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方法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3-13
/ 2

不同方法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的临床研究

刘小军江霞方晓芳

刘小军江霞方晓芳

(广东深圳市罗湖区中医院广东深圳518055)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方法小儿静脉注射地塞米松以减少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同时提高患儿对治疗的依从性,节约护理工作时间。方法将368名患儿随机分成3组。A组地塞米松原液直接静脉注射,时间5-10min;B组地塞米松原液加入茂菲氏滴管,入速20-40d/min;C组先由生理盐水接输液管待排气完毕后,取下生理盐水,换接其他正常输液组,再将地塞米松原液加入茂菲氏滴管,入速20-40d/min。观察三组治疗后1小时内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患儿对三种方法的依从性和护理耗时情况的比较。结果C组的方法能减少小儿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引起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提高患儿对治疗的依从性,护理耗时少。结论由茂菲氏滴管注入地塞米松时,输液管的残留液体为生理盐水,有利于降低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所致的恶心呕吐机率,患儿的依从性好,宜于护士操作,提高了用药的安全性及护理质量。

【关键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4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3-0147-02

Differentmethodsofintravenousdexamethasoneclinicalresearch

【Abstract】Objective:Differentmethodspediatricintravenousdexamethasonetoreducenausea,vomitingadversereactions,whileimprovingtheadherencetothetreatmentofchildren,savenursingtime.Methods:The368childrenwererandomlypidedintothreegroups.GroupAdirectintravenousinjectionofdexamethasonedopetime5-10min;GroupBdexamethasonedopetojoinMurphy'sdropper,intothespeed20-40d/min;GroupCfirstbysalineinfusiontubeconnectedtotheexhausttobefinishedafterremovethesalineinfusionforaccessothernormalgroup,DexamethasonedopethenaddedMurphy'sdropper,ntospeed20-40d/min.Thethreegroupswasobservedwithin1houraftertreatmentofnausea,comparedtothesituationandthemethodofthreechildrencomplianceconsumingandcareconditionsemesisadverseResults:ThemethodcanreducethepediatricgroupCintravenousdexamethasone-inducednauseaandvomitingandotheradversereactionsinchildrentoimproveadherencetotreatment,carelesstime-consuming.Conclusion:WheninjectedintotheMurphy'sdropperdexamethasone,theresidualliquidissalineinfusiontube,helptoreduceintravenousdexamethasone-inducednauseaandvomitingprobabilityofgoodcomplianceinchildren,itisappropriatenursestooperateandimprovethesafetyandqualityofcaremedication.

【Keywords】IntravenousDexamethasoneAdversereactions

地塞米松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具有抗炎、抗过敏、抗风湿、免疫抑制作用,在儿科领域应用于多种急慢性疾病。静脉注射引起恶心、呕吐等胃肠反应多见,同时静脉推注要控制速度,护理耗时较长,患儿接受度欠佳。针对临床遇到的此类情况,2013年1月-2013年11月,我科对门急诊输液区368例使用地塞米松的患儿采取不同的静脉注射的方法,观察其引起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以及患儿对治疗的依从性、护理耗时等三方面的情况。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治疗共368例,年龄11个月-12岁。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110例,B组130例,C组128例。病种有:支气管哮喘、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高热惊厥、急性肠炎腹泻并脱水、肺炎、严重皮炎等。三组在性别、年龄、病情、治疗时间等方面比较无差异学统计意义(P<0.15)。

2、方法:A组地塞米松原液直接静脉注射,时间5-10min。B组地塞米松原液加入茂菲氏滴管,输液管内正在输入的液体为头孢类、阿奇霉素、利巴韦林、补充电解质类液体,入速20-40d/min。C组先由生理盐水接输液管待排气完毕后,取下生理盐水,换接其他正常输液组,如头孢类、阿奇霉素、利巴韦林、补充电解质类液体,再将地塞米松原液加入茂菲氏滴管,入速20-40d/min。观察三组治疗后1小时内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患儿对三种方法的依从性和护理耗时情况的比较。

二、结果

表1

由表1结果可知:A组直接静脉推注地塞米松原液引起恶心、呕吐机率最大,患儿的依从性也最差,护理耗时最长;其次是B组方法较A组在三方面明显更优;C组不管是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还是患儿的应从性及护理耗时都是三种方法中最佳。

三、讨论

1、直接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在儿科临床疾病中运用因为剂量小,本身原液浓度高,静脉推注时护士很难很好的控制匀速注入,使引起不良反应的可能性相应增加。改变给药方法后,加入茂菲氏滴管中,间接的使药物浓度降低,滴速容易控制,所以B、C组较A组引起恶心、呕吐的机率明显减少。但是由于B组地塞米松加入茂菲氏滴管时,输液管中尚存留其他的药物溶液,相当于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这时,虽然两者之间没有配伍禁忌,但是仍有可能引起其他的不良反应,如低血钾[1]、变态反应[2]等,建议尽量单独使用。C组的方法是在B组方法基础上的改进,为了尽可能减少因与其他药物在输液管内配伍而导致不良反应。

2、笔者认为C组的方法最适合对于在门急诊输液区,已制定输液计划的情况下,用生理盐水来使输液管排气,等于整个输液管中是生理盐水,然后换接输液计划中的第一组液体,前提是该液体本身与地塞米松无配伍禁忌,待穿刺成功后,再向茂菲氏滴管注入地塞米松,打开开关滴入。这样地塞米松间接的被输液管中的生理盐水稀释,又与接下来要滴的药物相对分离,达到单独使用的目的,在更大程度上使不良反应机率降低。目前临床上对于一些可能发生不良反应的两种药物之间,直接用生理盐水冲管,来间隔,冲管需要一定时间,冲管液的时间与量也都没有具体的规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C组的方法保证了,溶液的量仅仅是输液管内残留的生理盐水,比较恒定,几乎达到了单独使用的目的,操作方法简单易行,护理耗时短,减少了不良反应,又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效率。

3、B、C组在护理耗时和患儿依从性方面明显优于A组。直接静脉注射推注时间至少5分钟以上,而加入茂菲氏滴管则只是一分钟内即可完成,显著省时。不仅如此,如果引起不良反应和哭闹,更增加了护理观察,解释、安抚的工作,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直接静脉注射因为注射操作距离患者视线及穿刺点近,通常使患儿刚刚平复由穿刺引起的负面情绪,以为又要注射而致恐惧、哭闹时间延长。又因婴幼儿血管细,穿刺本身很困难,特别是经过头皮静脉注射的,直接静脉推注局部压力大,患儿不能很好配合,推注过程发生渗漏的几率增大。A组中6例发生渗漏都是14个月以下的婴幼儿,分别穿刺的是头正中静脉2例,颞浅静脉4例。而B、C组患儿的依从性都相对较好,既避免引起患儿的负面情绪,避免直接静脉注射引起渗漏。

地塞米松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支配胃肠平滑肌的副交感神经神经属胆碱能神经,其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后者使平滑肌兴奋性增高,收缩加强,同时使胃酸分泌增多,短时间快速注入可引起恶心、甚至呕吐。对于高敏体质,运用地塞米松要谨慎,尽量不要采用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3]另外,小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调节能力差,故其不良反应大于成人。[4]有报道以毎毫克约30秒的速度注射可避免引起恶心、呕吐。[5]笔者认为人工控制速度,临床护理很难把握,而且要匀速几乎不可能。将地塞米松加入茂菲氏滴管前后对患者心率、呼吸、疼痛、胃肠反应无影响。[6]通过上诉观察与分析可以发现,采用C组方法,减少了不良反应,提高了患儿对治疗的依从性,可操作性强,省时省力,既保证了患者的安全,又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与效率,为临床护理工作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叶建芳,韩助兰,郑莉.探讨甘露醇加地塞米松的配伍及诱发低血钾的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2,20(2):84-85.

[2]韦萍.5例静脉注射地塞米松致不良反应病人的观察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3,7.

[3]王丽,徐珽,唐饶.199例地塞米松致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8,28(18):1624.

[4]郭秀珍.地塞米松入茂菲氏滴管快速滴入引起恶心呕吐临床观察与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1998,5(7):476.

[5]李丽娟,曹燕华.小儿静脉注射地塞米松速度的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2,7(10):589.

[6]李琼.三种静推地塞米松方法的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10,14(1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