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胱抑素C对糖尿病肾病诊断的现实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8-18
/ 2

血清胱抑素C对糖尿病肾病诊断的现实意义

梁毅珊

梁毅珊(广西省贵港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广西贵港537100)

【摘要】目的:了解血清胱抑C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现实意义。方法:以本院2011年6月份至12月份住院部收治的确诊为2型糖尿病病患6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以全部病患24小时的尿微量白蛋白的计量作为根据,分为三组:(1)正常UAER组:UAER小于30mg;(2)微量UAER组:UAER在30~300mg之间;(3)蛋白尿组:UAER大于300mg。对照组均是正常的体检者,每组均测量血肌酐(Cr)、血清Cys-C以及血尿素氮(BUN),并展开组间对比。结果:2型糖尿病病患的正常UAER组、微量UAER组、蛋白尿组和对照组各组之间对比Cys-C水平差异都具有显著性,即P<0.05,并和UAER以及BUNCr具有正关系。结论:临床上,血清胱抑素C会随着病患肾功能的逐渐恶化而升高,它的灵敏程度比血Cr、以及血BUN、蛋白尿均要高,而且为呈正相关,可以作为诊断糖尿病肾损害的一种理想标志物,对糖尿病病患肾病患的早期功能的损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胱抑素C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属于糖尿病病患较为多发的一种微血管的并发症,该病会对糖尿病病患的生存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1]。近些年来,临床上广泛应用胱抑素C(CysC)来诊断肾小球受损情况的一种标志物。为了进一步了解血清胱抑C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本院2011年6月份至12月份住院部收治的确诊为2型糖尿病病患6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对病患的相关诊断资料展开回顾性地分析及总结。现做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本院2011年6月份至12月份住院部收治的确诊为2型糖尿病病患60例中,女性22例,男性38例,病患年龄均是在45~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8岁。全部病患都和1999年WHO糖尿病学者会议上关于2型糖尿病的相关诊断标准相符合。以全部病患24小时的尿微量白蛋白的计量作为根据,分为三组:(1)正常UAER组:UAER小于30mg;(2)微量UAER组:UAER在30~300mg之间;(3)蛋白尿组:UAER大于300mg。对照组20例都是正常的体检者。

2临床方法

全部标本均是在清晨空腹时抽取3ml,并分离血清,在冰箱中保存,温度控制在-20℃;并留取病患24h的尿液。其中血清Cys-C主要是以乳胶颗粒的增强免疫比浊法来展开检测,而尿肌酐、SCr以及BUN则是应用全自动的生化分析仪来展开检测,UAER是使用免疫比浊法来展开检测[2]。

3统计学处理

本组研究所得的全部数据均通过SPSS15.0来展开统计处理,两组间的对比以t来检验,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

2型糖尿病病患的正常UAER组、微量UAER组、蛋白尿组和对照组的各组间的Cys-C、Cr以及BUN的水平对比具体如下表:若把Cys-C作为因变量,将Cr、BUN以及UAER作为自变量展开分析,结果显示,Cys-C和Cr、BUN以及UAER呈显著的正相关即P都是<0.05。

5讨论

糖尿病肾病属于糖尿病病患较为多发的一种微血管的并发症,该病会对糖尿病病患的生存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临床利用CysC可有效诊断病患早期的功能损坏情况。CysC是一种低相对的分子质量蛋白质,其共有126个氨基酸,属于非糖化的一种蛋白,是半胱氨酸的一种蛋白酶抑制剂,其是在脑脊液中被发现出来,目前,临床将其定为一种正常成分,而且存在肾衰竭病患尿液之中。在人体中,全部的有核细胞均是可以形成CysC,并非常恒定,不会受到肌肉量以及发热、炎症之类的因素影响,能够自由穿过肾小球的滤过膜,而且在近曲的小管能够重吸收以及降解,所以血中的浓度大多是通过肾小球的滤过情况来决定。在早期,糖尿病病患会并发肾病导致肾小球的功受损害,进而导致肾小球的滤过率逐渐降低,最后造成血中的CysC会不断升高[3]。在本组研究中,糖尿病肾病病患的血清CysC水平比健康体检者的血清CysC水平明显要高,即P<0.01,由此可见,CysC在糖尿病肾病病患的诊断过程中,表现出其的高敏感性,和国内相关文献的报道相一致。

CysC比Cr的相对分子质量要大,并带正电,它的生成速度与血浓度较稳定,一般不会受其它的病理影响。肾脏是仅有的代谢以及滤过器官,其在血清中的浓度以及肾小球的滤过率紧密相关,且对肾小球的滤过率比要比Cr敏感,所以可以有效反映出肾小球的滤过膜早期的通透性变化。近些年来,有相关研究表明,血清CysC是最能够反映出肾小球的滤过功能相对理想的一种内源性物质,尤其是能在早期就反映出肾小球的病变,灵敏度比较高。本组研究的结果现实血清CysC是现阶段早期糖尿病肾病相对敏感以及实用的一个指标,对糖尿病病患肾病患的早期功能的损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姚立腾,王锦驹.血清胱抑素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05):88-90

[2]谢淑华,徐鸿绪,黄健宇,赖在真.血清肾功能指标及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05):105-107

[3]张艳菊,刘吉纯.尿微量尿白蛋白、血清胱抑素C和糖化血红蛋白三项指标在2型糖尿病肾功能损伤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04):102-104

2型糖尿病病患各组与正常对比组各组间Cys-C,BUN,Cr水平比较

与对照组对比*:P<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