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文化中国造像——“艺术的国家形象——人民大会堂中国画学术研讨会”发言纪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2-12-22
/ 1
自1959年建成以来,人民大会堂就成为全国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议讨论并决议国家大事的会议中心;同时,它也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接待各国首脑和国际友人的重要的公共场所.因此,这座宏大的殿堂式建筑天然具有着新中国国家形象的象征意义.在这层意义上,装点着人民大会堂的众多的书画艺术品成为新中国精神风貌和艺术形象的最直观的代表,其中尤以中国画为最.这不只是因为陈列品中中国画数量上的优势,还因为中国画独具的最完全地反映出中国民族精神、文化传统、历史发展和社会风貌的特质.因此,人民大会堂得到广大艺术工作者的支持和热爱,征集并收藏下极为丰富的中国画作品.它们的创作者中,既有蜚声中外的画坛巨匠,也有前途无量的中青年才俊;而他们笔下跃然而出的青山绿水、鸟语花香在装饰着人民大会堂的大厅小室、壁上堂前的同时,其中大多数作品还代表了建国以来中国画创作所取得的最高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