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体重儿喂养护理

/ 2

低体重儿喂养护理

朱超平

江西省高安市立医院儿科330800

关键词:低体重儿;喂养

凡体重低于2500克,胎龄超过28周而未满37周或胎龄在38~40周,而体重低于2500克的活产婴儿,统称为低体重儿[1]。由于低体重儿的身体各器官发育不成熟,生活能力低下,适应性与抵抗力差,吸吮、吞咽功能不完善,胃容量小,消化酶不足,吸收、消化能力差,易发生喂养困难,呛奶、吐奶;体内糖元储备少,较正常新生儿更易出现低血糖,体重不增,甚至死亡,因此,合理喂养对提高低体重儿存活率,减少并发症,促进生长发育,缩短住院时间都具有重要作用。

1.临床资料

我儿科2009年9月~2015年2月收治52例低体重儿,其中男婴36例,女婴16例,孕周28~37周,平均33.6周,体重最重2480克,最轻1650克,其中双胞胎4对,住院天数1~17天,平均13天,因病情危重转诊8例,放弃治疗1例,住院期间体重平均增长20~30克/天。

2.喂养

2.1喂养时间

尽早喂养可防止低血糖的发生,缩短生理性体重下降的时间,于生后1小时,即开始试喂母乳。一般每2-3小时一次,体重越低的患儿,喂养次数越多,同时还要考虑患儿对喂养耐受情况。一周后患儿生命体征稳定,吸吮功能良好,可执行按需哺乳。

2.2喂养成分

低体重儿喂养以母乳为主,在获取母乳困难的情况下,可用早产儿配方奶。但以母乳为主,配方奶为辅的原则,母乳也可来源于别的健康产妇。

2.3喂养量

对于低体重儿的喂奶量要根据患儿病情、体重及喂养耐受情况灵活掌握,随时调整,随出生时间的增长逐渐增加,一般情况下,一日喂奶总量以不超过体重的1/5为宜。

2.4喂养方法

根据患儿有无吸吮能力吞咽能力采用普通喂养,滴管喂养。

2.4.1对一般情况良好,吸吮、吞咽功能良好的患儿,用普通喂养方法喂养,注意奶嘴吸孔大小合适,过大易引起呛奶,过小则易导致患儿吸吮乏力。喂奶时轻轻托起患儿头部,喂后抱起患儿直立轻拍背部,以排出吸入的空气,防止吐奶。

2.4.2滴管喂养,对无吸吮能力,但有吞咽能力的患儿可采用滴管喂养。

3.喂养过程中异常情况的观察及处理

3.1低血糖,严密观察患儿面色,呼吸及吸吮能力,若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体温低,精神差,嗜睡,惊厥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表现,可能出现低血糖,应测血糖二次,血糖值均低于2.2mmol/L(40mg/dl),即可诊断[1],应立即给予口服葡萄糖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同时应注意调整喂养方法,本组有二例患儿出现低血糖反应,因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得到纠正。

3.2喂养不耐受:(1)呕吐;(2)腹胀;(3)大便潜血阳性;(4)呼吸暂停和心动过缓发生明显增加。出现喂奶不耐受时,应暂停喂养,严密观察或者延长喂奶间隔时间,营养缺乏部分可以静脉补充葡萄糖和复方氨基酸。

3.3吸入综合征:由于低体重儿吞咽能力差,奶液在口腔中存留,呕吐物可以从鼻腔中涌出,加上咳嗽反射弱,容易造成窒息或吸入性肺炎[3],在喂奶过程中应严密观察患儿面色、呼吸,严格把握喂奶速度,若出现误吸,应立即将患儿头偏向一侧,拍打背部,吸出口鼻腔分泌物及呕吐物,给予氧气吸入,若有呼吸暂停,立即行人工呼吸,必要时应用呼吸兴奋剂。

4.护理

4.1经口喂养的患儿喂奶后喂少许温开水即可。口腔护理操作时要轻柔,禁止对口腔进行有力的擦拭,以防止损伤口腔黏膜。

4.2对喂奶用具严格消毒,护理人员给患儿喂奶前后均应洗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规程。

4.3对滴管喂养的患儿喂奶前试吸吮,耐心训练其吸吮能力,促进吸吮反射的成熟,缩短滴管喂养时间。

4.4每日测体重,体重是生长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喂养效果的重要参数,应记录24小时摄入的热量、水份及大小便详细记录,作为分析调整喂养方案的依据。

4.5低体重儿需置暖箱保暖,每次喂养时,护理人员均应注意保持箱温恒定,避免患儿着凉或体温上升。

4.6低体重儿发育支持护理:为患儿创造安静、舒适、有利于生长发育的良好环境,尽量减少声、光的刺激,合理摆放舒适的体位,每日两次身体的抚触[2],更能有利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4.7对患儿父母进行喂养知识宣教及指导,个体化地制订家庭喂养计划。在患儿病情许可的情况下,让患儿母亲亲自给患儿哺乳,提供与患儿皮肤接触的机会,增加母子感情。

5.效果评价

本组52例低体重儿,除8例转诊,1例放弃治疗外,剩余43例均达到出院标准出院,出院体重增长平均20~30g/天。

6.讨论

低体重儿的喂养是一项细致、耐心而繁杂的工作,要求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认真负责的精神,要有极大的耐心、细心、爱心。稍有不慎即可导致喂养失败,甚至病儿的病情加重,从而导致患儿死亡,通过护理人员从喂养的各个环节加强管理,注重喂养期间病情观察异常情况的处理以及患儿发育支持护理,对提高低体重儿的喂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儿科学/王卫平主编。—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中华儿科杂志2012年9月第50卷第9期

[3]实用新生儿学/金汉珍等主编。-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