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险人力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社会保险人力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赵熙娟

(国网兰州供电公司甘肃省兰州市730070)

摘要:社会和企业要得到健康的、可持续化的发展,建立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全面的社会保险体系是非常必要的,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力的因素,将企业利益和职工的利益结合起来考虑,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保证社会保险的健康实施与发展,让企业和职工在发展中达到双赢的目的。基于此,本文就社会保险人力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社会保险;人力资源;问题;对策

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社会保险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其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我国企业的现代化制度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在逐步的建立,通过人力资源的不断整合,将得到的人力资源融合到集体中,在不断开发工作人员潜力的基础上鼓励和保持他们对工作的热情和集体的忠诚度,而劳动福利和社会保障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是重点工作,在企业的经营和社会发展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社会保险的概念

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由劳动者、企业(雇主)或社区、以及国家三方共同筹资,建立保险基金,对劳动者因年老、工伤、疾病、生育、残废、失业、死亡等原因丧失劳动能力或暂时失去工作时,给予劳动者本人或供养直系亲属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一般来说,社会保障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组成。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

2社会保险人力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

2.1社会保险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落后

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社会保险公司受国家宏观调控,只重视解决公司内部的物质、资金、技术等问题,忽视了人力资源问题,把人力资源仅仅看作是需要时才发挥作用,视人为固有劳动力,只重视拥有和使用,不重视开发和流动,使人才既进不来,也流不出去,人才闲置、压制、浪费等现象严重。有些领导仍然停留在“以事为中心”、因事择人、重事不重人的传统人事管理理念上,在管理上多采用“管、卡、压”的方式。

2.2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

社会保险是一个庞大的项目,要想又快又好地发展下去,就需要国家、企业、个人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尤其是需要各种专业人才来协作。比如,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实施需要熟悉各种劳动法律和保险费用的征收人员,工伤的赔偿和处理需要有专业的鉴定人员和估价人员,社会福利的制订与发放需要大量人员的共同努力。可是,现在的企业在这个方面做得很不到位,缺乏相应的专业人员,导致企业的社会保险制度无法有效进行下去。社会保险做不好,严重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工作效率和创造能力,阻碍了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对此,必须引进大量优秀的专业人才,才能实现人力资源对社会保险的有效管理。

2.3人力资源管理出现漏洞

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缺乏,导致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低,人才的不到合理的利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重招聘,轻保留”的现象,使得人才流失严重。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重物质奖励,轻文化熏陶”,因此,当员工遇到更好的机会时,就会离职,频繁的员工流失和人员更替导致企业陷入“人力危机”。

2.4对社会保险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很多企业没有对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全面分析和判断,所以针对社会保险的合理制定也就无从下手,加之一些企业管理者错位的价值取向和管理方式,缺乏对企业长远发展的考虑,只重视眼前利益,忽视了员工的利益,对社会保险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当有职员提出交纳社会保险的要求时,管理者也只是一味推脱。

3社会保险人力资源管理应采取的对策

3.1更新社会保险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社会保险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整体系统,由各个人力资源环节子系统构成。人力资源管理是社会保险企业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其根本目的就是实现社会保险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优化配置;应该竞争上岗,将人的惰性抑制到最低,发挥人的潜能;一定要坚持因事设岗、以岗定员、薪随岗变的原则,严格控制人员及辅助人员的比例;通过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氛围来吸引人、留住人,增强社会保险公司的凝聚力,增强人才的归属感,促进工作绩效的提升。

3.2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要想更好地实现人力资源对社会保险的有效管理,人力资源部门相关的人员就必须提高素质。而且,社会保险包括很多方面,只有一方面的人才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复合型人才、专业型人才都是必须的。提高人力资源部门相关人员的素质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首先,招聘时统筹兼备,认真考察,保证招到的人才都是具有专业知识、实践能力较强的人;其次,加强对现有员工的培训和教育,保证他们的技术和技能与时俱进,使他们具备能够顺利完成工作的各项技能。必须注意的是,要想社会保险工作顺利开展,相关人员不仅要具备足够的专业素质,道德素质也是必不可少的。公平公正,实事求是,是一个人力资源部门人员必备的素质。

3.3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人力资源管理是社会保险企业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其根本目的就是实现社会保险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优化配置。应该竞争上岗,将人的惰性抑制到最低,发挥人的潜能;一定要坚持因事设岗、以岗定员、薪随岗变的原则,严格控制人员及辅助人员的比例;并且要通过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氛围来吸引人、留住人,增强社会保险公司的凝聚力,增强人才的归属感,促进工作绩效的提升。

3.4建立公司与员工个人发展相结合的竞争激励办法

人力资源管理的精髓就在于激励员工,使之保持高涨的工作积极性。在管理岗位和任职上实行聘任制和聘期制,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竞争机制引入到管理人员选拔任用、员工的岗位变换工作中。制定科学的考核标准,实施分类量化考核,发挥考核在管理人员甄别、选拔和调整中的作用,增强对管理者的激励力度。只有良好的人才成长和工作环境,合理的具有激励机制的薪酬制度、期权制度、职务升降制度等,才能留住人才。

3.5加强社会保险管理

企业想要让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事物能够得到有效的展开,就必须在公司运营过程中建立专门的社会保障管理部门。并安排专属的人员进行管理,管理过程中还要相应的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为了保证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展开,企业的管理层还要依据岗位上的工作责任进行考核制度上的建立,加强对在岗人员的监督与管理。只有这样,才能让社会保险工作的开展得到有效的机制规范。

3.6增强社保管理的透明度

企业可以借助多种传播方式,定期将缴纳的社会保险情况向员工公布,自觉接受工会和广大员工监督;加强对社会保险办理部门的监督检查,接受员工对社保缴费记录的查询,并向员工提供专业指导,如果发现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现象,及时核查解决并告知员工。

结束语:

总之,社会保险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人是生产过程中最活跃、最积极、最富有创造性的因素,是生产过程的主体。人力资源在社会保险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谁拥有一流的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而一套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仅成为社会保险公司极其重要的战略工具,也有助于企业拥有持久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社会保险对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探讨[J].宋志繁.科学之友,2014,12(11)

[2]社会保险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积极意义[J].李鑫.科技与创新,2014,03(04)

[3]社会保险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及其管理对策探讨[J].浦艳.青年与社会,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