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速电动车的发展与规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05
/ 2

浅谈低速电动车的发展与规范

谢焕斌

广东玛西尔电动科技有限公司526238

摘要:近年来,成本低、受众广的低速电动车在中国三、四线城市及乡村快速发展起来,并有向一、二线城市交通体系延展的趋势。而该产业尚无明确的管理法规和监管机制,缺乏规范的管理。系统阐述了低速电动车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中国发展低速电动车产业中的机遇与挑战,对低速电动车产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规范策略。

关键词:低速电动车;发展;规范

前言:低速电动车广泛的定义可以涵盖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三轮车、低速电动汽车等。以2018年山东省低速电动车年产量69.59万辆为例,各界争议不断。不过,无论争议如何,低速电动力的相关管理规范已经是迫在眉睫。

1国内低速屯动车发展现状

产业集聚发展迅速,近年来三四线城市和城乡交界处悄然兴起,以山东、江苏为代表的低速电动车发展迅速,呈现快速发展之势。企业数量据不完全统计上初具规模的企业已超过100家,生产企业数量逐年增加,产业集聚,企业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广东、山东、河南等二三线城市,用户群体集中在三四线城市和城乡结合部;典型产品,外形扩尺寸较小,一般小于A0级车,通常的乘员4人以下,用12千瓦时铅酸电池,最好里程55公里,百公里耗电10~15度,每公里成本8分钱;产量情况,产销规模逐年増大,以山东为例,已从2016年的年产60.59万辆快速增长到2017年68.07万辆,2018年的产销量已经达到69.59万辆,同比增长2.23%,目前没有全国的统计口径,预测全国年产量约69万辆。快速发展的原因就是市场有需求,这是一个典型的市场拉动型的产业,适应快捷低成本的体验是快速发展主要原因。

存在的主要问题,我想还是六个方面,产品准入市场、市场准入、路权准入、车辆登记、牌照管理、保险等等,关键有这么几项:一个叫没标准,没标准是好事也是坏事,一方面可以激发市场活力,但是也带来了品质安全等一系列的问题;第二,路权问题不明晰;第三,低水平重复建设,时有发生;另外一个争论的问题,动力电池的技术类型,即支持什么样的电池,应该看到目前生产低速电动车大部分应用是铅酸电池,考虑到环保和技术升级,部分专家倡议应用锂离子电池,也有专家考虑到基础的成熟度,成本等因素,建议应用铅酸电池,农民兄弟价格还需要便宜。此外还建议分阶段渐进式的应用锂离子动力电池。

2我国发展低速电动车的必要性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重要选择,纯电驱动已成为产业发展主要战略方向,我们就考虑习总书记这句话,叫开发适应各种需求的产品,使之成为一个强力的增长点,那么我们所谓的低速也应该在这个产业链条上。从民生的需求和节能减排上看,发展该类车是实现我国13亿出行机动化必由之路,特别是小城市,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和广大的农村。从产业促进和发展形式上看,发展该类车是促进和规范新能源汽车发展重要途径。另一方面不断增长新兴低速电动车,激发了电动车的活力,支撑了高端发展。

3低速电动车产业的机遇与挑战

3.1低速电动车产业发展的机遇

⑴城镇出行的旺盛刚需

中国正在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化、加快城镇化步伐。低速电动车适合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可有效缓解出行难的问题,是改善城乡居民生活品质、方便交通出行的重要选择。同时,低速电动车将对微型传统车、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进行大规模替代。未来5~10年,全国村镇将约有1亿辆短途机动车的刚性需求。低速电动车在乘用和商用两方面都具有丰富的使用场景。在乘用方面,包括小半径城镇、县乡内工作需求,如日常通勤等;生活需求,如接送孩子、购物等;兼具短距离单个用户客运及货运需求。在商用方面,包括特殊封闭环境代步,如高尔夫球场代步车、公园观光等;小半径开放区域代步,如公安巡逻等。

⑵对于未来城市交通具有战略意义

低速电动车具有低成本、便捷、舒适的特点,不仅在广大城乡市场具有应用空间,而且还将成为未来大中城市慢行交通的关键环节,是居民智能出行多元组合方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将低速电动车融入到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出行的大环境中,是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低速电动车是代表着未来人类出行模式的战略性移动工具之一。

此外,由于速度不高,低速电动车也是以较低成本、率先实现自动驾驶的最佳载体。2016年10月,国内首辆量产自动驾驶“南瓜车”于杭州云栖大会发布,该款车型提供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以及厘米级高精度定位服务,已投入试运行阶段。随着自动驾驶的推广和普及,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低速电动车将逐步应用到无人送货、观光旅游、安保巡逻、机场摆渡以及汽车共享等各种场景。

⑶促进节能减排,助力国家绿色发展

中国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给国家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带来巨大挑战,加快汽车领域的能源替代至关重要。低速电动车在使用阶段具备零油耗、零排放、零污染的特点,是城镇化绿色出行的理想选择。一方面,低速电动车将减少国家对于石油的严重消耗,有助于提高汽车产业非化石能源的消费比重。另一方面,低速电动车的规模化发展将和新能源汽车一起,对于智能电网的实现和完善产生重要影响,搭载电池的车辆作为移动的分布式储能单元接入电网,可以提高电网的供电灵活性、可靠性和能源的利用效率,而反过来讲,智能电网技术的进步也势必推动低速电动车的普及和应用。

3.2低速电动车产业发展的挑战

低速电动车产业发展迅猛、充满机遇的同时,仍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由于缺乏对一系列重要问题的清晰界定,产业始终处于无序发展的状态,国家制定相应的政策标准规范和引导低速电动车产业的发展已迫在眉睫。

目前低速电动车产业面临的主要挑战:一是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导致低速电动车产品参差不齐,大量劣质产品不但使消费者遭受经济损失,也威胁其生命安全。同时,由于行业门槛低,部分厂商利用劣质材料和简陋的生产工艺,粗制滥造,生产大批低档次产品,以低廉的价格在市场中销售,催生了大量低质产能,与供给侧改革背道而驰。二是交通无序加重了城市负担,如老年代步车等交通事故频发。由于低速电动车驾驶者没有经过正式的培训,缺乏交通安全的必备知识和紧急情况的应对能力,又基于低速电动车的“特殊”身份,不时出现逆行、闯红灯、随意并线、穿越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界限等行为,这不仅对低速电动车自身带来安全威胁,更对整个地域的交通系统造成重大影响。三是无序发展造成潜在的环境污染。尽管铅酸电池的回收在欧、美、日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市场和技术体系,具有稳定的经济和环境效益,但是在中国,由于铅酸电池回收监管不力,低速电动车仍有可能对环境造成大范围的污染。

4规范低速电动车的策略

⑴尽快建立包括低速电动汽车及其相关基础设施的产业技术标准,开展产品标准化工作,同时对其技术性、环保性、节能性和安全性做好等级认证工作。在国家标准出台前,应按照国际惯例和国际标准,先行建立企业标准,通过产业联盟的形式推广,推动出台统一的行业和国家标准。

⑵工信部、发改委和公安部应尽快出台行业准入办法,对具有汽车生产资质、产品通过检测的低速电动车企业实行准入管理。建议将低速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进行分类管理。针对低速电动汽车制定一套严格的管理办法,包括车辆生产、检测、保险、上路管理等多个环节。在道路资源和安全可控范围内,将低速电动车纳入现行的道路交通管理体系,除高速公路和限行道路外,所有乡村公路和城镇的部分道路应向低速电动汽车开放。车辆可采用专用明显标志的车牌便于识别,驾照可考虑使用C4/C5驾照。

⑶在有条件的省份率先开展低速电动车试点工作,探索一种以市场需求为拉动,政府不投资和补贴,技术路线由低到高、先易后难、自主研发,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提高的发展模式。

5结语

低速电动车价格低廉,使用成本低,便捷实用,在山东、河南等地区得到快速发展,规模持续扩大。但是,目前对生产企业、产品质量、道路通行权限、驾驶员资质以及产品性能等各个方面,都缺乏国家层面统一的管理政策及行业标准。实际上,低速电动车将为人口老龄化、空间紧张、能源消耗、环境保护及“最后一公里”出行困难等城市问题,提供良好的解决方案。为此,充分阐释了低速电动车的战略价值,在系统分析了其发展现状与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本文从确保低速电动车产业良性发展的角度出发,对所遇到的挑战提出了明确的建议和意见,以促进我国低速电动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低速电动车归位之辩[J].甄文媛.汽车纵横.2015(02)

[2]低速电动汽车的“野狗式生存”[J].王克.中国经济周刊.2015(14)

[3]国内外低速电动车政策导航[J].王永超.电动自行车.2015(07)

[4]低速电动车发展亟待政府决策[J].董扬.时代汽车.2015(Z1)

[5]电动车整治依托于交通管理水平[J].曾国喜.电动自行车.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