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骨折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比较袁婷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2

下肢骨折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比较袁婷珊

袁婷珊

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072

【摘要】目的:探讨对下肢骨折术后病人进行人工功能锻炼与被动训练器锻炼康复效果的比较。方法:选自2016年3月—2017年3月将下肢骨折术后病人使用人工功能锻炼具有恢复正常活动早,并发症少或轻的优点50例及使用微电脑关节被动训练器50例的临床资料,对两组病人在同一时间内进行锻炼后的患股肌力、伸屈角度、肿胀、疼痛及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使用人工功能锻炼在肌力与伸屈角度的恢复、肿胀与疼痛的减轻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比微电脑关节被动训练器的效果好。结论:使用人工功能锻炼具有恢复正常活动早,并发症少或轻的优点,是比较值得推广的一种康复方式。

【关键词】下肢骨折;人工锻炼;康复器锻炼;

骨折治疗的最终目的是恢复患肢正常功能,由于骨折患者术后常常需要较长时间固定伤肢,这样会合肢体因长期固定不动导致肌肉萎缩,关节内粘连或韧带退变失去弹性,为了预防这种不良后果的发生,就要进行功能锻炼,通过肌肉运动刺激器官里的感受器,使运动反射联系能重新牢固地竖立起来。肌肉活动还可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快、促进肿胀的消散和炎症的吸收,血液循环的改善可使肌肉、韧带的状态改善,并进一步影响它们的功能。

患者下肢骨折术后的特点:卧床时间较长,运动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肌肉萎缩,关节僵硬,肌力差等,锻炼患肢能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疼痛、促进肌肉收缩,增加肌力,增强关节活动[1],平时对下肢的功能锻炼常使用微电脑关节被动训练器作被动功能锻炼。但这种被动功能锻炼的缺点是患者经常有紧张、恐惧的心理,怕骨关节再次损伤,影响肌肉的代谢平衡[2]。而人工功能锻炼具有恢复正常活动早,并发症少或轻的优点。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我科2016年3月—2017年3月住院治疗的下肢骨折术后的80例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两组,双月入院的50例为人工康复组,年龄5-90岁,平均52岁。单月入院的50例为被动训练康复组,年龄10-86岁,平均55岁。

1.2方法:人工康复组病人取平卧位或者半卧位,让下肢对抗一定反作用力做关节的活动锻炼,这种锻炼可使肌肉收缩,这种肌肉运动也比较符合大多数人在日常运动中肌肉的运动方式。可改善肌肉神经的控制。在进行这种锻炼时应采用“渐进抗阻练习法”《PRE》,逐渐增加肌肉阻力进行练习[3],在此之前先测定患者下肢肌肉关节运动的肌力活动度,然后逐渐加大抗阻力,每完成一次抗阻力练习就让患者休息0.5—1min,视每位病人体力而定。每天练习1次,每次30min。被动训练康复组术后使用T-GBQ-01型微电脑关节运动训练器进行锻炼,每天1次,每次40min。两组均在术后15天开始锻炼,直至出院,然后观察患者的下肢肿胀疼痛肌力伸屈角度及并发症等情况。

2结果

两种不同的锻炼方法可见人工康复组的患者轻度肿胀,疼痛能忍,肌力4—5级,伸屈度为80-90度,但可能出现肢体肿胀疼痛。而被动训练康复组的患者可能出现轻中度肿胀,疼痛基本能忍,肌力3—4级,伸屈度70-80度。有可能出现肢体肿胀疼痛及骨关节损伤的可能。

3讨论

功能锻炼是骨折患者治疗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术后应正确指导患者早期进行患肢功能锻炼,并教会患者及患者家属正确的锻炼方法,了解功能锻炼的意义和重要性,克服恐惧心理,使患者进行主动的配合锻炼,同时锻炼应根据骨折术后的不同时期,骨折断端的稳定性,骨折部位骨痂的生长情况等循序渐进的进行。禁止做强力的主动和被动活动,以防再次发生骨折。人工功能锻炼和微电脑关节运动训练器进行功能锻炼这两种锻炼方法操作均简单,都能促进静脉血流速度,减轻肿胀疼痛,促进肌肉收缩,增强关节活动度,避免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但人工功能锻炼更能掌握锻炼的度,尤其是骨折术后早期以病人的耐受程度循序渐进的进行更受患者的欢迎。

骨折患者的功能锻炼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并且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等不适伴随,医护人员应耐心给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和指导,指导患者家属配合病人出院后的功能锻炼,最大限度地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使患者以健康的身心尽早融入社会生活中。

总之,康复的目的就是通过针对性的训练,促进骨折后机体功能的恢复,预防并发症、继发症的发生。康复程序的实施原则是循序渐进,主动为主,补动为辅。循序渐进,是指每次活动的量及幅度逐渐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主动为主、被动为辅是指各关节肌肉活动训练以患者自己伸屈为主,他人帮助为辅。

参考文献:

[1]孙智玲.下肢骨折后主动功能锻炼与被动功能锻炼的比较.中外医学研究.2010.8(30):144-145

[2]吴琳翠.骨折术后护理宣教促进下肢骨折康复.国医学创新.2009.6(33):123

[3]吕冬梅.基础护理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07-108作者简介周银远(1987—)女,本科在读,护师,从事骨科临床护理。

[4]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等.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943-1946.

[5]王雅萍,骨科康复仪-CPM机在临床上的应用及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2001,11,5.