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以人为本”的行政管理改革程鹏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浅析“以人为本”的行政管理改革程鹏华

程鹏华

南开大学上海200000

摘要:“以人为本”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本文首先介绍了“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由来,然后介绍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最后论述了行政管理改革中如何积极推进“以人为本”的管理。

关键词:“以人为本”;行政管理;社会发展

引言:

以人为本,是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前提出发的唯物主义的历史观证明,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整个社会前进的主体力量。因此,人民群众需要成为社会的管理者,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并不是政府对人民群众的让利,而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决定的、由社会自身发展的驱使要求,是使从资本主义国家让利于民那种被扭曲被颠倒的状况回归到正常合理的轨道的表现。。

1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保证,一直以来,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都是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而进行的,成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附属,在改革战略中,人们最关注的就是经济改革,经济改革成为了整个社会改革的核心,国有企业改革更是经济改革中核心的核心,占据着非常显赫的位置。然而社会改革的实践表明,如果政府行政管理改革跟不上,经济体制改革根本不能顺利完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能否深化,经济发展方式能否实现根本性转变,关键在于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能否真正落实。

其次,进行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关系着我国经济的稳定长远发展。政府行政管理改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前提。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重点就是要不断强化中央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计划控制力度,从实际出发,采取有效措施,推动社会和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稳定、快速发展;行政管理改革进行的同时,要努力克服中央权力的过分集中和官僚主义弊端,把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都充分发挥出来,适时、适度地扩大地方的行政管理权限,从根本上解决党政不分、政企不分、政资不分的问题,处理好政府与企业的行政关系和资产关系,这样才能逐步确立起来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保证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促进经济稳步发展。

再次,企业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解决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的根本途径。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长期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如粗放增长方式、盲目扩张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单纯追求国内生产总值和财税收入等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只有从根本上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才能打破各种垄断、行政干预和地区封锁,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形成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和税收调节机制,实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

2“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发展历程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一直闪烁着光辉,曲折向前发展。随着人类会自然、社会认识的成熟,价值观的不断发展,才逐渐认识到“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成为政府管理的根本目的和动力。

第一个阶段体现为管理者的“以民为本”,这是我国传统治国之道的核心,管理者把民生问题作为管理的核心:把老百姓看作是政治主体,君民同乐,不能够行王霸道。从这里都可以看出来中国封建社会早期的民本思想,统治者是民本的管理主体仍,平民百姓是管理的对象,这与以民治为基点的现代民主有着根本的区别,这个阶段体现的是一种朴素的、简单的的民本思想,这种思想一直延续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

第二个阶段主要可以概括为西方“人本主义”阶段,这个阶段又被称为人文主义。西方人文主义复兴时期高度宣扬这种思想,西方人本主义高扬人的意义,强调个人价值、个性解放以及独立人格,突破了西方传统人本主义的狭隘性。其后比较流行的就是个人主义,成为当时的一种社会道德理念和社会政治原则,强调的是在一种平等原则下自由追求自己的个性化的幸福企求。认为集体利益只能是每个具体社会成员的利益的总和,而只有当每个成员的利益得到保证时,集体利益才会得到保证。再后来出现的人类中心主义强调的思想是只有人才具有主体地位,是人类最初摆脱因生产力低下而受到大自然困扰后逐渐产生的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观点,这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有着本质的区别。马克思、恩格斯强调:每个人都能自由发展;每个人自由发展与其他人的自由发展互为条件。这正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重要体系,表明,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是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

3“以人为本”是我国政府管理理念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转为市场经济体制,“以人为本”的政府管理理念也成为一种必然发展趋势。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管理和政府职能突出了政府管理是直接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强调的是政府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政府要对社会进行管治,这种理念和思想过分突出了政府管理主体与社会公众之间关系的不对等性。这种政府管理的理念忽视了政府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作用,缺乏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作用,没有社会公众对政府管理的主体及其行为的制约和监督,这样的政府管理理念是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必然要求新的政府管理理念与之相适应,更多地强调社会公众的意志;强调政府管理活动要关注最广大人民的需求,强调政府管理应该注重公共服务的作用,强调建立和发展广泛的社会公共责任制。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的行政管理理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必须建立起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行政管理理念,即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政府行政管理的宗旨,一切以人民群众的福祉为依归,换句话说就是强调应该“以人为本”。这是政府管理对人的认识的升华,强调要尊重每一个人,政府管理要对全员负责,突破了传统的管理理念,是一种崭新的政府管理的价值观、方法论,是一种深层次的思想解放,是我国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的意识形态的进步。从内容上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标志着我国的政府管理更加尊重人的价值、尊严、自由和全面发展。把人作为社会变革与发展的基本力量,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从思维方式上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使统治者为中心,转变为以公众为中心,真正确立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命运的终极关怀。

4贯彻“以人为本”的行政管理理念

4.1管理理念上要正视人的地位。

政府以人文本的管理中,首先是管理理念上要坚持“以人为本”,从思想上重视人,正视人的地位。人要始终处于主体和主导地位,人支配着社会以及自然。正视人的主体地位,把人放在最主要、最突出、最根本的位置。政府行政管理中,行政管理的最终目标就是保证人民利益,满足人民的需要,社会发展由人民来推动,社会的发展成果当然也要共享。行政管理人员要清醒地认识到,行政管理人员是人民的公仆,是为人民服务的,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权力的主体,人民给予管理者权利,管理者也要时刻接受人民的监督。所以在思想领域,领导干部应该积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要明确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强化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做到密切联系群众,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4.2府行政管理要以满足人民利益为工作目标

政府行政管理中最根本的就是要不断满足人民的利益需要,满足人民对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各方面的需求。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注重一切活动为了人民。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力量,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建立利益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协调和处理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社会各阶层、各领域、各方面之间的利益关系,逐步完善各种社会利益的分配机制,解决利益分配中差别悬殊和不公平问题;关注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人民切身利益问题,满足人民各个方面的需要。

4.3以法律的形式保证人在社会中的权利

行政管理中应该充分运用法律武器来充分保障人的权利,让人民充分享有自身权利,人的权利神圣不可侵犯。要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尊重人的权利,保护人的合法权利。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会不断增强,从而成为其行为的重要动力。所以,国家要保障人的权利,在一切社会活动中注意体现人的权利。采取措施,不断健全和完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方面的制度,为人民行使自己的各种权利提供制度保证。要深化经济、社会改革,消除社会各方面的方面的不平等现象,维护人基本的权利,同时还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为公民参与社会和国家管理提供制度保障。同时还应该重视人的价值,人的价值,是人的社会地位、作用的综合体现,是人存在的目的和意义。行政管理中要为公民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创造宽松、自由、平等的环境。

5结束语

以人为本,不仅阐明了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同时也回答了为什么发展、“为了谁”发展的问题,更加突出人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回答了怎样发展、发展“依靠谁”的问题。“为了谁”和“依靠谁”是分不开的。人的全面发展既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是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目的也是任务。

参考文献:

[1]石书臣.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涵义和时代特征[J].河北大学学报,2015(2).

[2]扬起全,等.关于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体制改革,2017,(1).

作者简介:程鹏华身份证号码:12010519******4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