胱抑素-C与尿素、尿肝临床检验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1-11
/ 2

胱抑素-C与尿素、尿肝临床检验分析

李生勇

李生勇

广西梧州市人民医院,广西梧州543000

【摘要】目的对胱抑素-C与尿素、尿肝的临床检验进行统计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肝硬化患者86例,依据患者肾功能的情况分为两组患者,甲组患者42例,为肾功能正常患者,乙组患者44例,为肾功能障碍患者;对两组患者进行胱抑素-C与尿素、尿肝的检查,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丙组患者进行对照。对比和分析胱抑素-C、肌酐、尿素的检测值水平差异其准确诊断率。结果甲组患者胱抑素-C、尿素、肌酐对比丙组患者水平,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对比丙组患者抑素-C、尿素、肌酐水平检测,显著性增高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对比乙组患者,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胱抑素-C、尿素、尿肝进行准确的检查,可以准确的反应肝硬化患者对肾功能的损伤,可以作为评价肝硬化患者病情

的标准,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胱抑素-C;尿素;尿肝;临床检验分析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3-5846(2013)0-0

肝硬化的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肝脏疾病,致病原因较多最为常见的致病原因是病毒性肝炎的感染、脂肪肝及寄生虫性肝损伤等。肝硬化为肝脏不可逆性的肝脏疾病,尤其是病情发展到终末期,患者较常会合并不同程度的肾脏的损伤,导致肝肾综合征发生,以至于危机生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肝硬化患者86例,其中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34例,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45.5±8.5)岁。所有患者经门诊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电诊检查明确诊断为肝硬化患者。根据1996年国际腹水俱乐部提出HRS的诊断标准.以体表面积标准化的24h~2Ccr作为肌酐清除率[1]。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等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采集标本

对两组患者。首先进行收集24h的尿液,再进行就、空腹抽取静脉血液,剂量为3ml,同时使用离心机对标准血样进行离心处理、放置在冰箱内备用。

1.2.2指标检测的标准

血清CysC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血肌酐(Scr)、尿肌酐(Ucr)用Jaffe's速率法,血尿素氮(BUN)用谷氨酸脱氢酶(GLDH)法。生化分析仪为美国杜邦RXL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校准品均由试剂公司提供,质控在控。正常参考值范围:CysC为0.6-1.25ms/L,Scr为44~1321xmol/L,BUN为3.2~7.0mmol/L[2]。

1.2.324h-Ccr计算

24h-Ccr(ml/min)=[Ucr浓度(μmol/L)X每分钟尿流量(ml/min)X1.73m2]/[Scr(μmol/L)x体表面积mq,其中每分钟尿流量=24h尿量,Scr的测量在留尿结束后抽取血液进行检测,取检测两次的平均值,算出的结果代入公式计算,结果要按标准的表面积进行换算[3]。

1.3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甲组、乙组患者的胱抑素-C、肌酐、尿素的检测值水平差异及其准确诊断率进行分析研究,采取相对数描述,x2检验,当P<0.05对比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研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运用统计学软件对患者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甲组患者胱抑素-C、尿素、肌酐对比丙组患者水平,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对比丙组患者抑素-C、尿素、肌酐水平检测,显著性增高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对比乙组患者,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乙组与丙组在胱抑素-C、尿素、肌酐的异常比较结果详见表1。

表1甲组、乙组与丙组在胱抑素-C、尿素、肌酐的异常比较结果

3结论

3.1胱抑素-C

胱抑素-C、尿素、尿肝是临床上评价肾功能是否正常的重要指标,尤其是胱抑素-C被应用于临床检测中,胱抑素-C是一种含分子量较低的非糖化的蛋白质,由有核细胞组成,它对肾功能的变化有较强的敏感性,胱抑素-C的浓度取决于肾小球滤过率,然后被肾小管再次吸收,一旦患者的肾功能受损患者血液中的胱抑素-C的浓度随着肾小球过滤能力而变化,并呈现负相关[4]。肾功能正常的患者胱抑素-C在血液中的含量比较稳定,而且一般不会因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身体肌肉含量而影响,是十分理想的肾功能异常检测目标物。

3.2尿素

尿素在临床上常常被视为检测指标,尿素氮是人体内的蛋白质最终代谢的产物,当患者处于高蛋白、高分解代谢以及肾缺血等情况下尿素氮的含量都会增高[5],受饮食与肾血流量影响较大,而且人体肾脏有着强大的功能,当患者的肾小球出现受损时,患者血液中的尿素氮含量在短时间内含量变化较小,在临床检测中不易被发现,当患者肾小球被严重受损,患者体内的尿素氮浓度大量升高但升高缓慢,这主要是受尿素负荷影响。

3.3尿肌酐

尿肝是指随尿液排出的尿肌酐,肌酐属于人体肌肉的代谢产物,是人体内的磷酸肌酸去掉磷酸后演变而成,肌酐在肾小球滤过率出现大幅下降后会出现出现明显变化,并且伴随着患者饮食与肌肉含量的变化而变化,患者的性别对其也有较大的影响[6]。肌酐含量较高表现为水肿、高血压、尿频尿急以及腰酸疼痛等等症状,并发症有高尿酸血症等,对患者的肾功能有较大影响,临床对患者的尿肌酐进行分析检测患者肾功能是否正常,但是由于尿肌酐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上不如胱抑素-C对肾功能反应的症状准确。

综上所述,在对患者肾功能进行临床分析中胱抑素-C对肾小球滤过率反应敏感,特异性强,是临床检测的重要指标,而对胱抑素-C、尿素、尿肝进行准确的检查,可以准确的反应肝硬化患者对肾功能的损伤,可以作为评价肝硬化患者病情的标准,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冬娥,袁春雷,李栓文,等.胱抑素-C与尿素、肌酐检测的临床应用比较[J].现代医院杂志,2009,9(7):72-73.

[2]王学晶,徐国宾,李海霞,等.血清肌酐和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及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在评价慢性肾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功能中的比较研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7,30(4):415-418.

[3]李海霞,张春丽,徐国宾,等.健康人群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与肌酐分布及其评价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比较研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6,29(11):970-974.

[4]张晓洁,徐华国,葛高霞.半胱基酸蛋白酶抑制剂C在儿童早期肾病诊断中的应用[J].江苏医药,2008,34(4):351-353.

[5]方一卿,马骏,沈汉超.血清胱抑素-C评价门兴肾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7,8(3):145-148.

[6]王开森,尹秋霞,牛爱军,等.血清胱抑素-C对高血压和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诊断价值[J].实用医药杂志,2007,24(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