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中混凝土质量控制分析王世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建筑施工技术中混凝土质量控制分析王世良

王世良

海南荣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海南海口570311

摘要:混凝土在建筑中确保了建筑的质量,混凝土建筑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建筑业的发展,这两者相辅相成,是不可替代的。特别是中国目前处于经济转型阶段,城市化程度正在提高,人们更加关注建筑的质量。因此,建筑技术的分析和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质量管理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混凝土;质量控制

1目前建筑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1设计不科学

在一些建筑项目中,裂缝经常发生在建筑混凝土的后期阶段,主要原因是设计图纸不合理且不科学。有些设计师们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和理论,再设计中进行盲目的应用和设计,而他们并没有与实践相结合,使得整个结构不完整,导致了温度造成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出现。

1.2水灰配比不合理

在混凝土施工中,水灰比控制是混凝土施工强度的重要保证,水灰比的变化也会严重影响混凝土施工强度,导致建筑物整体稳定性下降。当混合水和灰时,与材料混合的水量将直接影响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强度。因此,在搅拌水泥时,掺入水泥的水量应控制在水泥总重量的1/4,水灰比的1/4是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也是混凝土正常施工配合比的量。

1.3砼灌装过程中故障频繁

许多专门负责建筑工作的工人可能熟悉混凝土填充工艺,这是简单的混凝土生产步骤之一,技术含量不高。因此,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他们往往是完成相关工作的基本一线工人,项目经理部和项目主管都不太重视这项工作。然而,正是这种疏忽给混凝土填充过程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轻微的情况可能会由于进料不足而导致隐藏的质量问题,严重的情况会直接影响整个施工进度,给施工带来更明显的压力。

2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2.1配比技术

混凝土的组成部分包含水泥、集料、水和一些外加剂,这些组成部分各自的比重对于混凝土性能会起到极大的影响,各部分的比重即为配合比。在混凝土配合比的设定过程中,相关人员一方面要考虑施工现场实际要求,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施工的成本,注重施工的经济性及合理性,进一步借助科学的、细致的计算,得出性价比最高的配合比。与此同时,考虑到现场混凝土中集料含水量与理论值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在混凝土拌合作业开始前,相关人员务必要科学的测量集料的实际含水量,然后依据选定的配合比,合理的调节混凝土中水的掺入量,以确保混凝土各组成部分用量比例符合配合比要求,最终保障混凝土质量达标。

2.2搅拌技术

在混凝土配合比确定后,方可开展混凝土的拌合作业,在具体的拌合操作中,相关人员务必要充分把握混凝土配合比,精确计算混凝土各组成部分用量,并将各部分用量的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具体来说,集料用量误差应控制在±2%以内,水用量误差应控制在±1%以内,水泥及外加剂用量误差应控制在±1%以内。与此同时,相关人员还务必要充分把握拌合作业中混凝土各组成部分的投入次序,同时要把握拌合作用所需时长,通过充分的拌合以及合理的投料次序确保混凝土拌合均匀到位。总的来说,冬季混凝土的拌合作业应不低于3min,其余季节混凝土的拌合作业应持续在2min左右,此外,在具体的拌合作业进程中,相关人员还应该定时检验混凝土的拌合成效,对于检验中发掘的问题应该及时予以处置。

2.3浇筑技术

在混凝土施工中,浇筑环节至关重要,浇筑作业是否得当密切关系着混凝土最终的施工质量。所以,施工单位务必要充分重视此项工作,在具体的浇筑操作前,务必要妥善检查模板支设情况,并检查模板内部钢筋的绑扎状况,确定模板以及钢筋的尺寸、型号等是否合理,进一步依据钢筋特征选定适宜的浇筑方式。在浇筑操作中,要尽可能将混凝土接缝及接头降到最低,同时确保混凝土下落高度不超过2m,以防止溅落等现象,此外,还要确保浇筑作业连续不间断,一方面确保混凝土的整体性,另一方面有效缩减浇筑时长。

2.4振捣技术

振捣操作紧随浇筑操作开展,良好的振捣技术可以促使混凝土各组成部分均匀分布,同时将混合料中的空气有效排出,以保障其密实程度。通过振捣,混凝土可以在模板中填充到位,以避免常见的局部混凝土缺失问题。与此同时,施工单位还要注重适度振捣,确保不过振、不漏振。当振捣的混凝土出现下沉变慢、无气泡产生的现象时,则表示振捣已到位。要避免过振操作,防止过度振捣引发混凝土中浆液流失及粗集料下沉问题。依据混凝土种类以及施工规模,可以将振捣作业划分为机具操作以及人工操作,在这两种振捣作业中,均需均匀布设混凝土振捣插入点,还要保障振捣棒深入下层混凝土,以实现上、下层混凝土的充分融合,防止分层裂缝的产生。一般来说应将振捣作业持续大约20s,同时还要确保边角部位振捣到位。

2.5养护技术

待上述施工操作完成后,方可开展混凝土的养护作业,要保证养护及时以确保混凝土质量。一般情况下,待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该在12h以内实施养护,养护过程中应该定期向其表面洒水,而针对一些塑性低的混凝土,则应该待浇筑完毕后,采取喷雾养护的养护模式。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两种养护模式均应确保养护作业的持续性,且持续时间一般应保证不低于14d,养护过程中应确保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与此同时,为了有效降低混凝土出现开裂的概率,相关人员还应该使用湿润的草帘或麻片等覆盖于混凝土表面。

3建筑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策略

3.1加强对原材料的控制

原材料质量是影响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其也是建筑工程质量不佳的根本性原因。因此,在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期间,要加强对原材料的把关,施工单位在混凝土工程施工前,需要结合工程的实际需要,灵活选材。比如说,材料的型号、质量等必须要严格把关,做好质检工作,保证所有材料达到了工程建设标准需要,才能让这些施工材料进入到施工场地。同时,施工单位还需做好材料现场抽查工作,查看原料是否存在有质量方面的问题,对质量不过关的原材料要及时剔除,重新选购合适材料,需要注意的是,施工现场材料抽查,要重复进行多次,可以结合施工进度确定抽查时间。此外,还应当督促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做好材料保管工作,避免材料受到外界的侵蚀,如水泥一旦被雨水打湿,就无法使用,部分钢筋接触到雨水则会锈蚀。

3.2完善工程施工流程

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期间,需要制定完善的施工流程,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各项施工工作,保证施工质量。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包含有多方面的内容,任何一个环节的工作没有做好,都可能会对工程的整体质量造成影响。如果没有完善的施工计划和流程,可能会导致施工混乱,致使工程质量不佳。如在建筑施工中最容易出现纰漏的部分就是混凝土运输环节,运输没有衔接好,导致混凝土凝结或者是离析,影响施工质量,之所以会出现该问题就是因为施工流程不够完善。而制定了完善的施工流程之后,能够保证在短时间内将混凝土安全的运输到工地上,提高施工质量。

3.3提高施工人员施工技能

施工人员技术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施工质量。因此,在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期间,必须要想办法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其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一是要做好施工人员的岗前技能培训,保证所有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都符合规定标准要求,然后安排其参与相应环节的施工,施工期间要明确混凝土工程的技术要点,如钢筋焊接绑扎、混凝土制作运输及模板安装等环节该如何开展都需要明确。其次,则应当提高施工人员招聘门槛,尽可能招聘高素质且具有一定施工经验混凝土施工人员。最后,在平时还应加强施工质检,如在设计模板支架时,要求工作人员对模板进行测量,后期的施工检查中还应当做好二次测量工作,保证其与前期设计不存在误差,针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的进行纠正,齐心协力做好混凝土工程。

结束语

混凝土操作和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多数建筑结构系统都以混凝土结构作为主要支撑,施工技术水平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有必要严格预防混凝土操作中的质量问题。因此,应该加强质量管理的工作能力,不断提高管理者的实际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唐智.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8(36):106.

[2]胡灿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2018,16(24):44-46.

[3]熊跃辉.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居舍,2018(3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