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8-18
/ 2

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李红艳

李红艳

(平塘县人民医院贵州平塘558300)

摘要:目的:探讨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我院门诊收治的4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持续颅内压监测,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的预后情况为:优良14例,一般6例,差3例,预后优良率为60.9%;观察组患者的预后情况为:优良19例,一般3例,差1例,预后优良率为82.6%,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预后优良率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GOS评分为(3.69±0.59)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GOS评分为(4.76±0.64)分。观察组患者疗后的GO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持续颅内压监测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荐。

关键词:持续颅内压监测;高血压脑出血;治疗;应用

高血压脑出血是较为常见的临床危急重症,也是高血压患者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高血压脑出血的好发人群为50岁以上患者,其中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患者发病多由于情绪激动、剧烈运动、用力排便而引起。高血压脑出血的危害性极大,该病发病较急,患者颅内的出血容易压迫脑组织,形成水肿,并对颅腔壁产生较大压力,极容易导致继发性脑损害[1-2]。由此可见,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进行颅内压监测,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了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我院门诊收治的4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持续颅内压监测,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现将具体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了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我院门诊收治的4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6例,女性20例,患者年龄范围40-79岁,平均年龄为64.4±2.9岁。患者的高血压病程范围为4个月-9年,平均病程为2.6±1.9年。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范围为3~8分。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GCS评分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患者的入选标准为:患者无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无小脑出血、脑血管畸形、肿瘤卒中患者;患者家属对本次研究之情且自愿参加。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基础治疗,包括心电监护、吸氧、止血、防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与酸碱失衡、神经营养支持等治疗。此外,给予对照组患者经验性应用脱水剂及甘露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持续颅内压监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若患者的颅内压为<15mmHg,可对其不使用脱水剂治疗;若患者颅内压>20mmHg,且持续15min以上,则给予患者静脉滴注20mg呋塞米和250ml的20%甘露醇注射液;若患者的颅内压>40mmHg,给患者快速注射甘露醇,对于注射后颅内压迅速降低超过10mmHg的患者立即进行手术。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GOS评分情况。

1.4疗效判定标准

优良:患者治疗后的GOS评分>5分;一般:患者治疗后的GOS评分为4~分;差:患者治疗后的GOS评分<3分。

1.5统计学方法

我们采用SPSS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并作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比较

对照组患者的预后情况为:优良14例,一般6例,差3例,预后优良率为60.9%;观察组患者的预后情况为:优良19例,一般3例,差1例,预后优良率为82.6%,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预后优良率明显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比较

组别例数优良(例)一般(例)差(例)优良率(%)

对照组23146360.9

观察组23193182.6

χ25.64

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后的GOS评分比较

由表2可见,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GOS评分为(3.69±0.59)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GOS评分为(4.76±0.64)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疗后的GOS评分明显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两组患者治疗后的GOS评分比较

组别例数GOS评分(分)

对照组233.69±0.59

观察组234.76±0.64*

注:*表示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高脂高盐食物的摄入、日常运动的减少等导致了高血压患者的发病人数逐年增多,各所医院每年都会新增许多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患者具有许多并发症,其中,高血压脑出血是其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高血压脑出血多发生于春、冬季,情绪激动、剧烈运动或用力排便等均是引起高血压脑出血的危险因素。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急、病情重,患者在发病后,颅内的血液易形成血凝块对患者的脑组织造成压迫导致脑水肿,导致颅内压升高,若未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则容易引起脑血流量下降,随着病情的进展会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脑损害,甚至导致患者死亡[3]。由此可见,高血压脑出血所造成的颅内压升高是导致严重后果的主要因素。

持续颅内压监测(ICPM)技术是由传感器、换能装置、监护仪组成的对颅内压进行持续动态监测的方法,目前,持续颅内压监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治疗颅脑损伤,尤其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具有良好治疗效果。为探讨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选取了我院门诊收治的4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及持续颅内压监测治疗,结果发现:持续颅内压监测治疗组患者的预后优良率为82.6%,较常规治疗组患者的60.9%明显提高(p<0.05);持续颅内压监测治疗组患者的治疗后GOS评分为(4.76±0.64)分,较常规治疗组患者的(3.69±0.59)分明显提高(p<0.05)。综上所述,持续颅内压监测用于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世平,袁晓东,黄晓明,等.有创颅内压监测在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2,20(2):29-31.

[2]秦德广,金毅.高血压脑出血持续颅内压监测[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46(4):628-630.

[3]王伟,江普查,俞苏寰,等.持续颅内压监测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血压控制[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2,17,(9):565-566.

作者简介:李红艳,(1986-),女,本科,住院医师,贵州德江人,主要从事:心脑血管科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