的“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要把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积极向纵深推进,必须倡导校企“双向参与、深度融合”的育人模式。学院不仅要向企业输送人才,还要让企业帮助进行人才培养,特别是要研究企业如何在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积极参与、建立标准、延伸服务的问题。学院在山东境内的所有四、五星级酒店都有着大批的毕业生,是山东省名酒店俱乐部副理事长单位,俱乐部下属省内20余家四星级以上豪华饭店,他们与我院保持着良好的合作与沟通,校企双方在开发人力资源、打造精品课程、研发科研课题、进行学术交流、开展行业培训、深化酒店六常、合作输出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战略性合作。现在山东旅院酒店管理专业已经成为全省酒店业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研孵化基地,被誉为山东旅游业的“黄埔军校”。

近年来山东旅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保持着超常规的发展速度,在校学生达到了2000余人,在海外五星级以上豪华酒店实习就业的学生有300多人。担任基层以上管理人员近400人,是全国旅游院校中规模最大、办学水平最高的专业之一。经过十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本专业已在全国同类学院中名列前茅,并获得美国优质饭店协会颁发的“五星钻石奖”荣誉称号,成为目前国内一流的旅游职业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