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通信电源的几种接地方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1

浅谈通信电源的几种接地方式

于洪图

(呼和浩特市白塔机场民航内蒙古空管分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010070)

摘要:本文介绍了接地的概念和接地的分类,重点介绍了交流工作接地、交流保护接地和直流工作接地、直流保护接地的方式

关键词:电源;接地;中性点;交流接地;直流接地

1前言

为了保证通信质量并确保通信设备与操作人员的安全,通信电源必须有良好的接地装置,使通信设备与大地有良好的电气连接。

2接地的概念及分类

接地是将导体连接到“地”,使之具有近似大地的电位,可以使电流流入或流出大地。其作用是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及抑制对设备的干扰,接地按其作用分可为保护接地、工作接地和防雷接地。

3通信电源的接地类型

3.1交流接地系统

3.1.1交流工作接地

三相交流电源中性点接地引出线为交流工作接地,其作用是将三相交流负荷不平衡引起的在中性线上的不平衡电流泄放于地,以及减小中性点电位的偏移,保证各相设备的正常运行。

3.1.2交流保护接地

交流低压配电系统按接地方式不同,分为TN、TT、IT三类。第一个字母T表示电源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I则表示电源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高阻抗接地。第二个字母T表示电气设备的外壳直接接地,但和电网的接地系统没有联系,N表示电气设备的外壳与系统的接地中性线相连。

(1)TN系统: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零线相接的保护系统,称作接零保护系统。根据电气设备外露导电部分与系统连接的方式又可分TN-C、TN-S、TN-C-S系统。

①TN-C系统:电源中性点接地,保护零线PE与工作零线N是合一的。该系统保护线与中性线合为PEN线,对于单相负荷及三相不平衡负荷的线路,PEN线总有电流流过。

②TN-S系统:系统的中性线N与保护线PE是分开的,除具有TN-C系统的优点外,正常时PE线不通过负荷电流,故与PE线相连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在正常运行时不带电,安全、可靠,称接地保护系统。适用于数据处理和精密电子仪器设备的供电,也可用于爆炸危险环境中。

③TN-C-S系统:它由两个接地系统组成,前一部分是TN-C系统,后一部分是TN-S系统,其分界面在N线与PE线的连接点。自连接点A起分开为保护线(PE)和中性线(N),分开后N线应对地绝缘。PE线不能再与N线合并。TN-C-S系统是一个广泛采用的配电系统。

(2)TT系统: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线系统中,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均经各自的保护线PE分别直接接地。系统中所有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都经各自的PE线分别直接接地的,各PE线间无电磁联系,因此也适于对数据处理、精密检测装置等供电。

(3)IT系统:系统的电源中性点不接地或经电阻接地,一般为三相三线制,其中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均经各自的PE线分别直接接地。。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各自的PE线分别直接接地,PE线间无电磁联系,因此适于对数据处理、精密检测装置等供电。IT系统目前在我国应用不多。

3.2直流接地系统

3.2.1直流工作接地

在直流供电系统中,由于通信设备的需要,蓄电池组的正极(或负极)必须接地。通常称为直流工作接地。(1)利用大地作良好的参考零电位,保证在各通信设备间的参考电位没有差异,从而保证通信设备的正常工作。(2)减少用户线路对地绝缘不良时引起的通信回路间的串音。

3.2.2直流保护接地

将直流设备的金属外壳和电缆金属护套等接地。(1)防止直流设备绝缘损坏时发生触电危险,保证维护人员人身安全。(2)减小设备和线路中的电磁感应,保持一个稳定的电位,达到屏蔽的目的,减小杂音的干扰,以及防止静电的发生。

4结语

通过对目前通信电源多种交流接地系统和直流接地系统的详细介绍,对指导供电系统设计与日常维护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