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格一体”精益管理引渡青年职工成长成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四格一体”精益管理引渡青年职工成长成才

赵萍胡青青

国网浙江云和县供电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和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县级供电公司的青年人才储备输出愈发成为企业持续、长远、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拟从探入精益管理方式方法,以加强青工进阶内控应用为目标,进一步突破青工人才发展瓶颈,适应供电结构梯队衔接,为寻求常态人本能效发挥植入有效的渗透探索。

关键词:供电企业青年成长精益管理四格一体

一、实施背景

(一)青工培新是企业振兴的有力手段。随着国网公司“一六八”战略体系和“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目标发展的深进,企业的发展核心愈发要求人才资源集中、用工质量凝合,结构性缺员的矛盾、重点类岗位的变动、对标性规培的乏力、新任务适应的不均等问题日益延缓了沿革进度。企业亟需通过青工纳新,创新思维活性,激活内生动力,为满足“后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和“三年登高”计划的推进提供坚强人力保障和智力支撑。

(二)青工提质是管理要素的有序基础。供电企业管理始终以人本能效为管控关键,如何发挥员工主动性是管理关键。但是基础管理往往因为紧张的经营业务忽视了人力管控、资源适配的匹配制动,尤其弱化了青工人才的管理环节,容易出现青工素质提升缓慢、管培资源分散、岗位分配不严、推优机制不实、责任管理盲目等问题。企业亟需立足青工素质,提升青年人才管理价值,进一步调动管理延展性能,为补强青工培养上的管理要环提供责任保证和强效支持。

(三)青工渠道是青年发展的有效路径。青工队伍建设是员工队伍发展的根本希望。但是因为电网改革的偏重度、自身发展的个体性等综合因素,给青工成长路带来了情绪波动、工作压力、学习压力、竞争压力等显性隐性问题,企业亟需结合“三年登高”工程,为青工培养划定精准内容,加强个人、团体的综合考量,打造发展学习地图,促进关心关爱的凝聚和号召,为满足青工企业认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提供方式路径和上升轨道。

二、内涵核心

“四格一体”精益管理旨在以青年员工为管理目标,以“精、准、严、细”为顶层设计,通过“一库一单”建立青工成长成才的岗位能级晋升、“青春两路”打造青工知行内涵的全能发展渠道,着力打造人才精益管控、培训准确定位、机制严格执行和服务细节到位“四格一体”的青工管理模式。以此畅通青工职业发展通道,有效锻造青年生力军,激发青年员工内在动力和自我价值实现。

三、主要做法

(一)建立“青工信息库”,打造人才“精”益管控。以进入电力行业五年内的新进大学生为特定群体,按照“思想、技能、业绩、口碑、爱好、特长”等要素,建立动态青工信息库。数据深盘、目标覆盖。建库前期做好全面摸查,记录有效历史数据,筛选突出信息进行标的和宏计算,制定相关的技能模块、面貌模块和自定义模块功能。在建输入、系统支持。建库中期跟进过程动态数据,逐一录入、浏览和审核青工信息,形成“公司-部门-班组”三级结构组织联动,系统内容和功能模块实现操作简单、界面清晰、查询快速,应对目标群体的变动实时进行信息变更,允许变更时间不超过24小时。立型塑效、突出方向。建库后期,通过青工信息甄别、查询和修改,梳理形成“四支储备队伍”进行精益管理、分类培养,即会经营、懂管理的管理型青工,精专研、能创新的创新型青工,精技能、善操作的技能型青工和有技术、爱奉献的志愿型青工,确定青工四大培育方向。

(二)建立“青字号定单”,瞄好培训“准”确定位。以青工信息库为基础,着力建好三张定单。建“定向式”需求单。由青工自定职业成长规划目标,“青工-班组-部门”根据自身发展和需求填写公司教育培训需求表,人资部结合中心工作和操作可能性最终整合形成青工培训计划条目,按照项目和时间安排有序开展教育培训。建“定制式”任务单。一方面运用掌上课堂、线下“云帆课堂”等方式,开展定方向、定内容、定方式的青工共性培训;一方面利用公司紧水滩生产实训基地、宏盛公司生产实训基地和石塘供电所营销实训基地,广泛开展定基地、定任务、定人员的专业强化培训,着力构建“培-练-赛”三位一体拉力式任务链。建“定标式”评估单。综合考虑岗位要求和青工信息库培养方向,对青工培训后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岗位业绩、出勤登记、实践锻炼等情况,进行培训结果的动态跟踪和考核,并纳入绩效考核。

(三)打造“青春领航”,推动机制“严”格执行。

建立创新激励约束机制,充分发挥合理分配、薪酬激励作用,对标工作标准规范,严格落实青工考核,保障青年员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调动青年员工工作积极性,激发青工人才队伍建设活力。建立三维评定考核机制,以团委书记、部门主任、人资主任为三维,分析青工各方面综合能力和职业成长导向,及时发现日常管理中青工闪光点和潜力点为岗位竞聘、岗位变动、调整薪酬、推优推先等决策提供依据。建立精益改善合理化建议机制,通过青工定期谈心谈话、民主生活日、团委活动日、工会服务活动等方式,听取新进员工、青年员工的合理化建议及意见,充分提升青工主人翁意识,引导精益思想转化为精益行为。建立后备干部选拔量化及评优考评机制,以“青字号定单”为基础,将新进员工、青年员工的综合表现,同后备干部选拔与评优挂钩并进行考核奖惩,保证基层后备干部结构持续优化,完善干部梯次成长。

(四)编写“青春公式”,确保服务“细”节到位。“加压重质”,开展一次“立足新形势开启新征程”活动,让青工全面了解企业发展的内外形势,并由青工自行讨论、担当发言,增强管理层与青工间的交流互动,压实青春责任;“减负暖心”,开展“励志青春快乐成长”主题系列活动,引导青年员工减轻负面情绪,塑造阳光心态;深化推进班组减负工作,减少“无用功”,增强青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乘势而为”,结合培训工作,制作“青春领航”电子微刊,突出培训过程中的青工风采、师徒情谊;“除短排难”,针对一些关键岗位、特殊岗位的青年职工,定期“补课”,除去业务短板;加强对青年职工工作、生活的关怀,帮助排忧解难,解决后顾之忧。

四、实际成效

(一)做好顶层设计,确保青年员工双向提升。“四格一体”以精、准、严、细四要素划分为目标格。在单格延展上形成深度拓展,在邻格联系上形成活动互为,在整格回环上形成推进共通,它促使青工在自我综合素质提升、专业技能提高的同时,也关注到自己在企业中的价值体现,潜移默化加强争先进位思想,切实促进青年员工自我职业规划与企业发展休戚与共,促进尽职尽责完成工作,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

(二)培养行家里手,提供企业发展人才保障。通过植入精益管理理念,既形成“发掘-吸引-驻留”青工资源集结环,又打造“培训-实践-推优”青工职位晋升链,强化基层锻造力度、提高青工价值实现的同时,也有效解决了员工队伍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带来的“青黄不接”、“旱涝不均”问题,有效补齐技术上的短板,提高岗位胜任能力,引导青年员工自觉融入企业发展,积极推动精益和创新课题研究。

(三)强化综合提升,增效多维价值利益驱动。经济效益面,新进员工的极快适应、人才梯次的不断深进、青工技术的持续攀升,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强化了人才选拔,加大了人才饱和。管理效益面,持续联合技术创效、技能赛跑、QC创新等平台运用,提高了人才梯队培养、提升了人岗匹配程度、加强了内部协同协调,规范了管理效能指标。社会效益面,关爱工程的开展、青春公式的编写,为青年员工灌输渗透国网核心价值理念,强化了社会责任根植和青年先锋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