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初重庆暴雨天气影响及气象服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2018年7月初重庆暴雨天气影响及气象服务

李家川1赖家才2

李家川1赖家才2

(1重庆市荣昌区气象局重庆4024602重庆市渝北区气象局重庆402460)

摘要:2018年7月2日20:00~6日20:00,重庆市出现了持续暴雨天气过程,暴雨天气对当地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均造成了严重影响。该次暴雨天气过程中受到了当地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本文利用重庆市的气象监测资料对2018年7月初暴雨天气过程实况、天气影响、暴雨天气成因以及气象服务等方面进行总结,以为今后同类天气的预报服务工作提供指导。

关键词:重庆;暴雨天气;影响;成因;气象服务

引言

重庆地处中国内陆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东经105°11'~110°11'、北纬28°10'~32°13'之间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总面积8.24万平方千米,辖38个区县(自治县)。地处盆地东部,地形由南北向长江河谷倾斜,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其山地占76%;气候冬暖春早,夏热秋凉,长江西向东横贯境内,流程679公里。重庆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温度为16.0~18.0℃,年平均降雨量较丰富,大部分地区处于1000~1350mm,降水大部分集中在5~9月,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0%左右。夏季(6-8月)多暴雨天气,并经常因暴雨天气而影响到当地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因此,本文以2018年7月初重庆暴雨天气过程为例,对此次暴雨天气实况、影响、成因以及气象服务进行分析总结,为提升暴雨天气预报水平以及抗灾减灾能力给予重要指导依据。

1.暴雨天气实况及影响

2018年7月2日20:00~6日20:00,重庆市的潼南、荣昌、江津、垫江、秀山、黔江、武隆、酉阳、彭水和梁平共10个国家级气象站监测到暴雨12站次,日雨量最大值为108.1毫米(彭水,7月4日),此次暴雨过程强度指数为0.254,强度为重度。

受降水及上游来水影响,多条河流出现明显涨水过程,其中琼江、酉水、梅江等3条河流出现超警戒水位洪水。嘉陵江、长江出现今年以来最大洪水,长江出现今年首次编号洪峰。全市有18个区县受灾,东南部的彭水、黔江、酉阳、秀山以及西部偏西的荣昌、合川、潼南等地受灾相对较重;暴雨造成部分低洼地段积水严重,在土作物出现叶片发黄、烂叶、烂根等现象;部分河段附近的地块、稻田被冲毁,作物被淹或被冲倒伏。

2.暴雨天气成因

2.1天气形势分析

通过对2018年7月初重庆暴雨天气发生过程的天气形势分析可知,在200hPa形势场,7月2日08时,在高空急流和南压高压间存在一分流区,而重庆市恰好处在分流区域,受西北气流的影响持续有冷空气向重庆市输送,至2日20时,南压高压至重庆市,西北急流有所变强,重庆有高空辐散以及西南水汽的输送。在500hPa形势场,7月2日08时重庆市西边区域有短波槽,重庆主要受西北气流影响,并持续有空气向境内输送,2日20时在重庆有低压槽存在,同时西南气流暖湿空气向重庆市输送;在700hPa形势场上,7月2日08时,在重庆西北部生成了一低涡,并有切变分布;2日20时,重庆市受较强西南气流影响,有诸多水汽向重庆输送,推动了重庆市暴雨天气的发生发展。在850hPa形势场,7月2日08时,在重庆有一冷中心出现,并且伴随着强劲的西南气流;2日20时冷中心又所延伸,,西南气流对冷中心进行控制,并有水汽输送,导致重庆出现区域性暴雨天气。

2.2物理量场分析

2.2.1水汽条件

通过700hPa形势场分析可知,在2018年7月初暴雨天气发生期间,重庆市上空处于西南暖湿气流内,同时风速比较大,中低空存在一较强的西南气流把水汽朝重庆输送,为暴雨天气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

2.2.2动力条件

在本次暴雨天气发生前期,500hPa高空分布着西风槽,重庆市主要处在槽前,地从有切变线分布在湖北、重庆一带,700hPa分布着低涡,低涡沿着切变线移动到重庆市,低层的低涡切变为本次暴雨的发生给予了较好的动力条件。

2.2.3不稳定能量条件

在此次暴雨天气发生之前,重庆市具备较强的不稳定性,地面高温湿,为本次重庆市暴雨天气的发生提供了不稳定能量。

此次重庆市大范围暴雨过程主要是在有利的大尺度系统配合下产生的,高空西风槽导致西北冷空气入侵,再加上低空西南急流的水汽输送均为本次暴雨天气过程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次暴雨天气的主要水汽来源于南海,低空西南急流成为主要的水汽输送途径。低层的低涡切变为本次暴雨的发生给予了较好的动力条件。充沛的水汽条件、较好的动力条件以及对流不稳定能量条件共同推动了本次重庆市暴雨天气的发生发展。

3.暴雨天气过程气象服务

针对2018年7月初重庆暴雨天气过程,重庆市各区县、各相关部门以及单位均高度重视,切实加强暴雨天气的应对防范工作,尤其是气象部门和防汛部门紧密合作,积极开展气象服务工作,为减轻暴雨灾害损失,确保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可靠的服务保障。

3.1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气象、防汛部门在强降雨期间在暴雨天气过程发生前后加密雨情以及水情预警信息发布。各单位充分借助于广播、电视、短信、网络等方式及时将预警信息传播到基层单位、城市社区、农村村社,确保信息发布全覆盖、无遗漏。同时加大农村留守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确保强降雨期间的人员安全。

3.2全面排查安全隐患

在气象部门发布暴雨天气预警信息之后,为各单位防汛抗灾提供了科学指导。各单位加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巡查排查,督促在建工程加强施工管理,减少暴雨期间作业,按照职能职责做好风险隐患巡查排查工作。

3.3强化应急处置准备

各单位高度重视,密切关注水情、雨情变化。各应急救援队伍要进入备勤状态,同时做好应急救灾物资、设备的调度准备,全力以赴做好强降雨天气和各类灾害的防范应对工作,并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切实做好水运、空运、铁路运输等因暴雨中断、延误后的抢险救援,乘客转运安置等工作。

3.4加强应急值守与信息报送

暴雨期间,各单位加强应急值守工作,严格执行领导24小时带班,值班干部24小时在岗值班制度。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情况,出现险情之后第一时间进行上报。

4.结论

(1)2018年7月初重庆暴雨天气具备持续时间长、降水强度大、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全市有18个区县受灾,东南部的彭水、黔江、酉阳、秀山以及西部偏西的荣昌、合川、潼南等地受灾相对较重;暴雨灾害给当地农业生产以及交通运输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2)此次重庆市大范围暴雨过程主要是在有利的大尺度系统配合下产生的,高空西风槽导致西北冷空气入侵,再加上低空西南急流的水汽输送均为本次暴雨天气过程提供了有利条件。低层的低涡切变为本次暴雨的发生给予了较好的动力条件。充沛的水汽条件、较好的动力条件以及对流不稳定能量条件共同推动了本次重庆市暴雨天气的发生发展。

(3)针对此次暴雨天气过程,重庆市各区县、各相关部门以及单位均高度重视,切实加强暴雨天气的应对防范工作,尤其是气象部门和防汛部门紧密合作,积极开展气象服务工作,为减轻暴雨灾害损失,确保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可靠的服务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兴元,陈桂林.宜宾县2016年7月5-6日暴雨天气过程及服务分析[J].农技服务,2017,34(7):70-71.

[2]陈鹏,刘德,周盈颖,等..重庆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诊断[J].干旱气象,2013,31(2):333-341.

作者简介:李家川(1975-),女,汉族,重庆合川人,本科学历,工程师,从事研究方向或职业: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