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践行中学生思想道德养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5-15
/ 1

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践行中学生思想道德养成

王海娟

(陕西省西安市第七十五中学,陕西西安710016)

中图分类号:G623.15G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5-135-01

摘要:学校教育的两个实例透射出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践行中学生思想道德养成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思想道德;养成

《国务院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因此,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当前青少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关系到我国未来人口素质及发展。

如何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事实证明,光靠过去的说服教育是行不通的,最新研究表明,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德育实效。这是因为,未成年人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常常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通过心理咨询,德育工作者不仅可以了解到学生的一般身心特点和思想状况,而且可以从更深的层次上了解学生的情绪、情感乃至气质、性格等方面的具体情形,从而对症下药,加强德育的针对性,最终实现化解矛盾、消除障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目标。因此:要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重要途径。

这些年,我一直担任我校心理健康教师,负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这些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践,我深切的体会到在心理课课堂上渗透德育、运用心理健康知识和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是提高德育实效的一个有效途径。

以下是我在工作中的两个实例:

记得2008年秋季开学初,学校政教处对学生进行仪容仪表检查,我注意到大部分高中男生都能按照学校要求把头发理成符合要求的

发型,但个别学生却要追求所谓的个性,理发6次还是不符合要求,最终学生被停课,甚至和政教处德育老师发生对峙,更有甚者高中一年级五班的一名学生,因为理发这件事竟然闹着要退学。针对这种情况,在高一年级第二节心理课上讲到心理健康的标准第九条“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个性”,我适时说出学校关于仪容仪表的要求,我告诉学生:在当今这个开放的时代,追求个性,彰显自己的个性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我们作为这个集体的一员,要遵守班级和学校的规范要求,我们每个同学必须在遵守学校和班级的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去发挥自己的个性。说到这里,我注意到很多同学都在点头表示赞同,不少原来对学校关于头发的规定有意见的学生不再觉得学校的要求无聊、过分了。

另一个例子是运用积极关注的方法转化一个被认为是全年级最差的学生。积极关注既是心理咨询师的态度,也是心理咨询的一种技巧。去年秋季开学初,我在初一四班上课时,发现有个男生起立时不站起来,问哪儿不舒服,他没有说话,再次询问下,说没有哪儿不舒服。我没有追究什么。在后来的课堂上,他一直不遵守课堂纪律,不是自己在玩,就是想找旁边的同学说话。我除了给他暗示外,并没有过多指责他。而是在讲自制力时提问他:你认为什么是自制力?课后,有同学告诉我:这个同学在小学时,班主任说他两句,他就上手打班主任。班主任也告诉我:班上所有的事情都是他惹起的。同样年级组长也告诉我:这个同学是入校至今全年级表现最差的一个学生。我听到这个消息,心想:这个孩子的家庭教育肯定有问题。于是在课外活动时间把这个同学请到心理辅导室,准备把他作为我的第一个工作对象。

他进入我办公室之后,我并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很客气地请他坐下,问他喝水不。这个举动很快缓和了他的紧张。我和他闲聊,、问他是否习惯了中学地生活,了解他的家庭情况,父母的职业以及对他的教育等。最后请他把自己在我课堂上出现地错一一写下来,但我没有说什么。第二周的课上,我一直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后来出现一次说话行为,我及时给他了一个眼色。那天课外活动时间,我继续把他找来,先肯定他今天课上的表现,然后让他写出今天课上出现的问题,并拿出上次他写的东西,让他自己比较,问他有什么发现,他说第一节课犯了6次错误,这节课犯了1次。和上次一样,我没有问他为什么上课要说话,而是指出他进步很大,一下子从6次错误降低到1次,说明他还是有自制力的。我问他,下次课堂上还犯错误吗?他说不会,我又问他:百分之多少的信心?他说100%。最后,我让他把今天的话写到本子上(我专门给他一个本子,让他写感受)。我告诉他:我会一直关注着他。之后我每天抽空叫他来我办公室坐,聊聊学习,聊聊他的表现,始终积极关注同时在班主任那里去了解、证实。一个月过去了,这个孩子的变化非常大。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不再为他而头疼。

这几年的工作实践证明: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是心理咨询的知识和方法,做青少年的德育工作比单纯说教要有效得多。青少年的行为问题多是因为心理问题造成的,因此要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思想修养水平,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