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化条件下野战饮食装备发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实战化条件下野战饮食装备发展研究

李建松校云鹏赵媛丽

(空军勤务学院江苏徐州221000)

摘要:为应对实战化条件下战争对饮食装备提出的新要求,着眼于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以信息化战争对饮食装备提出的要求为出发点,提出战饮食装备组成模块化、野战饮食装备携带便捷化、野战饮食装备防护隐形化、野战饮食装备功能多样化和野战饮食装备热源多样化等观点。

关键词:实战化;野战;饮食装备;发展

实战化条件下的信息化战争,在发展野战饮食快餐化过程中,对野战食品在向系列化、热食化和功能化方向发展的同时,要求野战饮食装备零部件模块化、加工设备操作简单化、加工功能多样化,提高可靠性。将军用食品和野战饮食装备进行一体化研究,发挥野战饮食保障的整体威力已迫在眉睫。

一、战饮食装备组成模块化

实现野战饮食装备的组成模块化,就是将野战饮食装备的炊事设备、零部件等制成模块式的单元,进行组合拼装,形成各种规格的饮食装备。模块化的野战饮食装备,从保障能力上可分为连用模块、营用模块、团用模块或饮食保障中心模块;从保障功能上可分为炊事挂车模块、主食加工车模块等,各种不同功能的模块可随意组合,建立野战饮食保障中心。例如美军研制的快速部署野战厨房(简称RDK)、快速加工食品挂车(简称FFFS)和集装箱式厨房(简称CK)就是以美军的“组合式单元炊具集中加热技术”为基本模块组装而成,而“组合式单元炊具集中加热技术”本身就是一个由模块式设备组合的系统。模块化是实现装备的标准化、通用化和系列化的具体措施和有效途径。它有利于装备分解组合,提高保障的灵活性;有利于实现零部件的通用和互换,提高装备的可维修性;有利于进行集约化生产,提高装备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二、野战饮食装备携带便捷化

野战饮食装备的炊具类器材便携化,就是在满足野战饮食装备保障能力的前提下,通过减轻重量、减小体积,使炊事装备器材便携化。以我军配发部队的连用野战器材单元为例,携行时,单兵携行重量为25KG左右,体积大,不利于战时单兵体力的保持和人员行动。用加热固化材料等特殊材料制作行军锅,便可实现携行时折叠,展开时因材料加热固化,行军锅锅体硬度增强,便于人员制作主副食;将高能固体燃料作为野战炊具的热源用于取代燃油炉,可极大减轻人员携行负荷,便于部队机动,提升连续保障能力。所以,我军要加快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的应用研究,加强关键技术集智攻关,努力实现野战饮食装备器材系列化、配套化和便携化。

三、野战饮食装备防护隐形化

未来信息化条件下战争的突发性强、破坏性大、战损率高,要求野战饮食装备的防护向隐形化发展。野战饮食装备防护隐形化,是运用“隐身技术”或“低可探测”技术,通过降低饮食装备等目标的信号特征,使敌方探测系统难以发现、识别、跟踪和攻击,或使敌方探测系统发现、识别、跟踪和攻击距离缩短的综合技术,是传统伪装技术走向高技术化的发展和延伸。野战饮食装备由于其军事用途的特殊性,其光学暴露、红外暴露和电磁暴露特征明显,要实现隐形化,就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一是利用高性能的隐形材料。采用雷达隐形材料、红外隐形材料、可见光隐形材料、纳米隐形材料等新材料技术,降低其光学和红外暴露特征。二是降低饮食装备运行噪音。采用减振筏座技术、加装隔音罩和利用推进装置等措施降低噪声。三是降低饮食装备工作时产生的烟雾及其体表温度。利用遮蔽幕布和采用吸附技术、冷却技术、隔热技术等降低装备表体温度,消除烟雾。只有这样,才能使野战饮食装备实现隐形化,提高其战时生存的能力。

四、野战饮食装备功能多样化

信息化战场上野战饮食装备不仅能快速满足官兵对人体能量的需求,在功能上也不断增强。一是食品安全检测。未来战场不可预见因素多,食品安全是保证官兵饮食安全的第一道关口,尤其是在核生化沾染情况下的食品安全,更是各国军队饮食保障的首要环节。如野战饮食装备配备食品快速检测设备,可有效防止误食污染或沾染的食品,提高饮食安全性。二是应用信息技术。未来野战饮食装备信息技术包括自动识别技术、信息采集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等。如野战生活保障中心的野战饮食装备可通过信息采集技术,能快速收集、计算保障区域内就餐官兵人数,接收临时保障部队的就餐需求,快速计算每餐就餐人员,防止浪费与避免餐份不足;如与装备营养、水分传感器以及生理状况监测仪的士兵进行数据连接,计算出官兵战场能源消耗数值,可及时调整物资采购、分发、制作的种类和数量,制作的饮食完全满足官兵人体营养素消耗需求。运用自动识别及定位技术可使独立执行任务的分队或单兵通达随身携带的定位设备,准确找到前进方向上的就近饮食保障点,便于人员及时补充能量。三是自动诊断故障。随着野战饮食装备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和技术程度的不断提高,饮食装备的维修问题日益突出。未来野战饮食装备可装配故障自动检测设备,可有效地减少故障诊断和维修时间,提高装备保障能力。遇到难以解决的故障时,野战饮食装备的控制芯片可与远程计算机连接,实现故障的远程诊断,或通过战场可视化系统,得到饮食装备维修基地提供的技术支持。

五、野战饮食装备热源多样化

热源多样化是增强野战饮食装备战场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目前世界各国军队一些较先进的饮食装备都能使用多种燃料。如德军的TFK250型炊事车除使用柴油外,还可使用汽油、煤油和石蜡油,该车还可配备应急燃烧炉,该炉可使用木柴、煤、泥炭等。未来野战饮食装备的热源,不仅仅局限于柴、煤、油等传统热源,而是向高效固体燃料技术、化学加热技术、太阳能技术、高能电池技术等高新技术上发畏,这些技术的应用将有效提升饮食装备连续保障能力。野战饮食装备的热源多样化可有效减少作战区域燃料的局限性对饮食装备的影响,是提高饮食装备持续保障能力,增强其战场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我军要着眼打赢,大胆使用新技术和新能原,使野战饮食装备的热源向多样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骥越,朱克勇,赵程.实战化背景下军需装备社会化保障研究[J].北极光,2016(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