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Sr-90Y敷贴治疗皮肤血管瘤临床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90Sr-90Y敷贴治疗皮肤血管瘤临床疗效分析

武健李兆全张英霞张永亭

武健李兆全张英霞张永亭(山东省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心医院核医学科山东淄博255120)

【中图分类号】R7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2-0158-02

【摘要】目的研究用90Sr-90Y敷贴器敷贴治疗皮肤血管瘤的方法、疗效分析,并观察不同年龄对疗效的影响。方法用90Sr-90Y敷贴器治疗288例不同年龄(30天~14岁)的皮肤血管瘤。结果不同年龄的皮肤血管瘤,90Sr-90Y敷贴治疗效果明显不同。<1岁组治愈率为96.8%,1岁~3岁治愈率为90.1%,4岁~8岁治愈率为85.7%,9岁~14岁治愈率为66.6%,<1岁组治愈率与1~3岁组治愈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1岁组治愈率与4~8岁组治愈率有显著意义(P<0.05),<1岁组治愈率明显高于9~14岁组,治疗效果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90Sr-90Y敷贴治疗在皮肤血管瘤治疗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是治疗皮肤血管瘤安全、有效的方法,低年龄组治疗疗效明显高于高年龄组,对于血管瘤的治疗应愈早愈好。

【关键词】90Sr敷贴器皮肤血管瘤

皮肤血管瘤属于先天性疾病,据统计,75%病例于出生时出现,其余25%亦多在婴儿或儿童期发现,少数在成年期发现。目前,敷贴治疗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对1999年1月-2004年12月共计288例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1999年1月—2004年12月288例患者,男性125例,女性163例,均来自本院皮肤科门诊,年龄在1月-14岁。年龄分布:<1岁157例,平均年龄(4.9±2.3)月,1-3岁71例,平均年龄(1.7±0.7)岁,4-8岁42例,平均年龄(5.1±1.1)岁,9-14岁18例,平均年龄(11.2±1.5)岁。

1.2治疗方法:90Sr-90Y敷贴器由中国原子能科学院生产研制,1996年5月27日测定,活度为1226MBq,吸收剂量率为3.3cGy∕s,活性区尺寸为40mm×30mm,用2mm厚的铅橡皮垫屏蔽保护病变周围的正常组织,将90Sr-90Y敷贴器活性面对准病变处,照射范围扩大至血管瘤周围2mm处,压紧使之尽量贴紧病变的表面,对瘤体较大的,敷贴器不能一次覆盖的采用移动法分野照射。为保证照射部位吸收剂量率均一性,在移动时以分区划线法避免部位重叠,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视治疗效果1~2月后行第二疗程。

1.3疗效判愈标准:痊愈:血管瘤完全消失,肤色恢复正常,

与周围正常皮肤颜色相比基本上无差别。显效:瘤体基本消失,肤色基本恢复正常,病变局部有少许瘢痕,或点状、蛛网状血管扩张。有效:血管瘤消退达一半以上,停止生长,颜色不同程度变淡。无效:瘤体大小及局部皮肤颜色与治疗前后血管瘤无明显差别,且有扩张趋势[1]。

1.4统计学分析:不同年龄组间比较采用计数资料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90Sr-90Y敷贴器治疗疗效:<1岁组治愈率为96.8%,1岁-3岁组治愈率为90.1%,4岁-8岁组治愈率为85.7%,9岁-14岁组治愈率为66.6%,<1岁组治愈率与1~3岁组治愈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1岁组治愈率与4-8岁组治愈率有显著意义(P<0.05),1-3岁组与4~8岁组血管治愈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1岁组治愈率明显高于9~14岁组,治疗效果有显著意义(P<0.01)。

不同年龄对90Sr-90Y敷贴器治疗皮肤血管瘤的影响[例(%)]

注:*P<0.01,**P>0.05

3.结论

90Sr-90Y敷贴治疗是一种β射线敷贴治疗,90Sr半衰期为26.8年。它在释放出能量为0.65MeV的β离子后衰变为90Y,此β射线较弱,在组织中最大射程为2.69mm,而90Y再经衰变,释放能量为2.16MeV的β粒子后成为稳定元素90Sr,其β射线较强,在组织中最大射程为11mm,所以90Sr-90Y敷贴治疗的β射线主要是90Y衰变释放的[2]。由于β射线有较强的电离能力,较弱的穿透能力,一定剂量的β射线作用于病变部位,通过其产生的电离辐射生物效应,减低细胞分裂速度,延长细胞分裂周期,萎缩闭塞的微血管等,可达到治疗的目的[3]。

皮肤血管瘤是一种先天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扩张所形成的良性肿瘤,起源于中胚叶,一般在出生或出生后不久出现,随着婴儿的生长发育而增大[4]。发病率约为2%。在小儿成长过程中部分自愈,是否治疗,对治疗方法及时机的把握有着不同的意见,目前治疗方法很多,但是局部注射硬化剂、冷冻、激素、激光等治疗方法因治疗时痛苦,且易留下疤痕及色素沉着,对婴幼儿及颜面部的血管瘤不适应[5]。经过我们对288例血管瘤患者行敷贴治疗过程中发现,放射性核素在治疗血管瘤方面有其独特的疗效,患者局部反应轻微且不留疤痕,治疗时无疼痛等不适感觉,操作简便,便于配合,易被患者接受。90Sr-90Y敷贴治疗疗效确切,在治疗过程中还可根据病情的发生变化随时调整照射剂量及间隔时间。

综上所述,90Sr-90Y敷贴治疗在皮肤血管瘤治疗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是治疗皮肤血管瘤安全、有效的方法,患者年龄越小,对射线越敏感,治愈率越高,随年龄增大,病变对射线敏感性逐渐减弱,治愈率降低,所以治疗应愈早愈好。

参考文献

[1]卢倜章,李明秀.放射性核素治疗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23-224.

[2]张德重,傅烨生.90Sr敷贴器治疗皮肤血管瘤的疗效观察[J].同位素,2000,13(3):190-191.

[3]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第2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031.

[4]赣南医学专科学校主编.皮肤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104.

[5]杨国亮.皮肤病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2,836-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