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肠镜检查中流程化护理模式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1-21
/ 2

无痛肠镜检查中流程化护理模式的效果观察

李曼丽

李曼丽

成都肛肠专科医院(四川成都)610015

【摘要】目的:探析流程化护理模式在无痛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5年8月到我院接受无痛肠镜检查的60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流程化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镜检查时恐惧不安占5.00%,紧张焦虑占5.60%,无法配合检查占0.83%;观察麻醉药用量、检查时间分别为(20.31±4.62)ml、(22.31±3.82)min;相对于对照组来说,观察组检查心理不良情绪发生率、麻醉药用量、检查时间均明显较低(p<0.05)。结论:无痛肠镜检查中应用流程化护理模式,可减轻患者在检查时的心理负担,提高患者检查依从性,值得全面推广应用。

【关键词】无痛肠镜检查;流程化护理模式;护理效果

消化内镜检查中肠镜检查是常使用的一种检查方法,能对肠粘膜直接观察,同时给予内镜下治疗,在消化内科治疗、诊断工作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1]。无痛肠镜检查能使患者检查中不适、紧张得以有效缓解,对顺利开展治疗、检查工作提供便利。本文对我院收治的无痛肠镜检查患者实施流程化护理模式,获得的护理效果较为理想,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2012年10月~2015年8月收治的无痛肠镜诊疗术的患者6000例,男女患者各3000例,年龄为20~50岁,平均年龄为(35.32±5.1)岁;病程为1~20d,平均病程为(10.21±5.2)d。按照随机数字原则,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00例。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根据肠镜检查术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按照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的步骤实施流程化护理模式,具体体现如下。

1.2.1检查前

护理人员在接待入院患者后,对患者药物过敏史、身体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对其认知肠镜治疗的程度给予评估,根据患者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给予处理,同时让患者了解无痛肠镜检查的注意事项、操作过程以及检查目的,让其了解检查时良好的配合可促进检查诊断正确率明显提高。护理人员需要耐心的疏导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确保其心理疑虑得到消除。对于情绪不稳定的患者,则需要患者家属的支持,确保患者情绪得以稳定,让其在治疗或者检查过程中保持平静的心态。

1.2.2检查中

操作护士帮助患者摆放正确的体位后,让患者深呼吸并且保持放松的状态。在肠镜检查时需要对患者呼吸、面色、意识等进行严格观察,对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等给予监测,一旦发生异常情况,要立即上报,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应对。

1.2.3检查后

在未完全消除麻醉药物作用之前让患者取侧卧位体位,确保能够维持呼吸道的通畅性,对患者意识恢复情况、生命体征等给予严格观察。等到患者逐渐恢复生命体征或者意识状态清醒后,护理人员要告知其可能会发生的不适症状,并让其在休息、饮食中要尤为注意,等到患者各项指征都恢复发到正常状态后,方能送离肠镜室。

1.3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对比,计量数据、计数数据分别采用均数±标准差、率(%)表示,采取t、卡方检验,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检查时心理情绪

据分析统计数据得知,观察组在肠镜检查时存在恐惧不安为150例,占5.00%,紧张焦虑为168例,占5.60%,无法配合检查为25例,占0.83%;对照组在肠镜检查时存在恐惧不安为500例,占16.66%,紧张焦虑为680例,占22.66%,无法配合检查为280例,占9.33%;观察组患者检查时心理不良情绪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对比两组患者麻醉药用量、检查时间

观察组无痛肠镜检查时麻醉药用量为(20.31±4.62)ml、检查操作时间为(22.31±3.82)min;对照组无痛肠镜检查时麻醉药用量为(28.30±5.22)ml、检查操作时间为(32.31±4.56)min;调查数据显示,两组患者的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目前,大部分患者在内镜检查中均以无痛肠镜检查作为首选,其可促进内镜操作引起的痛苦体验、各种不适得以有效排除,也能够让操作医生在检查过程中不需要顾虑操作时间,彻底、仔细的完成治疗,可使患者不合作、恐惧、紧张等负面心理情绪得以明显降低[2]。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麻醉具有无痛苦回忆、苏醒快、作用时间短、镇静完全、镇痛等基本特征,可以让患者在无痛苦的状态下完成内镜检查。但由于麻醉苏醒期间、检查过程中会出现并发症或者潜在的风险。所以,护理人员需要完善术前评估,对无痛肠镜检查的禁忌症、适应症可以熟练掌握,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考虑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使并发症发生率得以有效减少与预防。最近几年,随着临床护理学的快速发展,临床护理中常采用流程化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该工作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流程主要是指有规律性、连续性、一系列的护理行动,均是采用确定的方式来执行或者开展护理行动,从而实现一定的效果,确保能够完成指定任务、完成特定目标等。业务流程主要是指护理工作中特殊业务流程的不同步骤,按照步骤的基本特征,确定执行步骤的顺序。本文观察组研究对象分别在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等实施流程化护理模式,其检查时恐惧不安占5.00%,紧张焦虑占5.60%,无法配合检查占0.83%;观察麻醉药用量、检查时间分别为(20.31±4.62)ml、(22.31±3.82)min;各项数据对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

研究表明,流程化护理模式全面实施在无痛肠镜检查中,可明显提高患者检查的依从性,为提高诊断正确率、治疗效果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彭靖皎.无痛胃肠镜诊疗术的麻醉护理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10):1547-1548.

[2]杨柳,蔡晓美,赵研,杨莎.人文关怀在无痛胃肠镜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04):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