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PC总承包模式特点的项目管理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基于EPC总承包模式特点的项目管理模式

邓成龙焦榕

中交一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重庆市402183

摘要:“十二五”以后以及此后的很长时间内,我国经济将走入一个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体,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为主要目标的发展新阶段。我国很多企业属于技术、智力等比较密集的产业,在工程建设领域落实可持续的发展观并且实行国家产业政策发展,可以产生十分重要的引领及主导作用,因此,新形势下要对企业的业务进行扩展并有效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

关键词:EPC总承包模式;特点;项目管理模式

1导言

朱沱港区位于重庆市永川区南部长江之滨,地处东经105051'、北纬290O1',东隔长江与重庆江津区相望,南临四川省合江县,西界四川省沪县,北倚永川辖区的何埂镇、松溉镇,距长江上游航道里程约804.7^-805.6公里。陆域距永川城区约40公里,距重庆主城区109公里;水路上距四川沪州港107公里,下距重庆朝天门145公里,是重庆西部和川东南地区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和人流、物流、信息集散中心,是重庆市加快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四枢纽九重点”中九大重点港之一。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了对项目管理的的模式和方法有所创新,结合该工程项目实际情况,我们利用EPC总承包管理项目对该工程进行了规划。近年来,EPC总承包管理项目的这种新模式被应用到了国内的许多大型复杂的工程项目中,从而也在各个相关方中获得了高度的认可,创造了丰厚的效益。

2EPC总承包模式的特点及意义

为了确保双方交易的规范性和法律性EPC总承包要签订承包合同,来履行双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是建筑市场交易与项目组织实施的行为规则和制度安排。采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总承包商要与业主建立有效合同,来减少工程实施过程的的谈判次数。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总承包商要对工程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的负责,尽量避免设计、采购、实施、试运行断链的现象发生及相互矛盾的产生,让每一个环节的工作都能连贯、有序的衔接,能有效的安排和合理的控制对工程进度、物资的供应及工程质量等方面的统筹。同时还有利于各方关系的协调、矛盾的化解,从而来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还能达到业主的要求及对建设项目承包方的信任。比起传统的项目组织实施方案,工程总承包的优势在于其制度功能的发挥,为业主减少了招标选择承包商的费用、合作条件及谈判成本的费用。在促进内部协调、合作的同时,还降低了成本费用。

3EPC总承包的项目管理重点

对于EPC模式而言,实际上就是承包商或者联合体,严格按照合同要求对工程项目建设设计、材料与设备购置、施工作业以及协助运行等工作全方位管理。在EPC项下,承包商必须具备先进的技术和高效的采购网络,同时还要具备专业工程规划以及设计能力。而我国的传统承包模式为设计—招标投标—建造,该模式的项目管理将设计和施工分别委托给不同的单位完成,并且这些工作是依次完成的。在这种模式下很少会出现比较复杂的设备或安装过程,在比较简单的工程中适用性较强。并且该模式在世界各地长期并且广泛地使用,因而,管理方式已十分成熟,且各方面对有关程序都十分熟悉,而且业主在项目管理中可以实现深度参与。

通过分析比较,EPC总承包模式的优势主要有:总承包提前进场可以获得充分了解项目相关信息并且对业主的需求及想法进行充分的了解,按照项目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投标方案,并将风险降至最低,更好地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其EPC总承包的项目管理重点状况如下:

3.1设计管理

3.1.1充分发挥设计的带领及引导作用

工程项目刚开始,在征集方案设计中,通常中标的方案并不是最优的,甚至会存在弊端。对此必须组织有关专家审核并且充分论证方案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以及项目的投资、工期和建造流程等,该工作将对项目的成本、整体质量、工期控制、后期运行以及整个项目的成功和失败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文件不但是采购文件编制、设备订货和安装的根据,同时还指导着施工方案的编制、现场施工、成本控制和工程验收的重要文件。因此,EPC总承包企业要对自身的资源实行充分利用,以最快的速度开展设计工作,并且给以后的采购和施工提供有利条件。

3.1.2资源整合,深入融合设计、采购和施工

EPC走承包模式的管理理念是对总承包企业的资源实现充分利用,实现外部的被动控制转变成内部自主沟通,协同作战,达到设计、采购和施工三者的深度交叉和融合,对三者的优势进行充分发挥,而且实现优势互补,对工作盲区实现彻底的消灭,精简管理层次,提升工作效率。积极采纳施工人员对设计图的意见,积极使用新技术、工艺和材料,为后期施工的操作方便性进行考虑,这样有利于缩短工期,并且减少变化和索赔情况的发生,充分提升生产效益和生产效率。

3.1.3强化施工现场设计

我国的企业走出国门对工程项目实行承包,通常会遇到语言、文化、习惯等造成的沟通以及信息传递障碍。沟通时,一般翻译人员以及少量的设计人员是信息传递的中介,沟通方式和各国的语言差异经常会导致信息传递缺失和理解的分歧。此外,设备工艺以及装修设计单纯借助施工大样图是难以满足现场作业的。在整个项目的全局控制以及专业集成上考虑,现场设计是必不可少的

3.2采购阶段

采购工作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觑,其对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建设工期以及成本费用和安全可靠性等产生直接的影响。在此过程中,制定科学的分标方案,对所有设备、承包商以及施工安装单位和监理等进行招标、开标,并且对合同谈判、驻厂监造、设备催交以及中间检验和出厂验收等环节加强控制。采购过程中,需对采购质量以及进度等加强管理,衔接好各相关设备与施工现场管理之间的关系。在此过程中,如果采购环节出现了技术参数、设备质量等问题,则可能会对整个工程项目的投资以及工程建设进度等产生严重的影响。由于该工程节点施工建设工期是八个月,若按常规规范进行操作,则无法有效保证其施工进度。本工程项目总承包商在规划设计时,开展了施工以及材料设备采购方面的工作,而且也加快了施工建设进度,利用市场竞争谈判模式,联合设计部门,在预定时间内高效地完成了材料设备的采购谈判工作,而且确定了设备供应商和工程施工企业,承担了整个工程建设全过程用料采购风险。

3.3产业链管理

在EPC总承包模式下,要求总承包企业协同业主、主管政府部门、分包企业、供应商等经济主体构筑起有序的合作关系,以促进企业资源的有效优化整合,促进企业强化自身抵御外部风险能力。相关研究数据指出,EPC总承包企业在关注产业链管理下,客户满意度平均上升26各百分点,索赔争议等一系列风险因素降低超过50%,积极促进工程项目的有序开展。值得一提的是,总承包企业在构筑合作关系期间,应当依据合作伙伴切实特征有针对的、合理的选取关系建立的手段方法,制定合作伙伴关系构筑管理的相关目标,并依据目标积极组织情感交流活动等。

3.4重视风险管理

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风险管理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EPC总承包模式优势突出的原因也在于,相比于传统模式,它不仅在模式上更加简便,同时也降低了整体的风险程度。但是这并不代表完全没有风险。业主为了自身的利益和成本,难免会将一些风险转移给承包方,原因在于承包方的经验和应对风险能力要明显高于业主。而风险管理主要从两个方面人手。一是结合市场的实际情况和政策制定具体的EPC总承包方案,二是做好企业的监督管理工作。市场可以为建筑企业提供技术判断标准和施工资源的有效性,而政策的掌握可以为后续施工的质量提供重要的保障。所以这也离不开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3.5团队管理

受工程项目特殊性影响,使得其完成质量极为依赖团队管理水平。鉴于此,总承包企业第一步一定要引入一专多能、一能多职等复合型项目管理人才,就好比,项目经理一方面要具备工程项目关联专业知识、技能,一方面娴熟掌握施工管理、施工技术、施工法律法规等方面内容,此外,还能够依据实际情况开展灵活应用,在项目策划期间能够结合项目成员特征,对项目WBS开展科学划分,并建立相关的考核制度、作业流程;在施工开展过程中,不仅能够有效执行奖惩机制,还能够为项目营造良好实施氛围等。

4结论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EPC总承包企业在我国不断地扩展。在市场环境的影响下,对我国EPC总承包项目管理的优势有着不断提高,通过对EPC总承包模式的项目管理的开展工作,体现除了总承包企业资源整合的优势,实现了设计、采购、施工深度交叉作业的施工模式,从而提高了EPC总承包的项目管理水平,从根本上降低了项目成本,对EPC总承包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EPC总承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韩杰.浅析EPC总承包模式的项目管理要点[J].项目管理技术,2014,01:20-24.

[2]吕中原.试论EPC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模式[J].低碳世界,2014,09:179-180.

[3]苏鉴.EPC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项目管理问题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6,06:87-88.

[4]焦旭升.浅析EPC总承包模式的项目管理要点[J].全面腐蚀控制,2016,05: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