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吸附技术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免疫吸附技术及护理

张学颖刑荣芳万莹王亚楠毛丽丹张丽萍

张学颖刑荣芳万莹王亚楠毛丽丹张丽萍(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医院158100)

【摘要】目的讨论免疫吸附技术及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建立静脉通道,加强局部观察,保持静脉通道畅通。在吸附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血管条件及操作规程,适当调节泵出血液的速度和压力,以确保吸附过程的正常进行。每个吸附周期后及时用pH试纸检查冲洗吸附泵后排出液体的pH值,使其处于中性。

【关键词】免疫吸附技术护理

免疫吸附(简称IA)疗法是近年来医学发展的最新成就。本疗法是通过体外循环选择性的清除血液中的致病物质达到治疗效果。主要是对血脂和自身抗体的清除以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吸附是吸附疗法中的一种血液净化方式。自1979年美国学者Terman等第一次将免疫吸附技术应用于临床治疗以来,免疫吸附治疗已逐渐成为血液净化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且日益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免疫吸附是利用抗原—抗体的生物化学反应理论,将抗原或抗体固定在特定的载体上制成吸附柱,当血浆流经吸附柱时,血浆中的抗体或抗原可被吸附柱吸附及清除。我科收治6例重症肌无力、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成功地实施了免疫吸附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现将其护理技术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观察对象6例患者。其中男性2例,女性24例,年龄13~68岁,平均年龄34岁;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4例,重症肌无力2例。

2免疫吸附装置

免疫吸附系统常由三大部分组成:①动力系统;②血浆分离器;③免疫吸附装置。另外尚需各类压力、空气、温度、血液监测报警设备。

2.1动力系统

(1)血泵:用于引出血液。为避免破膜,泵速不宜过大,一般为20~150ml/min。

(2)血浆泵:将血浆从血浆分离器中引出,泵速一般为15~35ml/min。一般根据吸附柱的饱和情况以及预计要清除物质的量来设定血浆循环量(通常为9000ml)。

2.2血浆分离器用于分离血浆,使之与吸附柱作用,这样可以避免血细胞与吸附柱直接接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吸附效能。

2.3吸附柱吸附柱由柱体、载体和配体三部分组成。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吸附柱有Immunosorba、prosorba、IgA-Therasorb、Coraffin、Clq、TR-350及PH-350等。临床上用的免疫吸附柱应满足以下几个条件:①吸附应具备选择性或特异性;②在体液特别是血浆中应无毒和不溶解;③不激活补体及凝血系统,不致敏;④极少配基离解脱落;⑤能再生;⑥稳定性好,便于储存和消毒;⑦成本不应太高。吸附柱中的配体可按其生物反应特性分为以下三大类:

2.3.1抗原性物质:如DNA、血型抗原、胰岛素等,可分别清除血中的抗DNA抗体、抗血型物质抗体及抗胰岛素抗体。

2.3.2抗体:如抗甲胎蛋白抗体、抗低密度脂蛋白(LDL)抗体、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抗体等,分别可清除血中的甲胎蛋白、LDL、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2.3.3能与抗体Fc段结合的物质:如补体Clq、葡萄球菌蛋白A(SPA),两者均能与血中免疫复合物的Fc段结合,清除免疫复合物和免疫球蛋白IgG。其中常用的是蛋白A免疫吸附。SPA能与血中IgG的Fc段结合,这种结合方式不属于免疫反应。SPA性质很稳定,酸性物质、低浓度的非离子型去垢剂均不影响其活性,且耐热。SPA与IgG的结合可被多种洗脱液解离,从而可实现吸附再生。另外,SPA同载体的结合很稳定,SPA同载体的耦联技术也不复杂。以上特点,使得SPA成为免疫吸附疗法的临床开发热点。吸附柱的工艺要求还包括吸附剂解离率要低,载体解离率也要低。

3免疫吸附的方法

免疫吸附治疗的方式通常有血浆灌流和全血灌流两种。全血灌流很少使用,因为吸附柱或多或少的多血细胞有损伤或激活作用,故有专家认为血浆分离装置是进行免疫吸附治疗的必备条件。

血浆灌流时,需先用膜分离器或通过离心使血液的有形成分和血浆分开,然后血浆通过吸附柱后与细胞成分汇合,并输回体内。为了增加吸附效果,可以同时串联几个吸附柱,也可将两个吸附柱交替使用,即当一个吸附柱用于吸附的同时,另一个进行再生处理。

A蛋白免疫吸附柱为A蛋白和含琼脂球混合而成,含琼脂量为62.5ml,吸附柱预冲量为72.5ml,A蛋白结合能力为每毫升琼脂结合20mglgG,外壳由丙烯酸酯包成。免疫吸附治疗的第一步是需先将血浆分离出来(用膜式或离心式),血浆以15~35ml/min的速度进入第一个吸附柱(机器上一般有两个吸附柱),在柱内血浆中抗体(IgG)被吸附并结合在A蛋白上。与此同时,第二个柱自动冲洗出保存液(具有防腐作用),冲洗液自动进入废液袋中。当第一个吸附柱抗体饱和后,第二个柱也冲洗完毕,两个柱工作状态开始自动转换,即此时第二个柱开始吸附血浆,而第一个柱进行再生,方法是由酸液泵自动混合两种液体(酸和缓冲剂预先配制好),形成一个pH梯度(2.2~7.0)的液体进入该柱,A蛋白上的抗体遇酸后脱落,随即被缓冲液冲走,进入吸附血浆袋内并被弃去。抗体不断冲掉,直至完全冲洗净,柱内pH恢复到7.0时,第二个柱又饱和,两个柱工作状态又转换(每10分钟转换2次)。被吸附过的血浆(不含抗体血浆或再生血浆)进入血浆袋内,并通过泵输回患者体内,这样循环下去,一直达到事先设定的血浆循环量(通常是9000ml)和排除的IgG总量,治疗才算结束。整个治疗过程均由电脑控制,并随时检测柱的吸附和冲洗,以确保安全。

4免疫吸附的护理

免疫吸附利用抗体在酸性环境下吸附,在碱性环境下脱落的原理,主要通过五个阶段完成吸附过程。①采血阶段:用16号采血针头穿刺静脉,在动力泵的作用下,抗凝药与全血1:18的比例混入,抽出的血液沿着管道流人离心机上的分离杯内,直到采到所设置的血量为止;②分离阶段:边采血边分离。分离杯以机器特定的速度旋转,由于血液成分的相对密度不同,将血液分离成血浆和血细胞;③血浆收集阶段;随着分离杯内血液成分的不断增加,血浆因为相对密度最低,故由分离杯上的管道内自动顶出,直接流人血浆收集袋内,直至达到预先设置好的300ml;④抗体吸附阶段:300ml血浆经Ⅰ号吸附泵Ⅱ号吸附泵交替将抗体全部吸附;⑤回输阶段:抗体吸附完毕,血泵将抗体吸附后的血浆与分离杯内剩余的血细胞部分混合后全部输到患者体内。一个吸附周期完成需15~25分钟,一般收集血浆2000~3000ml。

4.1术前护理

4.1.1了解患者病史,熟悉目前病情,做好相关检查,包括出血时间、凝血时问、APTT、免疫全套、抗体、血电解质,老年患者要查血流变。

4.1.2做好心理护理:多数患者担心治疗不成功导致经济上受损失,身体上受痛苦,因此护士应帮助患者熟悉环境,细致的解答疑问,说明治疗目的,详细介绍治疗原理和操作过程;应关心、体贴患者,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操作时动作熟练、稳健,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使患者对治疗充满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4.1.3熟悉患者静脉血管:主要选择四肢的静脉,以便血液的抽吸和回输的畅通。静脉穿刺时需采用血液透析患者专用的16号静脉穿刺针。如估计患者血管条件不佳时,治疗前应及早做股静脉、锁骨下静脉或中心静脉穿刺并予以保留,以供2~3周的免疫吸附治疗。

4.1.4吸附治疗当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体重,有腹水时测量腹围,保持呼吸道通畅和口腔卫生。可给予清淡、含水量少的饮食,保持大、小便通畅。

4.2术中护理

4.2.1由1~2名有临床经验的护士担任吸附治疗的操作与护理工作。护士应熟悉吸附治疗的操作规程、步骤、并发症处理,并掌握抢救措施。

4.2.2患者取平卧位,床头抬高30°以利于回心血量的增加。嘱患者如有不适,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4.2.3建立静脉通道,采用16号静脉穿刺针穿刺大静脉,固定好针头,静脉推注2500IU肝素抗凝。加强局部观察,保持静脉通道畅通。每隔1小时注入2500IU肝素一次,以便抽出的血液处于低凝状态。

4.2.4在吸附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血管条件及操作规程,适当调节泵出血液的速度和压力,以确保吸附过程的正常进行。

4.2.5每个吸附周期后及时用pH试纸检查冲洗吸附泵后排出液体的pH值,使其处于中性。

4.3吸附治疗中的监护和护理

4.3.1密切观察脉搏、血压,一般30~60分钟测量1次。注意神志、呼吸、面色的改变,并做好治疗、护理记录。经常询问患者有口麻、头晕、心悸等症状。由于每次吸附治疗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要做好生活护理,使患者顺利完成吸附治疗。

4.3.2吸附完毕后,留取血液标本复查抗体,以便对照。操作完毕拔出针头后,一定要注意保护针眼,先消毒,再加压按10~15分钟,避免出现皮下出血。观察30分钟后再送至病房,与病房护士交接班。

4.4不良反应及处理

4.4.1一般反应常见畏寒、口干、疲倦等,是由于血液成分反复循环、分离、吸附、回输,机体不适应所致。对此可在吸附治疗开始阶段稍延长吸附周期,采血和回输速度减慢,使患者逐步适应。注意嘱咐患者保暖,喝热的饮料,症状会很快减轻或得到控制。

4.4.2枸橼酸反应:吸附治疗中输入过多的枸橼酸抗凝溶液易引起低血钙反应。因此,术前应常规给予葡萄糖酸钙,以免发生严重的枸橼酸反应。

参考文献

[1]杨天楹,杨成民.临床输血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400-425.

[2]黄燕林.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护理进展[J].广西医学,2002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