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4-14
/ 2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王彦红李翔明

王彦红李翔明(焦煤集团技工学校)

摘要:职业教育能否充分发挥重要作用,关键是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大力发展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强化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的建设,完善职教师资培训机制以及及职业教师待遇等问题。

关键词:职业教育师资队伍职业技术师范教育职教师资培训

0引言

职业教育如果办得有特色,很成功,就能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出既懂理论又会操作的大量人才,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是要建立一支数量足、质量高、专兼结合、以专为主、比较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是一项根本性的措施。当前,职业教育的招生与前几年相比明显下降,有的地区职业教育资源也出现流失现象,这其中有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但是职业学校缺乏大批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教师,导致教学质量不高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1当前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存在着以下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1.1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素质不够理想目前,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素质还不够理想。以专职教师的学历为例,职业学校专职教师中,一大批学历不合格,专业课教师紧缺,有些职业学校“饥不择食",采取若干应急措施,从而影响了教师队伍素质。一是由非师范高等院校分配的毕业生,他们有非常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但缺乏教育理论知识和师范教育的专业训练,往往基础理论也讲不清,条理性差,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还有所欠缺;二是不管是社会办的职业学校,还是企业办校,都存在从社会上招聘的退休科技人员或老技术工人,他们虽有娴熟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缺乏教育理论知识以及教学经验,有的还缺乏专业理论。另外还有由文化课教师改行做专业课教师,虽教育、教学经验比较丰富,但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

1.2专业课教师缺乏职业教育教师结构不合理,专业课教师比较缺乏。文化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比例严重失调,与国家教育部规定的1:1的要求相距尚远。由于师资结构不合理、专业教师缺乏,使得在职的专业教师超负荷工作,无法更新知识和研究、讲授新技术,教学效果不佳。

1.3实习指导教师缺乏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同,实践性很强,有的学校没有专任实习课指导教师,出现“在黑板上种田、开机器”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学校临时聘请社会上退休的老技术工人担任实习课指导教师,但他们不是学校的专职教师,有的只为代课费而来应聘,责任心不强,管理经验缺乏,学生实习操作效果不太理想;有的学校安排专业课教师担任实习课指导教师,他们有的学历高,不屑于担任实习指导老师,积极性不够强,教学效果不好;职业学校主要以实习为主,实习课占60%的课时量,而文化课学得比较少,教师剩余很多,出现工作量很难合理安排,有的教师只教2—3节,有的教师没课教,而实习指导老师教师要超工作量,一天6节课,但付出劳动多的,其工资福利待遇并没有相应提高,从而影响教师情绪,很多教师不愿担任实习指导老师。

1.4教师普遍存在教学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由于近年来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人们的教育需求得到满足,因此处于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夹缝”位置的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几乎全部来自初中生,而且绝大多数是升入高中无望才选择上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他们普遍存在着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的问题,抱着到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是为了“混张文凭”好找个工作的思想。由于生源质量偏低,素质差,难管理,教师费尽心血也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慢慢地就挫伤了老师的教学积极性,一些教师抱着“老师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态度,学生爱学的就多讲一些,不爱学的就听之任之,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

1.5职教师资培训机制不健全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的业务提高缺少专门培训基地。职教师资的培训缺少必要的政策和措施加以保证。教师进修提高特别是专业课教师的在职培训的受制因素过多,不少学校办学经费严重不足,难以完成教师的进修提高任务。教师编制过紧,一线教师负担较重,不少教师想进修又没有时间。

1.6职业教育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低。由于社会分配不合理,脑体倒挂,职业校学教师与普通中学一样,工资福利待遇低。有的教师通过校内外工资福利待遇和工作量的对比,产生厌教情绪;有的专业课教师凭着自己有一技之长而“另谋高就”,有的专业课教师用自己学到的专业知识到外单位兼课、兼职、经商,搞“第二职业”。

2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所存在的以上几个问题严重阻碍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为巩固已取得的职业技术教育成果,提高职业技术教育质量,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已迫在眉睫。

2.1搞好职教师资的在职培训工作。要尽快完善职业教育教师继续教育体系,满足职教师资对专业知识、技术知识、专业技能、技巧的更新要求和职业技术教育能力、素质的再提高教育。在当今社会,知识更新换代非常快,我们不能停留在原有的知识上来教育学习,那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落伍的学生,因此,不仅要对教师专业知识的培训与提高,而且在教学设施、设备的配备、实习基地的建设等方面也要及时完善,以满足职教师资教学需要,

2.2加强职业中学教师的在职进修提高。要根据教师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程度的、各有侧重的进修。可实行长期培养和短期训练相结合,在职进修和脱产进修相结合,系统提高和缺什么补什么相结合,要贯彻在职进修为主,自学为主的原则和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学校还可指定同科老教师带新教师,帮助新教师尽快提高教学能力,还要建立校际各专业中心教研组,及时交流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制订教研活动计划,确定研讨方向,组织观摩教学,使教学向最优化状态发展。

2.3要合理解决职业学校教师的各种待遇问题,以增强这一工作的吸引力,从而使教师数量和质量得到保证。职教师资与普教师资相比,业务上的要求更高,需要付出更多的劳动,因而要相应提高其工资福利待遇。

2.4利用职教集团的优势,聘请校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教授、专家、工程技术人员来校做兼职教师。他们不光给学校带来生产、科研第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以及社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新要求,而且在与学校教师共同进行教学活动中,可以促进学校教师向“双师型”转化。

2.5强化约束激励机制,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责任感。虽然就目前状况来看,中等职业教育存在招生困难,生源少,学生素质差等一系列的问题,导致教学难以管理,教学质量差,教师积极性不高等,但如果加强学生的管理和德育教育,学校上下各级齐抓共管,建立约束激励机制,会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虽然职业教育不像普通教育一样,教师有升学压力,但中等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目标,就业多少的本身就是社会对目前教育质量的一个总体评价。

总之,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发展职业教育的一项基础建设,只要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下大决心,花大力气,疏通各条渠道,制订出一些可行性政策,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定能不断发展壮大,其结构必将逐步趋于合理,从而有利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巩固发展,促进经济建设的持续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