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中超越——谈教师教学力的修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创新中超越——谈教师教学力的修炼

徐果

徐果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论文摘要:

教学力是教师发展的兴业之根,决定着教师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教师只有不断锤炼和提升自己的教学力,才能使自己成为教学有招、科研有法、管理有智、服务有心的人,在教学的天地里彰显个性创意。

关键词:教师教学力、修炼

(本文为苏州市陶研会立项课题《学校优秀教师成长的个案研究和规律探索》研究成果,课题编号:“十三·五”STh[021])

有人把课堂比作舞台,那是因为我们的教学犹如艺术。肯尼基・胡德说:“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笔者认为,这就是“课堂理答”的艺术。课堂理答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智慧的理答外显在学生,内隐于教师,立足于教师的功力――课堂教学力。本文契合课堂理答,直面教师课堂教学力的深层修炼,力求练就自己的专业魅力,构建人课合一的智慧课堂。

教学力是教师发展的兴业之根,决定着教师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教师只有不断锤炼和提升自己的教学力,才能使自己成为教学有招、科研有法、管理有智、服务有心的人,在教学的天地里彰显个性创意。

一、精心备课是提升教学力的前提条件

备课是上课的基础,高质量课堂教学效果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受备课的影响和制约。然而当下很多教师认为,备课就是写一份教案,而教案的内容或是化繁为简,抄一遍教材;或是不加思考,照抄名师教案;抑或是改头换面,重新整理旧教案。殊不知,这种不认真钻研课标要求和教材要点,不认真研究认知规律和学习方法并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仅而舍本逐末,把别人的教案一字不漏地照搬下来的做法,不但消耗了精力和时间,还忽视了备课的内质。

教师如果把备课视为是一种任务,那么,它势必会成为一种负担;如果把备课看作是一种历练,那么,它势必会成为提高、成就教师的一个过程。教师备课不但要追求形式的新颖、内涵的丰富、环节的合理,还要追求思路的清晰、目标的准确、重点的突出、理念的体现。同样是备课,不同的态度和认识,却决定了不同的工作心境和生活情调,关键看教师如何选择。

二、精湛上课是提升教学力的关键环节

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然而长期以来,大家关注的大都是课怎么上,即课堂上如何实施教学方案,很少有人关注教学方案以外的东西。实践证明,要上好一节课,就必须突出“学习兴趣”“良好习惯”“学习能力”“思维品质”等主题词,把这些“基桩”立直了、立稳了,学生的学科基础才会牢靠。教师必须舍得投入,投入时间、精力、爱心和耐心。小学各学科课堂教学的精彩,既要有精心的预设、巧妙的生成,又离不开那些看似简单重复,甚至近乎机械呆板,但对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至关重要的教学环节。所以,要永远保持认真心态,认真对待每一节课。

三、精致说课是提升教学力的重要手段

说课作为一种教研形式,正日渐成为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一条便捷有效的途径。然而,很多教师却不重视这项工作,说课时往往七拼八凑、东抄西借。良好的说课能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它集备中说、说中评、评中研、研中学为一体,不仅能促使教师更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研究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更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同时,也有利于听(评)课者更全面了解执教者的教学行为,正确评价其教学行为。

四、精妙评课是提升教学力的有效举措

评课是教研活动最常见的形式。评课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以利于新课程的教学。它集鉴定激励、诊断指导、管理调控、沟通反馈及科研为一体,是研究课堂教学最直接、最具体、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和手段。认真组织评课活动不仅可以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效能的提升,还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群体的专业成长。

五、在静思与实践中逐渐锤炼功力

1.研读力

博览群书厚底蕴。朱永新说过:“没有教师的成长,学生的成长是不可能的。”一个语文教师如果缺少了深厚的人文底蕴的支撑,教学必然会陷入苍白无力的境地。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有广采博学,才能对文本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悟,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博览群书,涉猎广泛,丰富积淀,为提高理答能力奠定基础。

潜心涵咏研文本。教师研读文本,要有超越学生的敏锐与深刻,只有站在作者高度,做到深层解读,才能站在学生角度,胸有成竹地唤起生生对话和生本对话。反之,老师心中没底,课堂中或是不引导,听任学生回答;或是乱引导,没有重点;或是反引导,致使南辕北辙,这样的课堂是让人担忧的。

2.倾听力

要使课堂焕发生命的精彩,对老师来说就是要准确地接住孩子的发言,倾听学生发言,好比是在和学生玩棒球练习,如何有力对接,就要教师的倾听。

专心致志辨正误。在课堂上,学生的理解经常是不到位的,甚至是比较肤浅的,这都是正常表现,但却需要教师有双聪耳,关注学生思维上的倾向。比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戴”这个生字时,师问:“老师手上戴了一个手表,你还看见谁身上戴什么了?”“老师戴了眼镜”“小朋友戴着红领巾”“妈妈脖子里戴项链”……生一一回答。突然有一位学生答:“我口袋里带了一块钱。”然而老师没听出来,继续在点名其他学生回答。其实在这个时候是最需要听出学生正误的,因为这正是老师讲清要点的好机会。我想老师如果听出了错误,可以这样来引导:“口袋里带了一块钱?应该是哪个‘带’呢?”“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戴’都是把东西戴在哪儿呢?”“原来,‘戴’是把东西放在头、面、颈、胸等身体的某个部位。而口袋里带东西就不应该是‘戴’了。”学生的发言常有不足之处,教师要仔细倾听辨正误,捕捉答问话语的长处和短处,边听边思考,调整教学思路。

3.探问力

在课堂中,如果学生应该可以在课堂上解决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这时用怎样的理答行为,最能看出老师的教学力。一味否定、全盘讲授都有极大的弊端,需要的是教师调整策略,引导学生再次思考。这就是教师的探问之力。妙用追问练思辨。追问,即当学生就某一问题回答后,为了引领学生深入思考,再提问。追问可以保持学生思维不被打断,有利于学生深层对话。可以说,追问是纵向深入式的,它可以引领学生深入文本

4.融情力

积极回应情唤情。无可厚非,情感的,充满鼓励的理答行为能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当爱、信任和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产生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要求。因此教师的课堂理答更应该集中在唤起学生学习的激情上。尤其是当学生遇到困难或思维受阻时,他需要老师的支持以及学生的认同,如果一味否定,可能就会有失落心理,以后可能就缺少了勇气。教师的积极回应会使学生心中的焦虑烟消云散,百媚顿生,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也会信心满满。

智慧的教师才能彰显智慧的课堂,智慧的教师才能成就智慧的学生。面对浮躁喧闹急功近利的新课改,坚守语文的根需要教师先锤炼自己,秉持宁静的淡泊心态,夯实丰厚的人文底蕴,拥有关爱的人文情怀,练就独特的专业魅力,提升课堂教学力,构建人课合一的智慧课堂。

参考文献:

[1]项阳.智慧理答精彩课堂的魅力修炼[J].语文教学通讯,2009(7-8/C).

[2]陈朝辉.智慧理答演绎精彩[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