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针点按足反射区调理亚健康状态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木针点按足反射区调理亚健康状态的临床观察

宫玉玲李远石丽

宫玉玲李远石丽(辽宁丹东沈阳军区第230医院五龙背疗养区118005)

【中图分类号】R245.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8-0164-02

【摘要】本文通过应用木针点按足底反射区调治亚健康状态中的失眠症,临床应用观察效果。得出结论:治疗组调治失眠症与针刺治疗相近,是调治亚健康状态中的失眠症的一项较好的疗法。

【关键词】亚健康失眠症木针足底反射区

笔者自2007年6月-2009年6月采用木针点按足反射区疗法调治亚健康状态104例,并对亚健康躯体主要症状以失眠为例进行临床观察,以评价木针点按足反射区疗法对亚健康状态的调理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亚健康的判定标准参考中国亚健康学术研讨会上专家们提出的30项症状诊断法进行判定:如有所列30项症状中的其中6项及其6项以上,或前15项中有其中3项以上、且持续3个月以上反复出现、同时无明确诊断、或虽有明确诊断但所患疾病与目前状态没有直接因果关系,即可判定为亚健康。

1.2失眠症诊断标准(1)参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R)。(2)中医诊断标准:①心脾两虚;②心肾不交;③肝阳上亢;④脾胃不和。

1.3纳入标准与分组(1)纳入标准:符合亚健康状态判定标准者;年龄21~65岁,性别不限。(2)排除标准:疾病恢复期;躯体疾病导致的继发失眠;精神药物和嗜酒成瘾导致的失眠;妊娠期的患者。(3)本组对象104例均为我疗养院2007-2009年住院和门诊患者。均符合亚健康的诊断标准。104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组各5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4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一般资料采用行×列表的x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疗效率比较用x2检验。

2治疗方法

2.1工具(1)木针是采用硬质木材为原料加工成“杵”样、钝形针尖,其针尖尖体以圆形球面来表示,中间镟出防滑花纹。(2)针灸针:直径0.35mm、长13mm、25mm、40mm、50mm。

2.2取反射区(1)治疗组取反射区:小脑、甲状腺下叶、脑垂体、颈上淋巴、上身淋巴、下身淋巴、腹腔神经丛。心脾两虚型加心反射区、胸腺反射区、脾反射区;心肾不交型加心、肾反射区、胸腺反射区;肝阳上亢型加肝、胆反射区;脾胃不和型加脾反射区、胃反射区、十二指肠反射区。(2)对照组取穴:神门、三阴交、百会、足三里、大椎、膻中。

2.3操作(1)治疗组:①患者平卧,首先治疗左足。以木针先准确探寻出反射区内的敏感点,然后向反射区内的敏感点深处逐渐用力,由轻而重,至产生足够酸、麻、胀、痛的感觉即得气感,在得气的状况下再加大压力,称之为“泻法”,一般持续20秒,如果在得气感时就不再加大压力,维持针感,我们称之为“补法”,即维持针感的“持续压”,在针体垂直施术部位表面状态下,以0~90度顺时针转木针,再回位反复操作。每个反射区按压5~15分钟,双足总时间45~60分钟,每天一次,15天为一疗程。②治疗后,用刮痧板梳理头皮经络5分钟,饮温开水300~500ml,严重心、肾疾病者不宜超过150ml。(2)对照组:根据针刺所取穴位情况,采用仰卧位或俯卧位,皮肤常规消毒后,依据上述相关穴位,针刺得气后,行提插、捻转手法,实症用泻法,虚症用补法。留针30分钟,每天下午针刺一次,15天为一疗程。(3)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同时配合心理治疗。

2.4观察指标与方法(1)主要观察指标:睡眠时间、睡眠觉醒程度及觉醒后的精神状态采用PSQI计分,由专人负责询问病情、计分。(2)疗效评定方法:依据1993年国家卫生部颁发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判断疗效。分为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

3结果

3.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木针点按足底反射区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近。

3.2两组PSQI总积分比较,经x2检验,两组PSQI总积分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

3.3两组患者治疗后副作用观察治疗组部分患者反映治疗后点按的反射区疼痛,1小时左右消失。对照组有部分患者反映针刺处疼痛,偶有出血。

4讨论

亚健康人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亚健康,导致严重失眠。木针调理亚健康中的失眠症其机理:失眠症病因概括为邪气侵袭、气血不足,情智不畅为主。导致脏腑气血不畅,功能失调,从而在相应的足底反射区出现结节、条索、颗粒物、疼痛敏感等。以木针点按足部反射区所产生强烈神经冲动传入神经中枢的同时,阻断了其他病理冲动传入神经中枢,将病理的恶性循环变为良性循环,从而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我们采用木针点按足反射区疗法、针刺法、结合心理调试法调理亚健康中的失眠症,结果表明,木针疗法治疗失眠症总有效率为100%,虽然与针刺治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木针治疗失眠症,针具不刺入皮肤肌肉,工具制作简单,取穴精准,操作简便,治愈率高,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军事效益,应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吴敏,周展红.失眠症诊治.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40-144.

[2]钟仲义.足部反射区诊疗按摩保健学习手册[M].北京:军事医学科技出版社,2005,1(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