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物流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0-20
/ 3

河南农业物流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建议

刘建朋

刘建朋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河南郑州450045)

中图分类号:U65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1)11-0000-01

注:河南省科技厅2011年软科学项目,编号:112400450452。

摘要:农业物流发展的快慢与好坏,直接影响到周边农村的农业发展程度,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的整体生活水平,更影响市场物价稳定,甚至影响河南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2011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原经济区建设将为河南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极好的政治机遇,也为农业物流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农业物流问题建议

目前河南省农业物流的发展还存在着农产品物流规模大、品种多、难度高;农业物流路径复杂,物流效益低;农业物流时间竞争的双向性和局限性,增加了物流运作的难度等诸多问题。就如何发展河南现代农业物流,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包括:提升农业物流信息化水平;构建规模化农业物流公司;提升农业物流现代化水平;逐步引进冷链、保鲜运输;大力发展农产品的包装、流通加工;物流企业提高自身服务能力;物流人才培养等等。

河南是个农业大省,是著名的粮棉油和畜禽商品生产基地,粮食、棉花、油料、肉类产量在全国位居前列,素有“中国的粮仓”之称。据统计,2009年河南省粮食总产量1078亿斤,2010年河南省粮食总产量1087.4亿斤,2011年河南省粮食总产量达到1108.5亿斤,比上年增产21.1亿斤,增产幅度为1.9%。每年还有超过500万吨的水果产量,大量的鲜活产品,庞大的数量及众多的品种,汇成了巨大的农产品物流。所以,农产品对物流过程中的包装、装卸、运输、仓储和防疫等均有特殊的要求。

目前,河南农业物流技术设备落后,农副产品不能高效、快捷、安全地进行流通,不能适应当前农业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瓶颈。加快现代农业物流的发展建设,避免和减少农副产品在物流中的损失,可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有利于降低生产资料的成本,;并使农产品在流通中增值,最终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

一、河南农业物流发展中突出的问题

1.农产品物流品种多、数量大,导致物流难度大

全省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年交易量、交易额分别达800万吨和400亿元,庞大的数量及众多的品种,汇成了巨大的农产品物流。农产品的生化性使得它有别于一般物流的流体,所以农业物流的条件、技术手段、流通加工和包装方式都具有独立性,而关键农业物流的设施、设备和运输工具也具有专属性。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要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常常需要采取低温、防潮、烘干、防虫害等一系列技术措施,水果蔬菜生鲜食品等大部分需要冷链处理,需要经过预冷、冷库、冷藏车运输、批发站冷库、自选商场冷柜等多个环节,这就要求有配套的硬件设施。河南省由于物流基础投入不足,农业物流大多没有低温保鲜仓储运输设施设备,无法达到生鲜农产品所需的标准,致使农产品物流损耗严重,造成极大的浪费,效益难以提高。例如,荷兰农产品和食品在物流过程中都采用现代化的制冷和冷冻技术设备。由于处理及时、得当,蔬菜在加工运输环节中的损耗率仅为1%-2%。另外,许多季节性较强的农产品对物流的及时性也有较高要求,这从整体上进一步加大了农产品物流的难度。

2.农业物流路径复杂,物流控制困难

农业物流路径的复杂性主要源于农业生产的分散性和农产品消费的普遍性。农业物流过程可描述为:农业投入物以工厂或工业城镇为起点,经由各种运输方式到达农村,直至千家万户,农业物流路径呈强发散性;经过农业生产、收获等环节后,农产品由少聚多,由支线向干线汇聚到制造厂或分销商,农业物流路径又呈强收敛性;农产品经过加工或流通加工后,向分销商、零售商扩散,物流路径呈中度发散性;最后从各零售网点扩散至千家万户消费者,物流路径呈强发散性。农业物流路行的特征模式可概括为:强发散性十强收敛性十中度发散性十强发散性。这一特征决定了农业物流控制上的高难度,管理上的复杂性,物流硬件投资上的巨大性。

3.农业物流时间竞争的双向性和局限性,增加了物流运作的难度

农业物流的时间竞争策略,除了体现正向加速,更要求削减和抑制农副产品有机体自然生长的速度,以使其具有更大的经济价值,来体现逆向加速要求。例如,对生鲜品保鲜、冷藏以降低生物体活动强度,培育晚熟品种以均衡后续生产和供应等措施。另外,农业物流在时间竞争方面受到诸多局限。第一,农业生产的长周期与农产品加工、流通的短周期形成鲜明反差。而在现阶段农业周期压缩的潜力有限,削弱了时间竞争优势。第二,农业环节在响应用户需求时,其响应方式与后续环节存在着巨大差异。农业生产和决策在时间上整体刚性很强,调整的柔性差。第三,农业物流各子系统在信息的传递、物流系统协调与集成、标准规则的一致性等方面的欠缺,也约束了农业物流基于时间竞争的整体优化空间。第四,农业物流节点的时间竞争工具很有限。以上诸多问题,增加了物流运作的难度。

二、发展河南农业物流的建议

2011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了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即: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指导意见二十四条中,提出建设全国现代物流中心;大力发展食品冷链、粮食、邮政等专业物流,建设全国性快递集散交换中心、铁路冷链物流基地等等。可以说,中原经济区建设将为河南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极好的政治机遇,也为农业物流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促进河南整体物流业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益、更大规模的快速发展。

针对河南省现代农业物流的发展,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1.优化农业物流平台,提升农业物流信息化水平

信息化建设是推动农业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因为目前在农业物流运作过程中存在环节多;主体特殊性强;受地域空间影响较大;对物流时间与空间要求高;涉及“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这样双向物流运作;物流损耗高、成本高、利润低等特点,要整体提升农业物流的质量和效率,就必须大力推进农业物流的信息化建设。

2.优化整合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构建规模化农业物流公司

目前,河南省农业物流的发展有一定量的扩张,但为了进一步提升农业物流的水平必须朝着优化、规模化的方向去发展,这势必要求不断优化整合农业物流主体实力,优化整合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构建规模化农业物流公司。

3.更新农业物流设施设备,提升农业物流现代化水平

鉴于目前农业物流设施和技术手段落后的实际,要加强农业物流基础设施创新,就要在农业物流基础设施的数量和质量上增加投入,从传统设施为主走向现代设施为主,运用现代设施装备物流企业。比如根据企业需求修建冷藏冷冻仓库,采用冷藏保温车、集装箱等专用运输车辆;采用叉车、堆垛机等现代化的设施设备来提高物流作业效率,规划现代物流配送中心来提高规模化物流管理水平。

4.逐步引进冷链、保鲜运输

“新鲜”是鲜销农产品的生命和价值所在,但由于鲜活农产品的含水量高保鲜期短,极易腐烂变质,会大大限制了运输半径和交易时间,因此对运输效率和流通保鲜条件提出了很高要求。长期以来,在农业增产上的投入是全力以赴,但保鲜技术和物流等后续农产品处理加工方面却明显相对投入不足。从农业产业链的整体来看,如果能够更多地关注生产、流通、加工一条龙的产业链经营,开发采用保鲜技术使果蔬损耗率减少一半。

5.大力发展农产品的包装、流通加工

在食品农产品物流过程中,包装、流通加工是很重要的方面。河南食品农产品包装简陋,甚至部分无包装,造成产品价格较低。销往其它城市的食品农产品还需要再重新包装。尤其是水果、蔬菜和茶叶等农产品的运输包装和进口商品相比,差距很大。新鲜水果、蔬菜、肉类和花卉是河南省主要农产品,但是包装和产品的保鲜技术不好,这些产品基本是没有经过初级加工,运输包装多用传统的纸箱,没有广泛使用高密度聚乙烯透气性好的运输箱、周转箱,不仅导致在运输时不能装载完满,达不到额定载量和体积,从而使运输成本大大增加,而且运输过程中腐烂和损耗率相当惊人。美国农业目前的生产环节投入比例为30%,产后投入比例为70%;人员也是生产环节的人少,采后加工服务的人多。我国采后商品化处理为1%,保鲜储藏比例不足20%,加工比例不到10%。生鲜冷链薄弱的现状和数量型的农产品生产形成很大的矛盾,高损耗的状况也将难以根本扭转。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以高技术为支撑,以先进设施为流通手段,使优势产区的优势果蔬产品经过保鲜和深加工,用高效率、低成本、低消耗的现代物流方式进入国内外市场,以质量、价格优势塑造国际化品牌。

6.物流企业积极探索,努力提高自身服务能力

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通过服务业的自身增长,直接提高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其二是通过服务业的发展,降低第一、二产业等其他产业的中间性服务需求成本,进而提升第一、二产业的经济运行质量,以此间接提高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现代物流的发展正是通过上述直接和间接两种作用方式,有效提高服务业对经济区协调发展的贡献。物流企业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开拓附加值高的服务需求市场,从而逐步实现物流环节的系统化和标准化,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物流服务。

7.物流教育者精心研究,分类、分层次进行物流人才培养

河南省物流人才的短缺,并不是总量上的短缺,而是中级特别是高级物流人才的短缺,也就是懂得供应链管理的综合性管理人才的短缺。根据市场调查,河南物流人才的需求方主要包括物流企业、企业物流部门、政府机关、科研院校以及少量外企。它们需要既懂实际操作又懂管理的实用型物流人才,特别渴求的是高级物流人才,主要包括物流研究和教育人才;物流基地(中心)规划、咨询、经营、管理人才;工商企业的社会物流资源整合型人才;物流企业物流管理解决方案人才。因此,必须分类、分层次进行物流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