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挑战与机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1-11
/ 1

如何应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挑战与机遇

张健

关键词: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挑战;机遇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医疗卫生领域备受社会关注。但体制内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阻碍医疗卫生改革进一步深入。而县立医院作为基层单位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更大。如何抓住机遇规避风险,是县立医院进行深化医疗体制改革,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关键一步,必须认真审时度势,制定最优目标,实现县级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一.当前我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所面临的挑战

(一)公立医院体制改革不够深化,财政投入亟待健全

县级公立医院的用人权、分配权和资产所有权等均归政府所有,但往往出现管办职能不清,缺乏必要的自主权和灵活性。在人才招聘中,往往出现硕士以下毕业生没有编制,影响人才的引进。医务人员的待遇与民营医院的差距较大,严重挫伤骨干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导致人才流失。由于没有建立经费保障长效机制,医院往往出现压力巨大的现象,不利于持续健康的发展。通过调整消费结构,医院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财政赤字,但随着业务量的增加缺口逐年加大,单纯靠医院内部消化难度较大。

(二)医疗支付改革制度急需配套

取消药品加成,门诊诊察由参保人员全额支付,增加了参保人员的负担,意见较大。医保住院病人的定额指标较多,由于医用耗材涨价、人力成本增加、机械购置和科技项目开展等因素,实际住院人均费用高于定额指标。重大疾病患者到三级医院治疗,报销比例较低,虽然建立大病保险制度,但患者仍然无法承受高额的医疗费用。县立医院的支付改革制度政策性较强,涉及面较广,情况也比较复杂,因此在这一点上,必须立足整体实际,有重点抓关键,稳步推进综合改革工作全面开展,确保医疗服务改革制度真正落实到实处。

二.当前我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所面临机遇和应对措施

(一)创新公立医院体制改革

积极推行政事公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的医疗体制改革制度,建立产权分明、权责明确和高效运转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合理解决政府在公立医院管理和发展上的错位,探索科学合理的法人治理机构,真正落实公立医院的法人地位。制定统一规范的考核评价体系,科学考核医院的绩效评价。注重医院的奖惩管理,医院院长的聘任挂钩,切实发挥市立医院的公益性作用。县级公立医院的最终目标在于从根本上破除以药养医的格局,切实保障患者的利益,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在这种意义上说,创新公立医院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二)建立医院经费长期保障机制,加大医疗市场监管

在县立医院的医院改革专项基金可纳入财政预算,中央与省级财政应加大对苏北地区县级公立医院的转移支付力度。同时,加强监督和考核力度,确保县级财政负责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置、重点专科发展、政策性亏损、人才引进等经费足额到位,建立常规建设靠政府、运行发展靠医院的长效机制,解除医院的后顾之忧,提升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将医疗改革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在不断完善和落实医疗政策的同时,主管部门应注意加大市场准入和运行监管力度,避免出现政策享受公立医院待遇,真正形成公平竞争、良性发展的多元化办医格局。

(三)完善绩效考核激励制度,实施制度支付配套改革

根据医务劳动的相关特点和医疗工作的相关规律,注重绩效考核和激励分配机制,调高医务人员的薪酬待遇,合理拉开分配档次,真正体现劳务价值,提高岗位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注意发挥医保合理控制费用和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监督作用。统一管理,统筹实施付费方式改革。在加强总额控制的基础上,科学预算和制定付费标准,努力调动医院所有成员的积极性,增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医院注入活力,全面推进改革的实施。

结语:我国县级公立医院在医疗改革中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但新形势下,仍然存在着大量的现实问题急需解决,在综合改革的道路上,依然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在新医改的改革大背景下,县级公立医院必须审时度势,抓住机遇,积极迎接挑战,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并积极寻求社会各种力量的支持,促进医疗卫生体系朝着更加科学和完善的发展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马桂峰.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对医院收支的影响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4(06)

[2]覃雯琦,陈显久,覃凯,赵文军.对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的思考[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1)

[3]代涛.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的进展与挑战[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3(08)

[4]应亚珍.构建科学合理的县级公立医院补偿机制[J].中国财政.2014(20)

[5]方鹏骞,闵锐,邹晓旭.我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关键问题与路径选择[J].中国医院管理.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