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衰竭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2

急性肾衰竭治疗

王桂花(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十医院150010)

急性肾衰竭治疗

王桂花(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十医院150010)

【中图分类号】R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1-0189-02

【摘要】急性肾衰竭(acuterenalfailure,ARF)是指各种原因引起少尿或无尿,含氮的代谢废物排出急剧减少(1992年我国肾脏病界学者讨论后规定,诊断急性肾功能衰竭时血清肌酐应每日上升超过44.2~88.4μmol/L),迅速出现氮质血症、水电解及酸碱平衡紊乱,并产生一系列各系统功能变化的临床综合征。

【关键词】急性肾衰竭治疗

急性肾衰竭(acuterenalfailure,ARF)是指各种原因引起少尿或无尿,含氮的代谢废物排出急剧减少(1992年我国肾脏病界学者讨论后规定,诊断急性肾功能衰竭时血清肌酐应每日上升超过44.2~88.4μmol/L),迅速出现氮质血症、水电解及酸碱平衡紊乱,并产生一系列各系统功能变化的临床综合征。若尿量不减少者,称为非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狭义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指急性肾小管坏死(acutetubularnecrosis,ATN)。

一、临床表现

ARF的临床表现随病因的不同而异,现以ATN为代表作一叙述。

通常分为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另外包括非少尿型ARF、高分解代谢型ARF的临床表现。

1.少尿期这一时期长短不一,从几小时到6周或6周以上,平均10~14天。主要表现为:①水钠潴留。表现为全身水肿,血压升高等。肺水肿、脑水肿和心力衰竭常危及生命,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②电解质紊乱。包括高钾血症、低钠血症、低钙血症和高磷血症等;高钾血症常为少尿期死亡首位原因。③代谢性酸中毒。为酸性代谢产物在体内蓄积所致。酸中毒可表现为恶心、呕吐、疲乏、嗜睡、呼吸深大等,严重者可出现休克、血压下降。④尿毒症症状。为各种毒素在体内蓄积引起的全身各系统的中毒症状。消化系统包括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呼吸系统包括呼吸困难、咳嗽、胸痛、尿毒症性肺炎等;循环系统包括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神经系统包括意识障碍、躁动、谵语、抽搐等。

2.多尿期此期一般2~3周。多尿期开始时,肾功能并未立即恢复,肾小球滤过功能仍可继续下降。多尿期由于大量利尿,钾及其他电解质丢失很多,可造成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因此,多尿期患者并未脱离危险,此期内死亡人数约占急性肾衰竭死亡总数的1/4。

3.恢复期当血尿素氮及肌酐显著下降后,肾功能可逐渐恢复,但肾功能的完全恢复需1年或更长时间,体力则于6个月内恢复。

4.非少尿型ARF表现为短时间内肌酐清除率迅速降低,下降幅度达正常值的50%以下,血清尿素氮和肌酐迅速升高,血清肌酐每日上升速度超过44.2~88.4μmol/L,此型临床表现相对较轻,常易误诊。

5.高分解型ARF常见于横纹肌溶解、大面积创伤、烧伤、大手术后以及严重感染等情况,每日血尿素氮和肌酐上升速度分别>35.7mmol/L和>176.8μmol/L。表现为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中毒症状显著;尤以神经系统突出,可表现为嗜睡、昏迷、抽搐、癫痫样发作、反射亢进或减退等。

二、治疗

1.一般支持疗法包括:①卧床休息,以减少患者能量消耗;②补充营养,能进食者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酌情限制水、钠与钾盐。早期限制蛋白质摄入量,可给予优质蛋白质0.6g/kg,热量14kJ/kg,病情好转时适当调整。最好每日给予葡萄糖100g以上,可选用多种氨基酸溶液与高渗葡萄糖液静脉滴注。

2.少尿期①维持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②供应适当的蛋白质和热量;③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治并发症。④患者易发生感染,故尤需注意呼吸道与泌尿道感染,并要加强护理,适当隔离,保持口腔、皮肤和外阴清洁。发生感染时积极治疗,避免应用肾毒性抗生素。

3.多尿期在多尿期最初的1~2天,对患者治疗如少尿期。多尿3天以后,须注意脱水、低钾血症和其他电解质紊乱,及时加以防治。

4.恢复期多尿期过后,患者即进入恢复期,一般为2周左右,此期无须特殊治疗,进食量可以放宽,但仍须继续监测肾功能恢复程度。

三、补液方法

1.液体调节在纠正了原有的体液缺失后,应坚持“量出为入”的原则。每天输液量为前一天的尿量加上显性失水量和非显性失水量约400ml(皮肤、呼吸道蒸发水分700ml减去内生水300m1)。显性失水是指粪便、呕吐物、渗出液、引流液等可观察到的液体量总和。发热者,体温每增加1℃应增加入液量100ml。

2.利尿药的应用对肾前性ARF因素已经去除而有体液负荷过重的患者,临床上常用强的襻利尿药(如呋塞米)或甘露醇以增加排尿量。呋塞米首次可用40~80mg(配于1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一次用量可达160~320mg(配于100ml生理盐水中)。如患者仍然少尿,可给予小剂量多巴酚丁胺l~3μg/(kg?min)静脉滴注,可增加肾血流量而增强利尿作用。

参考文献

[1]孙明,李固本.内科临床进修手册.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94-402.

[2]周红卫,伍民生.获得性急性肾衰竭病因及血液透析治疗对其预后的影响.临床肾脏病杂志,2007,4(7):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