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中药材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无公害中药材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

吕建平1李世云2

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农牧局青海海东810600

摘要:中国的药材市场中,无公害中药材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且随着中药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中药材逐渐出口国外。中药材是中药产业的源头,药材质量的优劣关乎中药产业的兴衰,开展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无公害中药材;病虫害;综合防治

1导言

中药产业发展的源头在于中药材生产,而我国对中药资源实行的是掠夺式的采收方式,在这种采收方式下,导致每年我国常用的中药材都存在20%的巨大缺口,目前中药原料短缺已经成为制约中药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要确保中药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强重要基地建设。

2我国中药材种植存在的问题

2.1引种存在盲目性

中药材的种植需要综合考虑气候、环境、市场等因素。就目前我国中药材种植来看,普遍存在着盲目种植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往往与种植中药材农民获取信息的途径匮乏有关,多种信息渠道来源未能为中药材的种植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当一种中药材价格上涨时,一些农民不做实地考察,不了解药材所适应的温度、湿度、气候等因素而一味追求价格上的吸引力而盲目地大量种植。大量种植的中药材往往会导致市场的过饱和,进而降低了药材的价格,同时一些种植户对种植技术掌握不足,药材产品在很大程度上无法满足国家食药监局的质量标准,进入市场流通的途径受到阻碍,造成中药种植农民在经济上的严重损失。

2.2种植技术相对落后

中药材种植技术存在区域技术不平衡的现象。一些沿海城市种植中药材的技术较高,而其它地区由于发展较慢,对种植技术的掌握不足。另外一些地区由于地理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中药材的种植效率低。中药材的正确采收也是保证中药材价格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我国中药材采收缺乏标准和规范,一些种植户采收方式粗放,不规范,没有经过正规的采收培训而仅凭经验,往往会造成中药材的药效和价格降低,也会引起用药安全性问题。更有甚者为了提高自己的利润,不顾他人生命安全,往药材中掺杂其它成分,损害了广大种植户的声誉,影响区域中药材种植户经济收入。

2.3药材质量不稳定

中药材的种植与粮食和果蔬的种植有所不同,种子和幼苗的质量决定了药材最终的品质。中药材种植农民往往缺少种植的相关知识,以种植果蔬的经验来种植中药材,通常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一些中药材的种子如果受到潮湿环境的影响,就会造成药材产量的损失。一些商贩为了追求利润,在明知中药材培育过程需要时间的前提下,施加化学药物加快生长,致使不合格的药材幼苗进入市场。而对农民来说,由于受到自身理论知识和经验的限制,难以分辨幼苗的好坏。种植不达标的幼苗,将会导致直接的经济损失。同时,一些农民盲目地为了利润的最大化,在幼苗的生长过程中加入大量的化学肥料,化学肥料的积累导致药材品质下降,检验不合格,无法流通进入市场。倘若通过不合法的渠道进入市场,也会对使用者的健康带来严重的隐患,并且导致消费者对其种植地区中药材的不信任。这种恶性循环将严重阻碍我国中药材的健康发展。除此之外,为确保中药材的质量,也要加强中药资源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是影响中药材资源分布和质量的又一重要因素。

2.4中药材加工企业少

中药材的种植产业链不完善,中药材加工行业发展较慢,缺少药材加工企业。采收的中药材倘若贮存不好将会影响农民的收入,因此农民往往将采收的药材按照收购商贩的价格出售,并且通常情况下价格是由商贩随意控制,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药材种植、销售等环节,不利于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

2.5缺少药材种植科技人员和支撑平台

目前我国中药学研究大多局限于实验室层面,往往集中在对中药材有效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功能活性成分的药理学研究,而对中药材的种植技术研究相对较少。科研机构对药用植物生长特性、标准化栽培技术等方面投入不足。同时,即使种植户有很高的学习种植技术的积极性,由于缺乏相关支撑平台和对应服务部门,造成求学无门的窘境。

3无公害中药材病虫害防治技术

3.1无公害中药材病虫害农业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是中药材病虫害防治中经济实用的防治方法,通过改进耕作管理措施,创造有利于药材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达到控制病虫害发生和传播的目的。目前,常用防治方法有选择适宜药材生产而不适宜病虫害生长的产地环境;选用抗病、抗虫害新品种;翻耕土壤使病株残体、地下病菌、害虫卵翻到地表,利用太阳光杀灭土壤中病源虫源;适时播种、避开病虫危害高峰期;合理轮作、套作和间作,防止病虫害大量爆发;中耕除草,严格淘汰病株,及时摘除病叶、病果,并将其移出田间销毁,避免病害以残叶、废弃物作为寄主进行繁殖,采收后清洁田园,清除携带有病虫的残株枝叶和杂草,利用冬季低温冻死越冬虫卵等。

3.2无公害中药材病虫害生物防治方法

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生物或其代谢产物对中药材病害进行有效防治的技术,具有经济、安全、有效且无污染等优点。生物农药根据来源可分为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和微生物源农药。植物中含有多样的活性物质,至今已报道有70多科200多种植物具有杀虫活性,利用天然的植物化合物进行植物源农药的开发及应用,例如苦参碱、烟碱、藜芦碱、印楝素等,保障药材安全;动物源农药是指利用动物活体或其代谢产物作为防治有害生物的一类农药,如捕食性昆虫和其次生代谢产物,次生代谢产物如昆虫毒素、昆虫激素和昆虫信息素等。利用动物本体防治有害生物又称天敌防治,如“以虫治虫”、“以鸟治虫”等,利用自然界生物链对害虫进行抑制,成本低且对环境无污染;微生物源农药系利用微生物菌体及其次生代谢产物作为防治有害生物的一类农药,也有称其农药抗生素、生防菌剂或微生物菌剂等,例如灭幼脲、阿维菌素、BT乳剂等。

3.3无公害中药材病虫害物理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是指利用物理因素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如光、热、电、温、声、波、色、胶等经过巧妙的设计,在病虫害发生的特定时期使用,就可起到防治效果。常见方法有灯光诱杀法,即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对之进行诱杀;色板、色膜则是利用害虫对特殊的颜色有趋性而进行驱避或诱杀;如常用黄板、蓝板等;辐射不育,将存储的种子及药材进行辐照处理,可杀死药材上的害虫及虫卵和病原菌等;还有人利用仿生植保技术,如仿生胶诱捕枸杞常见害虫等;利用紫外线辐照土壤,在夏季高温季节采取覆膜提高地温,杀死土壤中的病原菌、虫源和杂草种子等;防虫网有效隔离一些迁飞传播性的害虫达到防虫目的,利用除草布防治杂草;这些物理防治方法只要运用得当,均是安全无污染,有利于减少农药的使用,提高中药材质量的无公害防治措施。

3.4无公害中药材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

化学防治仍是无公害中药材病虫害防治的常用方法。从生态环保角度出发,无公害中药材化学防治的重要措施是在化学农药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化学农药种类与用量,保证药材的农残及重金属含量达标。化学农药使用过程中应该做到科学合理使用,对症用药及适时用药,严格执行用药安全间隔。建议使用高效、低毒、无公害的农药种类,严禁使用国家禁止的剧毒、高毒、高残留的农药。施药时期和施药剂量需要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进行,以达到有效杀灭害虫、保护天敌及降低药材农药残量的目的。

4结束语

总之,病虫害防治是无公害中药材生产的关键环节,中药材病虫害防治技术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药材质量的好坏。开展无公害中药材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制定无公害中药材病虫害防治规程,可加速推动我国中药材生产进入“无公害时代”。

参考文献:

[1]陈士林,肖培根.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导论[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6:1-10.

[2]魏建和,屠鹏飞,李刚,等.我国中药农业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思考[J].中国现代中药,2015,17(2):94-98,104.

[3]郭巧生,王长林.我国药用植物栽培历史概况与展望[J].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7):3391-3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