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畜牧业发展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探究畜牧业发展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贺政

垫江县人民政府桂溪街道办事处农业服务中心重庆垫江408300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为了能够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畜牧养殖数量在逐渐的增多,推动了我国畜牧行业的发展。但是在养殖业发展的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因此,需要转变畜牧养殖的方式,要实行健康养殖,提高养殖的技术,而且要合理控制动物粪便的排放,增加对排污问题的治理,加强监督管理,从而做好畜牧业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本篇文章主要分析了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环境保护问题,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且提出了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做好环境保护的措施。

关键词:畜牧业;环境保护问题

引言

对于畜牧业来说,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所需,而且还能够解决一部分劳动力的问题,是国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养殖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的严重起来,而养殖废弃物的治理和开发利用工作相对滞后,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畜禽粪污排放引发的环境污染事件时有发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加强畜牧业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

一、畜牧业发展过程中环境问题的现状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所造成的环境问题也在日趋严重,而造成环境出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畜牧业所需品生产过程、养殖过程以及产品加工的过程中,在这三方面中,尤其是养殖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问题最为严重,在养殖过程中,对粪便、废饲料以及污水等都需要集中进行处理。畜牧业发展中,相应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多,而随着集约化发展项目的不断扩大,牲畜集中饲养导致养殖场内小范围废弃物堆积如山,大量集中的粪便会对水源造成影响,甚至已经形成城市和农村的新兴污染源。尤其是一些规模化养殖场所为了减低养殖和运输成本,就将厂房设置在人口密集以及交通便利的位置,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污染,对居民健康也形成了威胁【2】。

二、畜牧业发展过程中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养殖人员的环保意识不强

对于一些养殖户来说,在养殖业发展的过程中,只知道一味的追求经济的增长,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追求养殖规模的扩大以及发展的速度而忽视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政府部门在畜牧业发展中在治污工作上不仅缺少技术的支持,而且还缺少资金的投入。相较于工业污染治理以及畜牧业发展情况,我国畜牧业环境问题防治工作较为滞后,且整体社会的环境管理意识并不强,也就导致治理效果不尽如人意【3】。

(二)监管部门执法力度弱

对于一些地区的环境保护部门来说,在执法的过程中缺少执行力,所采取的治理措施不能够满足该地区实际的需求,而且不管是人力、物力还是财力都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导致环境的治理效果始终达不到理想的目标,从而使得环境问题也变的越来越严重。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畜牧业养殖污染对于环境管理造成的危害并没有被纳入到国家环境污染防治重点中,也就削弱了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效果。

(三)养殖人员缺少防污治污的理念

相关部门在贯彻落实《畜牧法》和《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条款的过程中,宣传力度不强,养殖者没有形成有效的环保意识,出现重生产、轻环境污染的思想,防污治理过程不能贯穿整个畜牧业管理项目,饲养管理和规划布局等都较为片面。

三、畜牧业发展过程中环境保护的措施

(一)对畜牧养殖场进行合理的规划

在畜牧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对畜牧养殖场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要按照国家制定的标准正确实施养殖方式,并且还需要对畜牧养殖场的布局进行合理的调整,提高畜牧养殖场建设的合理性。不仅如此,还应该建立并完善环境保护的体系,要加强对环保设施的投入,做到安全生产、绿色生产,减少废弃物以及粪便的产生。目前我国畜牧养殖出现了许多的生态养殖模式,将动物粪便进行发酵,转化为有机肥,这样可以加强环境保护效果。另外在对畜牧业养殖场进行规划过程中,还应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应将生态环境保护区域划分为禁养区,以此加强对环境的保护【4】。

(二)对排污处理系统进行科学化升级

在畜牧业发展的过程中,农业与畜牧业的有效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农业上对于肥料的管理,来提高土地的生产力,要严格执行肥料循环再利用的原则,这样不仅能够有效降低环境的污染,还有助于提高土壤的生产能力,并且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环保设施。其中,要着重关注畜牧业养殖污水处理效果,其一,污水生化处理,其处理流程和原理与城市污水处理相似。其二,污水生态化处理,主要是将畜牧业产生的污水结合起来,利用废水净化处理技术,对其进行有效管控后形成循环利用的模型,不仅能保证节约用水,也能提高环境无污染处理效果。

(三)增加对环境治理的投入

在畜牧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升级治理维度和相关管控要求,构建切合实际的控制模型。首先,要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对污染治理工程项目的用地情况以及税收情况进行细化治理和集中管控,实施污染者付费制度,积极落实相关运行维度和管控模型,进一步引导畜牧业污染治理的良性发展。另外,要在实际管控机制建立过程中,有效提高畜牧业污染治理的资金管控水平,建立多元化资金治理投入机制,深化实际管理水平和管控要求。除此之外,在畜牧业污染治理过程中,要有效的增加科技投入,落实规模养殖以及综合治理的技术模型,强化产业化管理机制,实现产业化经营维度,积极构建更加有效的产业化实施措施,确保能利用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构建循环利用体系,升级管理效果【5】。

(四)加强监督监管力度

想要从根本上改善畜牧业发展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问题,就需要与环境治理管理的要求进行有效的结合,要加强对环境治理的监督和管理,不仅要扩大宣传的力度,还需要在防污治污问题上达成共识,从而提高环保治理的理念和措施,完成辖区内规模化养殖的具体要求。积极落实布局管理条例,加大监督和查处力度,从而提高养殖人员畜牧业养殖场选址的理念,并且积极践行场区布局优化管理以及多元化污染防治工作,保证饲养过程和管理维度之间能构建系统化升级模型。只有从根本上提高管理模型的实效性,才能真正构建系统化的环境保护效果,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强化监督力度的同时,积极落实环境污染管控措施,运行环境监测评估体系以及监督规范,真正从监督管理层面解决畜牧业发展中产生的污染问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基本国策,对促进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应采用多元化的治理方式,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提高畜牧业的管理效果,实现畜牧业经济发展和环保工作并重,既满足畜牧业发展对环境保护要求,同时还应不断提升畜牧业养殖经济的效益,进而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艾.论畜牧养殖中的环境保护问题[J].农民致富之友,2014(12):254-255.

[2]赵金粉,张国锐.浅析畜牧养殖中的环境保护问题[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5(12):62-62.

[3]张燕菊.关于畜牧养殖中环境保护问题的探讨[J].当代畜牧,2015(3Z):27-28.

[4]尚剑虹.我国畜牧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8,502(10):28.

[5]武玉山.畜牧养殖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探讨[J].现代畜牧科技,2016(12):166-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